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青選民有了新崇拜對象
愛荷華州黨團選舉其中一個看點是保羅的浮沉。保羅得票比預期為低,讓共和黨政治機器和美國主流媒體都鬆了一口氣,因為「美國茉莉花」暫時開不成了。 年屆七十六歲的保羅,已經是第三次競選總統,過去一直被當作為閒角,是共和黨的醜小鴨,其他候選人及媒體都沒有把他當作一回事。可是這回卻不一樣,踏進十二月,愛州的多個民調都曾顯示保羅領先,駐地記者也紛紛報道保羅的競選團隊最有熱誠及組織力。冷門忽然變熱門,保羅也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待遇,就來自對手及媒體的政治攻擊。 候選人之間的相互攻擊是美國選舉的必然,但媒體上對保羅的刻薄和抹黑卻來得十分之突兀。除故意忽略關於保羅新聞外,「霍氏新聞」電視台的新聞主播竟說:「如保羅當選,愛荷華州將自毀聲譽」、廿餘年前保羅作為出版人的刊物上的極右文章也被翻出來遭清算。在保羅民調領先超過七個百分點時,媒體報道角度竟然集中評論保羅為何不適合做總統。俄國媒體「俄國今日」便專題報道了美國媒體如何封殺保羅,以嘲笑美媒的政治偏見。之所以對保羅勝選如此擔憂,是因為保羅非傳統的政治觀眾越來越受歡迎。 四年前奧巴馬的競選運動如火燒旺全國以至全球,最大亮點是他吸引了無數從不關心政治的年青人,以及大量的無黨派中間選民,並且成為社交網絡的寵兒。可是,四年後的今天,年青和中間選民不再是奧巴馬的 囊中之物了,保羅成為了他們的新英雄。 保羅的政治觀點確是非主流,特別不是共和黨的主流。根據愛荷華州初選票站調查,僅有一成四的共和黨選民投票給保羅。沒有主流黨員的支持下仍能進佔第三位,到底是誰在支持保羅呢?同一調查中有答案,獨立無黨派選民中,四成四支持保羅。參加今屆愛州黨團會議的選民,三成八是第一次出席的,而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支持保羅,是眾多候選人中的第一位。此外,保羅也得到最多年青選民的支持,四成八的十七至廿九歲的選民,以及三成六的廿九至卅九歲的選民把票投給了保羅。 年紀最大的候選人竟然能吸引最年青的選民,原因是保羅的政治理念是眾多候選中最「年青」及 最 富革命性的;同一道理,沒有黨派成見的選民,更相信保羅才能帶來改變。 保羅的主要政見包括:反對美國繼續做世界警察,主張中止海外駐軍;回復美元金本位,結束聯邦儲備局,不再憑空印鈔;取消個人入息稅,關閉教育部、內政部、環保局等五個聯邦大部門;中止愛國者法案,還美國公民自由,以及停止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