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May 04, 2010

還有別的嗎?

還有別的嗎?

  上海世博揭幕,高科技的開幕式,沒有京奧般的人海,但其壯觀程度可謂空前,美聯社報道稱:這是只有中國才能辦得到的世博規模。慣常用較負面角度報道中國的《美國之音》,也少有地較中性的報道了世博,指世博除了見證中國強大的經濟成就外,也表現出中國與國際的互動,如歐盟的設館,朝鮮和伊朗的參加等。不過,也有不少另類的世博「盛況」報道。

  加拿大媒體《Victoria Times Colonist》其中一篇報道專門寫上海有沒有因世博而變得更文明。報道首先肯定民眾的排隊文化大有進步,但穿著睡衣上街和在窗戶外晾曬衣服等習慣改不了。翻版DVD在街頭失去蹤影,但在商店內的隱密小房間內仍是大行其道。

  英國BBC則報道開幕至今世博人流沒有預期之高,記者歸納原因是展館不吸引和輪候時間太長。展館方面,英國館外型吸引但內裡卻空無一物,設計原意是讓人沉思冥想之地,不過對於輪候四小時才得進館的觀眾,難免會大失所望。也有參觀完日本館的民眾抱怨,被逼看完每一節展覽內容才能走,很害怕沒法離開館址。此外,進入世博園區安檢太花時,明顯看到到場人數逐日減少。而中國館過度火熱,預約票一下子便派完,也打消遊人的興致。

  香港亞洲電視台的世博報道更專一,專門捕捉世博的瑣碎負面題材。在開幕前記者說煙花似近還遠,建園的農民工無福消受,每天只為百多元的薪水而勞苦工作。(記者大概不知道百多元一天的工薪已經比許多國內大學生要高了)。而接續的幾天,亞視的世博新聞全是關於排隊混亂、垃圾多、遊人的抱怨和與保安義工的衝突等等,觀眾沒法從亞視的新聞知道上海世博的其他任何內容。

  這個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主辦的世博會,園區面積有740個足球場大小、花了八年時間興建,參展國家和組織246個。負面題材或可以讓主辦方檢討得失,但就沒有別的具報道價值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