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March 15, 2012

透明與問責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兩會閉幕的總理記者會上責成重慶市委領導要就王立軍事件反省,翌日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就被免職了。薄熙來下馬除了顯示中央要他為王立軍事件負責外,更有輿論解讀為這是中央否定了薄在重慶多年來的政績,也否定了「重慶模式」。若此說法屬實,則與溫刻意標榜自己為「政治改革者」的形象極不符合。

  溫家寶在記者會上說中國若不作出政治改革,便有可能出現二次文革,藉以表明政治改革的急切性。溫家寶以二次「文革」來警告必須政改,指控相當嚴重,內容卻含混。既沒有界定何謂政治改革或該如何改?也沒有進一步說為什麼在今天的社會大環境還有文革復活的可能?提醒人們莫重蹈文革覆轍可能是用心良苦,但倘若沒有具體內容,則難免有扣帽子之嫌。

  事實上,「政治體制改革」於中國至今仍是一個極抽象名詞,可以任由聽者自行解讀和定義,但至少可以理解為政府需朝更民主方向發展。溫總在記者會上回答半島電視台記者提問說,民主是不可以阻擋的。政府行政架構的改動複雜,沒有理由指望任期只剩下數個月的溫總來執行,但既然是崇尚民主和經常強調依法執政,則在處理薄熙來事件上為何沒有基本的透明度。

  溫總在記者會上還說王立軍事件仍在調查中,那麼在仍沒有結論或未經司法定罪之前,便確定薄要負責任,其中原因為何?所依是那一套程序?是人治還是法治?也許最終調查結果也將顯示薄要負責,但在沒有結論前便先執行處分,是傳統的中國家長制文化,與民主沾不上邊。

  在沒有實質的政改方案之前,中國官員的任免當然必須按目前規制辦事。不過,若是真的有心推動政府走向民主和公開透明化,在官員的任免上便應具體向民眾交代原因,那怕只是一個官腔式的原因。嘴巴才剛說過要民主,為何就不能展示一點民主風範?  

溫總政治生涯的最大敗筆

看了溫總的記者會內容,溫總看來頗情緒化,流露出個人的一些感觸,也影響了他對一些關鍵提問的回答水平。就記招上的一些問題,我甚至不太認同他的觀點意見。而以總理身分主持記者答問會,似乎不應於大部份時間內有過多的私人情緒!以我看來,這是他任總理以來最差勁的一次中外記者會。 

中國需要政治體制改革但這不應等於是照搬西方僵化制度的潛台詞。完全不能認同溫總「不改革便成文革」這說法。這說法脫離現實,甚至有愚民和恐嚇之嫌。中國政治改革不成會出現社會動盪,......這不難理解;可是,卻難以明白因何「不改革便成文革」,當中的關聯如何扣起來?此外,什麼是文革?今天還有文革形成的元素嗎? 反而溫家寶此言更像是文革式的扣帽子鬥爭手法。

溫一方面以政治改革者自居,日前在記者會上,還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可是,兩會閉幕後翌日,卻以不透明的程序處理了薄熙來,這不是很諷刺嗎?既然聲稱主張政治體制改革,理應是支持政務公開、更民主和更公平才對。為何對於一個直轄市的領導人之免職,連一個理由也不公布,就算是一個不真實的理由也比沒有交代強。溫日前指重慶市委要為王立軍事件反省,但到底什麼是王立軍事件?此事如何定性?如薄要負責,是哪方面的責任?在王事件仍未清楚說明時,就先免了薄職,是否有違溫聲稱要推動的民主改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