Search This Blog

Friday, August 31, 2007

錢包與褲鏈

錢包與褲鏈

  有一句俗語說:一個成功的政客必須管好兩件事──錢包與褲鏈。這句話用於美國政客,卻是一個極高難度的挑戰。

  希拉莉的華裔金主徐諾曼被揭發是有案在身的逃犯,希拉莉競選總部即時宣布把徐的捐款轉贈慈善團體。其他接受過徐獻金的政客都爭先恐後的退回款項,政壇的人情冷暖立見。美國的選舉制度和模式,讓金錢成為所有重大選舉的決勝關鍵。沒錢,縱使能幹又有理想,也不可能選上,所以,形成了政客普遍認錢不認人的習慣,理則原則是「來者不拒」。錢能買到政治關係在中國叫做貪污,重者可能會被處死刑;在此處則美稱是為政治理想而慷慨贊助。

  那麼,政客何時才會管好錢包呢?大原則是若沒有人質疑,政客金庫裡是沒有不義之財的。若被揭發捐款有問題,則會大義凜然地退回,並把責任推諉給籌款制度,說什麼候選人根本沒有機會檢查每一筆捐款。所以,問題不是希拉莉,也不局限於民主黨或是共和黨,這是美國政治生態的通病,甚少人會倖免。
  
  至於褲鏈,是不少政客的英雄塚。最著名的例子有克林頓總統,去年有共和黨國會議員勾引未成年男實習生,本周又有震撼共和黨的愛達荷州聯邦參議員克萊格的「廁所醜聞」。克萊格被執行風化任務的警員在明尼蘇達機場的男廁拘捕,他被指在廁格內試圖勾搭警員作不道德行為。克萊格其後承認控罪,但在事件曝光後,又反口說當時沒有犯任何錯誤,只是一時胡塗認了罪。
  
  向來鼓吹反對同性婚姻,立場屬極保守的克萊格,當了四分一世紀的國會議員,以耳順之齡在公廁來尋找「一格(廁格)情」,真的是匪而所思。差不多在同一時期,中國財政部長被傳與其他高官共享情婦而辭職。克萊格雖然仍拒絕辭職,但相信這只早晚之事。褲鏈管不好,丟官倒是沒有中美之別。

Wednesday, August 29, 2007

前仆無繼

前仆無繼

  布殊總統又一次要求國會增撥伊拉克軍費,是次金額五百億元。這五百億元的軍費中,部份是用來支付招募新兵的花紅。在伊陣亡美軍已達三千七百多人,傷兵萬計,補充兵源正是刻不容緩。但由於軍部招募狀況不達標,國防部開出了兩萬元現花紅為利誘。每名新兵除了可獲得此現金紅利外,還有贏取一部ipod隨身聽的機會。

  不過,由於向來是新兵主力的非裔入伍人數下降,國防部轉而向西語裔入手,製作西語版本的招募宣傳廣告,由新兵現身說法講出入伍的感受。可惜,其中一款廣告裡的西語裔新兵不久前在伊拉克戰死,廣告也停播了。與此同時,為了擴大吸納西語裔兵源,國會正在審理一項《夢想法案》,內容是批准非法移民加入軍隊,服役夠兩年便可以取得公民資格。如果沒有戰死沙場,便可以換得完成美國夢的機會。

  白宮想方設法的為伊戰提供人力和物資的補給,但從種種跡象可見,伊拉克是一個無底洞,任由白宮投放多資源,都沒法看到正面的成效。而事實上,論金錢或是兵源,美國是沒法再繼續無限量的供應下去的。白宮伸手領五百億不會尷尬,國會也不敢不批准撥款,但錢從何來?國庫是沒有這筆備用資金的,目前聯邦政府是在自立國以來最龐大的國債下運作,任何軍費額外開支都是靠借貸而來的。

  正是要人沒有人,要錢沒有錢,我們還能期望在伊拉克取得什麼勝利呢!總統呼籲民眾忍耐,人民卻只有無奈。雖然我們實行民主政制,但對於伊戰從策劃至今,民間對白宮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布殊還有一年多便可逍遙而去,但美軍和伊拉克將何去何從呢?

Tuesday, August 28, 2007

民主事業

民主事業

  昨日在中文電台節目上討論布殊總統的伊拉克政策,為了證明繼續留駐伊拉克的必要性,布殊上周批評美軍在越南沒有堅持到底,因而造成人道大災難。筆者提到布殊駐伊美軍有助建立民主伊拉克的說法,已受到廣泛包括共和黨內部的質疑。一男聽眾其後來電說:「民主是世界潮流,為了完成民主事業,人類社會就不能接受一點點的犧牲嗎?」聽了以上這一句話,觸動了無限的感慨。

  何謂「民主事業」?「民主」二字似乎是無人不曉且神聖十足的。既然有人相信為了完成所謂的「民主事業」,多犧牲一些伊拉克平民和美軍都是值得的。人命攸關,那麼我們便不能不深究何謂「民主」。

  「民主」最簡單和直接的解釋是人民做主,每一個人都有平等權利參與和決定公共事務。所以「民主」是一個群體共存的相處原則,群體中各人的權利均等,以大多數人的選擇為依歸,應該不涉及任何的政治價值觀念。所以,「民主」是與「共產」對立,又或伊斯蘭治國便是反民主等等的說法,是混淆了兩套不是在同一層面的概念。有權選擇是基本權利,但選擇什麼卻是可以見仁見智,沒有理由把民主等同於資本主義,更沒有理由指定要選擇基督教治國便是正義,回教治國就是邪惡不民主。

  以布殊總統所引述的越戰為例,當年越南人反抗法國殖民統治,有相當一部分越南人選擇支持以共產主義立國。美國因為不能接受共產主義在東南亞有發展的空間,於是軍事介入,意圖用強大的軍事力量消滅選擇走共產主義越南勢力。雖然美國介入越戰以慘敗收場,但布殊總統至今卻仍然認為美國政府當年沒有不對,錯只是沒有為越南的民主而堅持戰鬥到底。布殊或當年詹森總統的想法是真民主嗎?當然不是,「民主」的大前提是讓人民有選擇的權利,越南人當年為何不能選擇追尋共產主義?而需要美軍以武力強逼他們實施另一的政治制度。

  不論是經濟或軍事手段,用外來力量強制別國人民的自由選擇,便不能稱得上是民主。對於不民主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可以施以援助以消除壓逼民主的勢力,但不能強制他們如何選擇新政府。就如巴勒斯坦人民選擇了哈馬斯,美國以國家利益為由可以實施抵制,卻不能借假民主之名。

Sunday, August 26, 2007

無財不行

無財不行

  扁出訪邦交國被指是「撒錢」,兼且是錢派完後又買不到想要的東西。扁被氣得花了兩小時盡罵天下,連記者也不放過。記者報導說扁罵得一氣呵成,中間連水也沒有喝一口。如此氣盛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台灣外交無財不行,那又豈能怪責扁一人呢!換了是馬英九,恐也難脫離金錢外交的套路。

  經常聽到有所謂的邦交情義,這只是在沒有利害衝突或糾纏時的漂亮說話。可時,所有考慮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都必然要受到利益關係的考驗。所以,金錢是台灣外交不可缺的一項元素。用經濟援助來維持外交認同其實並不算是什麼醜行,使用金錢來達到外交目的,也絕對不是台灣的專利,大國如美國,用於金錢外交的款項也不少。

  所以,金錢外交本身沒有可批評或恥笑的地方,問題只是錢是否用得其所,在觀瞻上是否符合國際體統。既然已動用巨額的外援資金,便應該有更好的全盤籌劃,讓這些錢能轉化成為某種良性的國際宣傳效果,例如由這些受惠國在聯合國上不斷為台灣發聲。如果,錢照額付了,但連一個道義上的聲明也買不到,則是空浪費了公帑,也顯示扁以至其餘外交人員的經營失敗和不得法。

  再者,扁上任七年餘出訪十三次,不要說對外經援,光是每次行程使費便不少了。但這些外訪非但沒有為台灣揚威立萬,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出醜。早前有迷航外交,今回又有「不打領帶抗議美國」等笑話,揚威不成,反有些丟人現眼的感覺。

  台灣外交路難行,多花錢沒有問題,只是這麼艱鉅的工作,真的要找專才認真的規劃,絕不是視之為政客出風頭的個人秀。

Thursday, August 23, 2007

穩定壓倒一切

穩定壓倒一切

關於伊拉克的辯論近日有一個新方向,就是伊拉克目前最需要的並不是民主,而是可以穩住局面的強人。「要強人不要民主」的聲音不單是來自民間的政論名嘴、智庫,連美國的軍政界,也有同類似的分析。曾經何時,「穩定壓倒一切」被譏為不民主及專制的中國政治口號,那些批評者又可會想到,連民主最大輸出國,也正在偷偷地套用了這簡單的政治智慧。

  布殊總統日前再次呼籲民眾要忍耐,指出美國軍事介入國際事務,必須要堅持到底。他舉出所謂的正反例子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正面例子是日本和韓國,都是因為美軍「有始有終」才會有今日成功的民主政體。相反,因為美軍的越南倉卒撤離,造成人道災難和一個不民主的國家。布殊的這番為歷史強翻案的言論,惹來越南政府的不滿,表示當年越南人是為保護自己的國家而戰。不少評論亦指布殊完全脫離現實,假若美國政府在越戰採取如布殊處理伊戰的態度,恐怕美越兩方的死亡人數將會更高。

  不過,且別急於批評總統的「為民主而戰」演說,政客最大的本事是「講一套、做一套」。所謂堅持為伊拉克民主奮戰的說話,是講給特定支持者聽的。雖然超過六成民意反對伊戰,但還有那三成都是共和黨的核心票源,布殊在姿態上必須要滿足他們。嘴巴威風過後,總統仍要面對擺在桌上的伊拉克難題。慘痛的現實擺在眼前,伊克拉最需要的是「安全」。十五萬名美軍、數千億元的軍費、三千七百多名軍人的犧牲,再加上百萬計伊拉克人民選出的民主政府,都沒法讓伊拉克人回恢正常的生活。

  一個穩定和安全的伊拉克,才能夠讓平民重建生活、美軍才能夠光榮撤退、恐怖分子才沒有保受護的溫床、伊朗才不會借伊拉克在中東擴大影響力、中東才不會被混亂的伊拉克拖跨。要完成這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一個軟弱及沒有權威的民選總理是不起作用的,白宮急需要尋找一名能鎮壓伊拉克亂局的強人,民主與否,已不再重要。所以,與白宮有親密關係的一家共和黨背景遊說公關公司,正受僱推動一場拉現任伊拉克民選總理下台的運動。

  又是一次政權更換,薩達姆是被白宮的軍隊拉下台的,而民選的馬利基則極可能被白宮的說客趕下野。政治從來就是如此現實和諷刺的。

沒有中國貨的日子

沒有中國貨的日子

  回收「中國貸」的新聞仍是源源不斷,昨日又有兩間美國公司要回收含鉛的中國製玩具。向來對中國採取不友善態度的有線電視新聞網新聞節目,昨日出了一個電話調查題目:你是否認為該就向美輸出有毒玩具而嚴厲懲罰中國呢?如果是超過九成回應者認為要懲罰中國。同一節目早前也做了一則報道,訪問了堅決不再用「中國貨」的市民。連串的報道在筆者腦中產生另一個問題:沒有中國貨的美國會是怎麼樣的呢?

  一些時事評論員及政客經常傳播一種觀念──「中國貨廉價傾銷到美國,以不公平的競爭手法,佔據了美國的消費品市場,危害國人的健康,又賺取了巨額貿易順差,導致無數國人失業。」以上說法似乎言之成理,邏輯也極為顯淺。不過,卻與現實有極大的距離。

  中國製造的產品佔據了美國消費產品市場是事實,但這並不等同於中國貨已成功佔領美國,因為這些中國製造的商品絕大多數是掛著其他國家的品牌,包括美國和日本名牌貨在內。中國在消費產品的產銷線上,主要角色是加工。作為加工者,在利潤的分攤層級上所得是最少的,而最大的收益是批發和零售商。歐美日企業選擇中國廠商替他們加工成品,是因為生產成本,好讓他們把產品推出市場時,能有更大的溢利空間。

  就是因為這大額的利潤,才可以使商品零售訂價調低,消費者的購買力相對因而提高,並能維持企業的盈利,也刺激了美國整體經濟。例如以售賣廉價貨聞名的沃爾瑪,也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店和最大的僱主,該店六成以上貨品是由中國製造。

  所以,如果沒有中國貨,消費者的購買力將會下降,美國企業成本上;因利潤下跌,勢將裁員及縮減經營規模。所以,別以為抵制中國貨對美國百利而無一害。在今日的商業互惠結構下,美國商人難以失去這世界工廠。不過,隨著中國對環保法例、產品安全規格及勞工待遇的提高,中國貨未來也將不會如現今的便宜。消費者享受廉價中國貨的黃金日子可能正在逐步流逝。

Wednesday, August 22, 2007

失 禮

失 禮

  陳水扁過境阿拉斯加,令我想起《虯髯客傳》中關於權臣楊素的一段描述:「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令美人捧出,侍婢羅列,頗僭於上。」

  何解會因扁而想起楊素呢?新聞報道稱,扁此行過境美國沒有受到禮遇,甚是不滿。為向美國政府表示抗議,在停留阿拉斯加期間,扁拒絕下機,且在機上會見禮貌性質前來接機的美國在台協會代表及阿州副州長時,扁拒打領帶。

  堂堂一位元首,舉措如此幼稚,真的是失禮得令人難為情。「不下機不打領帶」也算是抗議嗎?這與阿Q的「兒子打老子」有何兩樣。扁機過境是要美國批准的,連入境都要看人家臉色,拒下機算是什麼抵制行動,難道扁會以為美國官員在乎嗎?還有,要是認真的抗議,「不打領帶」怎會夠力度。當年毛澤東會見赫魯曉夫,地點故意安排在游泳池。毛主席當時僅以半裸的上身及一條泳衭,在泳池旁邊,接見了穿著全套西裝的赫魯曉夫。這才算元首級的抗議姿態。

  若扁不想再以肚皮示人,也應可學習隋朝的楊素,蹲在床上,由美人捧出,既有氣派又夠尊嚴。扁可有看過布殊最近與普京的會面,兩人都沒有打領帶。布殊總統的慣例,接見最重要或最親密的國際領袖都是在其德州農莊進行的,沒有到過農莊的都不算是布殊的上賓。在農莊的便服會面,政治價值最高。扁以脫領帶入美國境作為抗議,實屬貽笑大方。

  再者,扁在機上說:「雖然這次不方便、不舒服、就連尊嚴也沒有……因為這並非是對他個人,而是對台灣入聯、對兩千三百萬人民的處罰。」扁不方便、不舒服,便是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懲罰嗎!扁個人的舒適與老百姓有何相干。反過來,扁吃好的穿好的,有官家飛機替兒子迎新婦,百姓因而得福嗎!語無倫次兼行為幼稚,如此元首,真的失禮百姓。

蘇犧牲大

蘇犧牲大

  扁謝蘇葉四人同場會傳媒,以顯示民進黨大團結。促成這幾乎沒人敢相信的大團結局面,蘇貞昌最關鍵,也是犧牲最大,最令人「佩服」的一位。

  先後做過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黨主席和行政院院長的蘇貞昌,政治生涯的下一步自然是競逐總統之位。蘇並不是政壇新進,論從政經驗和經歷,蘇絕不比謝差,論民望和聲譽,也一點不落謝後。三個月前,蘇曾經是成為總統候選人的大熱門,所到之處,都是「蘇總統好!」和「當選、當選」之聲。彷彿一隻腳已經踏入總統府的蘇貞昌在被選落敗。只是在黨內初選一次失利,便輸掉了大好前程,失落之情可想而知。

  本來堅定「不要位子」並且外遊而去的,返台之日卻成為了昔日政敵的副手。到底蘇腦子裡是怎樣想的?是為了民進黨大團結嗎?是為了確保「本土政權」嗎?總之,絕不會是為了幫助謝長廷登上大位。但從回台日起,他卻正要開始為謝的當選而奔波。昨日四人大團結合照後,手一鬆開,看到蘇一臉嚴肅尷尬之情,未知是否還來不及適應當副手的滋味。

  不論從任何角度,蘇貞昌都沒有競選副總統的必要。獨派大老說這是大才小用,可謂一針見血。副總統是虛位,對於有政治抱負及能力之人,是一個沒出息的位置。若是輸了,則把僅存的民望也輸掉,負上了輸掉政權的責任。就算當選了,八年之後,蘇參選總統的機會絕對是微乎其微,當八年的「怨婦」,倒不如瀟灑的告別政壇。

Monday, August 20, 2007

提前跛腳

提前跛腳

  有布殊大腦稱號的謀臣羅夫宣布離開白宮後,白宮發言人史諾也表示因為需要賺更多的錢而將比布殊先走一步。離開二零零九年一月布殊下台日還有一年多,白宮已有人去茶涼的滄桑味。

  布殊任內最重大的決策是發動伊拉克戰爭,而戰爭的主要策劃者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在飽受抨擊下不光彩地引退。另一伊戰主腦──副防長福爾威夫茨調任世銀行長,卻因替女友升職加薪而被世銀董事會炒魷魚。從德州州長時期已跟隨布殊的兩名法律顧問也似乎沒有好收場,白宮法律顧問邁爾斯獲總統提名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但受到左中右的反對後,便完全失去了留在白宮的興趣。而被擢升為司法部長的岡察雷斯,因為替總統向聯邦檢察官開刀而遭到國會逼供,極可能成為下一個丟官的布殊家臣。
  
  至於另一名布殊的忠心追隨者──國務卿賴斯,雖然官位穩,但美國面對的一大堆外交難題,不論是伊拉克、伊朗、黎巴嫩或是以巴矛盾,賴斯都乏善可陳。這不單是她個人沒法建立在國際事務上的威信,連帶影響她在傳媒面前替唱好布殊的功能也日漸減退。賴斯沒有提前離職的跡象,但她的留任,可能更顯得布殊集團衰敗乏力。
  
  目前,布殊身邊最有力的謀臣就只剩下副總統切尼。切尼是小布殊老爸的親信,他在白宮的作用就好比船的錨。不過,切尼的民望比布殊更差,在彈劾的討伐聲中,主張彈劾切尼的竟然比布殊還多。布殊提前跛腳,對整個國家並不是好事情,我們正處於經濟與外交的嚴峻考驗關鍵,又怎能容讓國家因總統跛腳而走慢板呢!
  
  本來政府高層人事變動是必然的,但布殊核心的人事卻有些不一樣。一般狀況是總統會換掉一些已經沒有價值的幕僚,然後加入有朝氣的新血,為行政集體帶來新動力。但布殊的重臣離去後,繼任人通常都是一蟹不如一蟹,在聲望和能力上都不如前任。白宮人才凋零,餘下一年半時間,就只好觀望布殊如何演好這齣獨腳戲了。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軍費容易賺

軍費容易賺

  美國軍部向供應商訂購兩枚價值不到廿仙的螺絲戒指,卻付了九十九萬元的運費。南卡州一間小型零件供應商在過去六年來長期在運費上報大數,合計詐領了二千萬元。該公司負責人的詐騙行為於去年底被揭發及被法庭裁定罪名成立。這宗詐騙案驚人之處,不單是金額龐大,而是政府管理納稅人金錢的粗率程度。

  這家公司之所以能夠向軍部收取匪夷所思的巨額運費,原因是軍部會計部門的一個運作的漏洞。軍部過去規定,運往戰區或基地的物品都會標籤為「優先」項目,而凡是「優先」項目的運費都是自動支付不必審查的。亦即是只要是寄往戰區或基地的物品,只要供應商申報多付運費,軍部也會照單付費。被起訴的該家供應商,過去六年來每張訂單多不超過百元,但卻經常開出以十萬元計的運費。直至一名軍部職員無意中檢閱單據才發現這如天文數字般的運費。

  事件有多處令人費解。首先是軍部為何會設置自動付款程序,開銷國庫資金,怎能出現不經任何會計審批的程序呢!軍部的原意是為加快運送戰時急需品,就是所謂「做大事不拘小節」。戰場分秒決勝,而且是人命相關,省卻一些公文審批時間也許或可理解,但從此案所公布的內容,軍部向這家供應商所訂購者,都是一元幾角的小零件居多。用常理追問,這幾十仙的零件真的如此重要嗎?當今世上最先進的軍隊,竟然會一時間要郵購兩枚十九仙的螺絲戒指,這背後反映的軍部運作狀況,令人擔憂。

  國家每年花費以千億計的軍費,當中有多少是因為管理不善而被浪費掉?又有多少是被貪婪商人吃掉的呢?最可憐者是每月按時納稅支付國防開銷的平民百姓。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再談玩具

再談玩具

  「中國玩具」繼續成為美國的熱門新聞,昨日主流媒體以中國政府對玩具事件的回應作為新發展消息報道,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更親自到了佛山香港玩具商自殺的工廠採訪。美國玩具公司回收市場上的問題產品雖然受到廣泛的報道,亦引起了消費者極大的不安,但對於事件的基本狀況,仍然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中國商務部昨日就玩具問題發表了聲明,大致是強調中國政府已認真地進行整治,並且會繼續提高出口品質管理,也重申中國出口玩具大部份是按照外國客戶的標準而製造。就內容而言,商務部的有關說明完全沒有問題,但卻並不是最佳策略。由中國政府出面回應,正中西方媒體的下懷。不論是玩具或是其他被指被有問題的中國產品,西方媒體一貫的報道手法是將之說成為中國政府出了問題,彷彿這些產品都是由中國政府直接生產似的。

  消費產品是民間企業的範疇,中國奉行市場經濟快要卅年了,印有「中國製造」字樣的貨品,除非是國營企業的出品,否則,在追究責任時,應先指向個別有關製造商,而不是政府。目前,西方媒體有一個極其怪異的現象,不論是民間或是商界層面的中國事務,一律都將之拉向政府層面,要中國政府概括承擔。以回收含鉛玩具為例,首要承擔責任的應當是下訂單的美國公司,貨品是由他們設計,用料是經由他們同意,成品的檢測最終責任也是經由他們審批收貨。當這類貨品出了問題時,為何要期待中國政府出面回應呢!美國生產的汽車經常會有不同規模的回收,從來沒有聽聞要求白宮發言人出面說明。

  今日的中國經濟已經很大程度對外開放,特別是製造業,能夠成為今天世界工廠的地位,主力還是外資。因為過去製造業水平的落後,中國國企或民企的產品有未符合國際先進標準,是可以理解,也應該改善的。但外商投資或主力承接外國訂單的企業,產品責任結構則完全不同,例如美國玩具或歐洲品牌的手機,它們是掛著自家歐美品牌的產品,品質的把關又怎能全推卸給只是依方生產的中國工廠呢。

Tuesday, August 14, 2007

誰是元兇

誰是元兇

  美國龍頭玩具公司陸續提出回收以百萬計的中國生產的玩具,為「中國貨恐慌」掀出又一風潮。最近的回收主要是針對玩具所用顏料含鉛,以及玩具的細小磁石組件容易脫落,有導致孩童吞下嚥的危險。媒體和一些政客的評論,似乎玩具回收行動再次證明了中國劣質貨的氾濫,而提出回收及進行全面檢驗中國玩具的美國公司,卻變成了保護美國兒童的英雄。這不對吧!

  不論是國會議員或是媒體記者,都把含鉛玩具說成為「中國製造」的問題,這是欠理性地把問題簡單化,將責任全推在中國生產商身上。用常理去思考,當一個產品的品質出現問題,第一要追究的當然是設計及製造該產品的公司。出現問題的所謂中國玩具,嚴格上不是中國玩具,它是由中國工廠承接生產的美國玩具。由設計至用料等等規格,都是由美國公司所下的訂單所規定,中國廠商只負責生產工序,最終要為玩具品質負責任的應是下單的美國公司,他們又怎能老是假扮是第三者呢!

  產品的規格應如何?設計是否安全?用料有沒有安全問題?等等,都是玩具設計公司應該負責及完全能夠把關的地方。這些美國大企業過去只看準了中國廠商願意廉價接單,可使企業的邊際利潤可以不斷上升,但卻沒有盡到作為生產商的社會道德責任。如果這些玩具公司對自己牌子下的產品持更認真的態度,對生產過程更多監控,問題產品便不會離開工廠而進到市場。

  這些問暊玩具絕大多數都不是中國品牌,最大的利潤也不是流入中國商人口袋裡。香港玩具商張樹鴻在中國內地設廠替美國公司生產玩具,大規模回收令他沒法經營下。面對一生事業毀於一旦,張選擇了自殺之路。張生前自稱不知道採用了含鉛的顏料,他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生命代價。而最應該為產品負責的美國玩具企業,卻可以調動資金向消費者施展宣傳攻勢,及再覓另一些願意承接廉價訂單的第三世界工廠。如果企業不改變那長期只看利潤不問品質的做法,只會在出現問題後便假扮英雄推卸責任,則危險玩具肯定會陸續有來。

Monday, August 13, 2007

看動靜

看動靜

  馬英九特別費案一審宣判被告無罪,從新聞畫面觀察各方的動靜,別有一番味道。

  大批記者在法院守候宣判結果,務求爭取以最快速度發布消息。筆者所收看的那家台灣電視台記者,聲嘶力竭地在做預告,眼睛卻不停的斜視,在等候在法院二樓的同事來個裡應外合。眼角掃瞄了同事的手勢即大叫:馬英九無罪,現場隨之起哄。接著,馬的辯護律師步出法庭大堂,數十支咪高峰一湧而上,一名頑強的記者多次把咪高峰撞到律師頭上,仍沒有退讓半步,繼續把咪往律師額上插。

  法院外氣氛一樣熱烈,馬的支持者個個高呼喝采,搖旗吶喊,興奮不已。而同樣在跳上跳下的還有民進黨的立委,其中以王世堅最為經典。此君在鏡頭前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在發炮罵政敵時總是七情上面,聲調加肢體動作一齊來。他狠批台灣「司法已死」,屁股也彈起來,臉部肌肉跟著抖顫。當然,王世堅也有柔溫的一面的,在同一地點,他也曾向記者交心似地說,相信扁夫婦絕對沒有貪污。

  整天裡最冷靜,沒有半點激動的是主角馬英九。他與律師團召開記者會,萬眾期待這位剛剛得到法院還以清白的總統候選人將如何發揮。在塞滿記者的小房間,緊繃的空氣裡,馬英九用平常不慍不火,有板有眼的聲調讀出預先準備好的講稿。講話內容沉悶無新意,更沒有激情可言。應該是可以盡情發揮拉抬選情兼狠還對手一腳的時候,馬英九卻火氣全消,連在場記者也似乎被悶倒了,問不到幾個問題便散場。

  政壇有時就如劇場,政客是演員,不懂得把握觀眾情緒的演員,又怎會受到歡迎呢!

政府養政黨?

政府養政黨?

  曾參選香港特首選舉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日前在一個電台節目上感慨香港政治人才凋零,呼籲政府改制以扶植有志從政人士。梁家傑的意思大概是指政府要為政黨後繼無人負上部份責任,政府若改變現行的政治制度,讓更多有志於政治的年青人可以將政治作終身職業,便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政黨。梁大狀的這番話確是令人費解之極,怎麼樣也想不出其間的邏輯道理。

  政黨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來源自政黨的政治理念,一個政黨能否吸引支持者,主要取決於其立黨理念得到多少民眾的認同。某政黨能蓬勃發展,必是因為有強大的民眾基礎,亦自然不缺乏人才。所有政黨在創立階段不會有很大的規模,都是經過理念的傳揚而吸引支持者加入。中國現代史上的兩大政黨: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在始創時都是經營極為困難的。滿清視革命黨為亂黨,而共產黨更遭到蔣介石的全面圍剿。而在各自不同的時期,這兩大黨都能推翻當權政府,原因正是他們有了群眾基礎。

  梁家傑作為公民黨的創黨成員,當感慨政黨沒有後繼人之時,先要撫心自問公民黨的理念是否已經沒有吸引力,黨的行事和方針是否出了問題。但他反而指責政府沒有提供機會給政黨發展,其對政黨政治無知的程度,實在令人吃驚。
從梁的言論可以看到,他認為參與政黨者最終的目標是要謀得一個職位。所以,梁相信如果職位不多或在條件上不足當作終身職業,便會影響入黨人數。目光只放在職位上的只是投機政客,任何政黨的成功,都必須先要有傑出的政治家。為職而入黨可能就是目前香港一些政客的寫照,也是香港政治人才凋零的主要原因。

Thursday, August 09, 2007

挑戰普洛西

挑戰普洛西

  和平母親希恩正式宣布與國會議長普洛西爭一日之長短,將參選同一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席位。筆者站在該選區選民的身分,支持希恩加入競爭,也期待她能民主黨的巨頭帶來衝擊。

  民主黨很不容易才重新執掌參眾兩院,但這七個月來,在許多重大議題,如伊拉克戰爭、非法監聽、移民改革等等,民主黨都沒法發揮領導新方向的力量。國會一切如舊,是正牌的換湯不換藥。作為民黨最高領導的議長普洛西,必須承擔責任。

  自從希恩宣布參選後,網絡上出現了不少諷刺和攻擊她的言論,有的稱她為小丑,有的則說她只關心伊戰,沒有資格做國會議員。這些如潮湧出的抨擊,間接證明了希恩的競選雖然只是剛開始,卻已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沒錯,希恩沒有從政的背景和經歷,為公眾所知的,也只不過是她發動的反戰運動。一位只關心特定議題且沒有政治經驗的人適合做國會議員嗎?用常理分析,希恩確是不夠資格,但與現任的國會議長相比,希恩不見得遜色。

  普洛西是政治世家出身,從黨務走上前台出任國會議員,今年正是普洛西任眾議員的第廿周年。如她這般資深的政治人物,又處於國家權力中心,可惜卻完全沒有稱職的表現。不要忘記,民主黨取得兩院控制權,並不是民主黨的努力,更多是因為民眾對共和黨和白宮政策的不滿,在兩黨政治的機制下,民眾是沒有別的選擇。民主黨這半年來批准了白宮的伊戰額外軍費要求;放棄了設定美軍回國時間表;讓布殊的非法監聽民眾電訊合法化;移民改革法原地踏步,凡此種種,可以用一事無成來形容。

  假設希恩真的當選,她什麼事情也不會做,但只會運用權力催逼白宮撤軍,這也許比那些一事無成的議員還要強得多了。民主黨是需要當頭棒喝的,而希恩正適合擔當這角色。

叉叉慘慘

叉叉慘慘

  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不杇名句是那十四個連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近月來扭開本地一中文電視台聽到有仿似的創作,該台的新台歌有一句聽起來極類近是:「叉叉慘慘」。台歌乃公司形象攸關,為何如此淒慘呢?仔細留意歌詞之後,才悟出原來如此。

  若是不同時注意字幕,光是聽這台歌,完全沒法理解歌曲的含意。沒看字幕前筆者聽到的是:「……那味雷盡預見,叉崩裂叉善變,慘慘慘...永遠永遠...走在最前。」卻原來叉是他,味雷是未來,崩裂是分裂,慘慘慘是他他他。

  不知道是因為各地方言的融和,抑或是大眾越來越不講究發音,懶音在香港的廣播界大行其道。也不知是先有雞抑或先有蛋,是眾星教壞市民,抑或只是懶音攻破了傳播界。

  把香港流行懶音帶到美國,對於學中文本來就有相當難度的土生華裔來說,更是慘慘慘。由於平常說英語為主,不少華裔青年講起中文都會有口音,對於聲調的掌握倍感困難。家長或中文學校的老師會鼓勵他們多看中文電視或唱中文歌,但如果再多一些「叉叉慘慘」,他們又能學得什麼樣的好中文呢?做廣播的除了娛樂大眾外,也兼負有無可避免的文化傳播功能,「讀音不正,用詞不當」等歪風必須正視。

  筆者的一個小觀察,一些歌手發音不正,並不全是因為懶音,而是因為他們在賣弄歌唱技巧,追求一種自以為的抒情和性感聲線效果。不過,有氣無力地放軟聲調不等於抒情,快要斷氣似的假聲更不代表性感。

  作為香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以上那一首叉叉慘慘台歌,希望盡快撤回。又或另聘高明。曾特首都要做好份工之時,要求歌者唱好一首曲,相信不會是太苛求吧!

Tuesday, August 07, 2007

有理說不清楚

有理說不清楚

  關於中國的負面新聞一浪接一浪,估計在北京奧運會之前,此情此景將只會有增無減。中國的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惹來敵視,再加上長期以來對華的歧視,中國威脅論的市場也將日益擴大。從主流媒體上所看到對中國的負面評論,相當一部份是故意包含偏見的。

  如最近炒得最厲害的中國貨品含毒問題,予人總的印象是中國製造商在政府的包庇下,不理消費者安全使用有毒物質,這其實只是事實的一部分。不能否認一些中國內地黑心商人,確是如此。但這並不如媒體所說,像是中國政府也有份參與其中一樣。有毒假貨氾濫,第一受害的是內地消費者,中國傳媒大量報道打假的新聞遠早於西方媒體。有毒商品沒有完全消失,這是與國民教育水平、執法立法不足,與人口眾多和幅員廣大都有關係。

  至於一些外銷的中國貨被查出有問題,如最近美國玩具公司回收的含鉛玩具,責任卻不能如西方媒體所指的都要中國承擔。這些產品是外國公司在中國投產或下訂單的,這些公司應對其所生產的貨品負責,不管產品是在美國抑或是中國或印度製造。

  此外,在地球溫化問題上,輿論最近亦把罪責堆到中國身上,反而抵制京都協議的國家卻正義凜然的加入指責行列。中國進入工業化也不到卅年,而環境受污染程度如此惡劣,首因當然是中國環保知識和法例落後,但工業先進國把污染工業或生產程序轉移到中國也是另一主因。當中國環保法進一步加強後,這些商人便會因為成本問題,而把污染工業再度轉移到別的地區去了。

  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在國際輿論上,中國政府得到公平對待幾乎是沒有可能的。要扭轉此局面,唯一的指望是中國的自強不息,繼續自我完善的工程。

地獄天堂

地獄天堂

  周末在家看到一則頗怪異的新聞報道,不是靈魂神鬼般的怪異,只是令人霎時間分不出畫面所呈現的是天堂,抑或是地獄。

  新聞是關於伊拉克社會現況的報道,記者拍攝一處休閒俱樂部,訪問在一個充滿兒童嬉水笑聲的泳池旁進行。記者說因為安全理由,不能公開此俱樂部的名稱及所在地,如果沒有旁述指該處是伊拉克,觀眾必定會以為場景是歐美國家的度假酒店。

  被訪者是帶同子女前來遊玩的伊拉克婦女,記者說她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前來與家人偷享短暫的歡愉。但她們沒有忘記天天發生爆炸,其中一名受訪說她三年回不了娘家探望母親,很想回復戰前的生活。只是俱樂部好比桃花源,是她們面對戰亂的止痛劑。

  在充滿血腥和混亂的伊拉克,竟然還有這高檔清幽的家庭遊玩場所,確是一個極諷刺的對比。記者大概要為眼前所見作出政治正確的報道,所以在旁述故意點出該處在戰前是伊拉克上流社會的俱樂部,只有特權階級才能進入。記者沒有說明,但用意是要讓觀眾聯想,先前的特權階級會所,現在已經為平民所用。

  不過,仔細注意被訪者,不難看出他們的身分絕非一般平民百姓。出現在鏡頭前的婦女,穿著西式時髦女服,項鍊、戒指和耳環齊備。還有,正如記者所介紹.這俱樂部保安嚴密,甚至不能公開地點位置。在戰亂時期,能到這高度保安會所,且衣著富貴,也自然不是不凡之輩。特權階級就是特權階級,不論是獨裁者時代,抑或是美軍佔領時期,他們都是掌握最多資源的小數。

  美國耗費了數千億元納稅人的金錢,以及三千六百多名軍人的性命,說是為了建立一個民主及更平等的伊拉克。戰爭還沒有結束,美國的人力和物資仍在不斷流向伊拉克,究竟是誰得到最多的好處呢?希望不會只是那幾會在俱樂部嬉水的伊拉克特權家庭吧!

Sunday, August 05, 2007

玩弄饑餓

玩弄饑餓

  台灣今年的饑餓三十活動剛結束,青春偶像歌手到場主持小型演場會令全場氣氛升溫至最高點。從新聞報道的畫面所見,以年輕人為主的參加者見到偶像們都興奮非常,記者還取笑他們說雖然肚子餓,但看到偶像們時都顯得活力十足。為貧窮國家籌款的這類體驗饑餓活動在多國家都有舉行,相信也確能籌得一些款項,但卻不是一項很有道德的活動。

  以千計的富裕地區青年人甘願捱餓一段時間,並且籌款援助饑民,怎會是不道德的呢?每天都有無數人,特別是兒童捱著饑餓等待死亡的來臨,籌款賑災是義舉善行,年青人一嚐饑餓的滋味也絕不是壞事情,但拿饑餓作為娛樂節目,卻真的極不道德。這類的玩弄饑餓活動,是富裕地區的專利,一再證明國際間貧富之懸殊,人間的無情。因為,只有不愁下一餐的人,才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短暫的饑餓。

以餐會、舞會、演唱會或別的活動來募捐都無不可,但是拿受災人的苦難,添加娛樂成份,對受災人是一種侮辱。畫面所見,參加饑餓三十的青年人興奮無比的在拍手,跟著歌曲旋律在跳躍,如此歡樂高昂的氣氛,與極貧困國家的饑民頂著大肚子,在茅屋泥地上等待食物的場景配合嗎?沒有歌舞,沒有偶像,我們的青年人就不會想起世上仍有人捱餓嗎?

貧富懸殊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國與國之間有貧富之別,同一國之民也有收入差距也日益擴闊的情況。由於現代社會累積財富的方式改變了,財富和資源更容易被小部份人壟斷。貧窮與饑餓是一個極嚴謹且關乎生死的問題,富裕地區國家人民能伸出援手最好,就算不能提供實質幫忙,也請不要拿饑餓作為娛樂節目。把辦活動的錢去購買糧食,豈不是更實際嗎!

Friday, August 03, 2007

塌橋之後

塌橋之後

  明州一座落成僅四十年的大橋突然崩塌,觸發全國關注公共基礎設施的安全問題。自從九一一以來,國內主要大型基礎如橋樑等,都成為加強保安的目標,只是想不到這次明州35公路大橋的倒塌,不是恐怖分子的破壞,極可能是「自家人」所為。並不是說人為惡意破壞,只是一個簡單的「日久失修」。

  聯邦當局在1990年評定全國77,000座橋樑存在結構缺陷,必須要加以修護及每兩年安檢一次,明州斷橋是其中之一。一家電視台記者引述資料說,要徹底維修這些問題建築,估計需耗費一萬六千億元。如此天文數字,是否意味著我們沒法保證基建安全呢?明州一名國會議員說,這樣的斷橋情況發生在美國是沒法令人接受的。言下之意是美國並非落後貧窮國家,我們有制度有技術也有金錢,沒可能出現「日久失修」問題。

  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明州斷橋便是最好的答案。超級大國基建陳舊失修,是沒法原諒的,到底那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呢?是沒有錢嗎?修好全國問題基建需要一萬六千億,這不應算是一個負擔不了的數字,因為專家估計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開支,將在兩萬億元以上。國家不是沒有錢,只是都花在戰爭機器上。白宮和國會同意撥款為受美國炮火催毀的伊拉克進行重建工程,卻沒法資助各州政府搞好基建。

  長久以來,好些政客習慣了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角色,彷彿美國是世界盟主,納稅人的錢都用來維護駐外軍力,或提供有政治價值的對外經濟援助。至於國內民生,修橋補路無人問,公立學校千瘡百孔。世界領袖的家園只是草屋茅舍,對國人太沒有交代吧!

Wednesday, August 01, 2007

談何容易

談何容易

  孟子說:仁者無敵。在美國的公職選舉,無敵者不是仁者,是嘴巴最能說服選民的講者。在民主黨的初選角逐中,新進奧巴馬走勢強勁,競選動力也全在於他的一張嘴。

  由於是挑戰者,他採取了積極的攻擊策略,針對希拉莉的攻擊比其餘民主黨候選人都要厲害。也由於他的從政經歷淺,沒有往績可尋,於是也沒有包袱,可以隨意發表政見,而不怕受到與往績對比的檢驗。也由於公眾對他所知不多,奧巴馬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大膽隨意的塑造自我形象,以迎合最大量的選民。這種來自新鮮人的競選優勢,是其他候選人所沒有的。

  所以,在上周的候選人辯論會上,奧巴馬繼續走出位路線。在回答關於會否在當選第一年即無條件會見敵對國家元首時,他即時說:會在無預設條件下與伊朗、古巴和朝鮮等元首會談。希拉莉和其他候選人都表示有保留,將先派特使了解元首會談能達到什麼作用。希拉莉其後批評奧巴馬的有關言論是無知。奧巴馬則反擊,指責希拉莉曾投票授權總統出兵,才是真正的無知。
  
  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上被批評為無經驗及天真無知,似乎刺傷了奧巴馬的自尊。昨日他再加重力度,表示當選總統後,如果巴基斯坦再不合作對付境內恐怖分子,便會派遣美軍入侵巴基斯坦。這種嘴巴上的強硬評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在選民面前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及夠決斷力的領袖。但正是談何容易,奧巴馬的強硬言論是零成本的,講講而已,多麼容易。
  
  美國的選舉文化是有病的,其中一症狀就選講者成份過於選領袖。大眾傳播工具日益發達,這病便越重。在鏡頭前最能講的,便可以得到最多的票。有史以來的首次電視辯論,甘迺迪因口才擊敗了尼克遜;戈爾敗在布殊手下,演說沉悶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此病沒治好,號稱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選舉制度,很可能只是一場大嘴巴選舉而已。

香的疑惑

香的疑惑

  近日看到一則快餐店的廣告,引發了與友人間的熱烈討論。廣告主體很有創意,在推銷一款新品種辣味小食。設計師用了燃點爆竹的概念,紅紅的辣椒是爆竹,辣椒頭如引子被一支黃身紅腳的小香點著了,爆出了火花,配上一句廣告標語「煙燻香辣」。一個辣得要爆炸的意思,爆竹具有震撼性,也有創新之意,因為放爆竹經常是寓意新的開始。又新又勁,構思極其吻合創新口味。

  不過,同一樣的素材組合,卻又可以讀到很不一樣的感覺。中國人愛香可說是舉世無雙的,才子愛書香,君子愛蘭香,多情郎愛美人的香蘿帳。除了楚辭的香草美人外,有李清照思念夫君時的「瑞腦消金獸」;而李白賞山之時也會以「日照香爐生紫煙」作喻。中國文化完全離不了香,真的是無處不是香。喝的有香片,吃的有香肉,看的有香花,醫病有沉香,佩在身上的是香囊,令君皇朝思夜想的是香妃。但香燭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黃身紅腳的香不是小姐閨房愛燒的香燻,它的專門用途是拜祭。敬奉神明或先人是善行,焚香禮佛也是雅事,但以此香來喻美食,則似乎真的耐人尋味。中國傳統民間信仰相信清香一炷可以跨越仙凡三界,但此香卻絕不是為凡人而設的。廣告中的香正飄著一縷輕煙,附上一句「煙燻香辣」,讓凡人看得汗顏。廣告的下半部,還添一句「天堂般的美味瞬間爆發」,又是香燭又是天堂,如此這般美味,果真的只應天上有才對。

  廣告重創意,美國快餐大王的中文廣告,加注一點中國文化是企業的善意,看來是有心為打開華裔市場而量身度造。可惜,思慮不周全,可能會產生先前意想不到的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