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10, 2009

飛上枝頭

飛上枝頭   在輿論一片責罵的強大壓力下,國會眾議院表示願意放棄大部份增購議員及高官豪華專機的預算,令納稅人少損失三億三千萬元冤枉錢。這不是什麼從善如流,當厚顏無耻的貪婪被揭發後,並不是收回預算便可以的,國會議長普洛西欠國民一個公開道歉。   當三大車廠總裁坐著公司豪華飛機到華府尋求援助時,被普洛西等國會議員罵翻天,指責他們只顧奢華享受,並將他們打發回家。後來總裁們改為自行開車到華府,才得到「為民請命」的議員接見。可是,才幾個月不到,國會眾議院竟然在國防部預算內自行增加項目,多撥三億多元訂購國會議員和白宮高官專機。國防部原在新年度裡已要求二億二千萬元更換高官專機,但民主黨議員們認為這還不夠,追加一倍半的預算。   國防部來年預算是六千三百六十億元,從中插入三億開支,可以說是大桶裡的一滴水。但對於用血汗錢納稅的百姓,三億元卻是幾世連子孫也賺不到的錢。這三億元不是用在什麼民生用途,只是專供議員和白宮高官享受,稱之為殘民以自肥一點不為過。這回幸好有報章揭發,否則米已成炊之後,冤大頭還是百姓。   國會議員是民選官員,雖然普洛西擁有繼承美國總統權力的資格,但並不代表她就有權濫用公帑作私人享受。美國經濟正在谷底慢爬、失業率仍然高企、聯邦赤字再創新高之時,議員們何來心情想到要添置八架專機。由這群不羞於亂花納稅人稅金的議員們當家,試問公信力何在。

健保改革辯論的明爭暗鬥

健保改革辯論的明爭暗鬥     美國國會正在開始暑期休假,但議員們的耳根可不能清靜下來。健保改革的正反方都投入了巨大的資源打公關宣傳戰,各式各樣的健保廣告文宣已跟隨著議員返到家鄉,特別是一些在這議題上有影響力的議員,在他們家鄉的廣告戰更是激烈。據Campaign Media Analysis Group公司的統計,今年與健保改革相關的媒體廣告花費已超過五千二百萬美元。說「真理是越辯越明」,用於當前的健保改革戰卻不甚合適,硝煙由華府蔓延全國,民眾越是像霧裡看花。   十五年前,克林頓總統推出全民健保改革法案,結果在商界和兩黨的強力封殺下鎩羽而歸,更成為希拉莉競選總統時的負資產。十五年後,健保改革重新被搬到台前,奧巴馬總統竟然信心滿滿的說在年底前要通過改革案。民主黨在國會佔有多數票優勢,通過某種形式的健保是很有可能的,但更重要是奧巴馬採用了不一樣的思維及手段。   「醫療」本質上應是屬於社會服務的範疇,但在美國卻是政商利益糾纏不清的牟利企業。分析克林頓方案失敗的原因,包括被指在白宮閉門編寫全民健保方案,沒有先凝聚業界和議員們的共識;強制僱主為員工購買保險,以及提出設立新部門監管醫療保險業和引入競爭等。奧巴馬深深汲取了克林頓的教訓,放棄由白宮起草任何健保改革方案細則,只站在道德高位上譴責健保業的不是,扮演著為現制度受害人請命的保護天使角色。除了幾項簡單的所謂綱領外,白宮不提供任何行動細節,還刻意迴避照顧四千多萬無保險者的經費來(國會會計部評估改革案十年將增政府開支一萬億元)。把改革案的起草和制訂責任都交給了國會的民主黨,策略上是避免健保改革的失敗轉化成為奧巴馬本人的失敗,而同時又將總統塑造為對抗「萬惡」保險業的英雄。這種出於純個人政績考量的設計,同時敞開了與業界妥協的大門,讓業界可以成為改革法案的幕後真正起草人,而白宮卻巧妙地撇清了關係。   克林頓一九九三年上任後任命了一個有四百人的健保改革委員會,由第一夫人領軍編寫改革方案,然後再拿著本子向國會、業界和民眾推銷。這樣硬丟出來的方案,被業界說客與議員合力分拆瓦解了。相對之下,奧巴馬的方式是從一開始便擁抱業界,不是由總統公開的做,而是透過國會議員與業界磋商法案細則,猶如分別扮演黑白臉。這做法是既聰明又安全的,但共和黨也不是大笨蛋,絕不會讓奧巴馬盡得政治好處,已表態要讓健保案成為奧巴馬的滑鐵盧。所以,共和黨的焦點不是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