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中港為何矛盾 (五)

  英國政府邊與中國談判爭取繼續管治香港,邊為撤出這已經擁有達一百餘年的殖民地作出打算。1984年,在明顯知道沒法繼續統治香港後,英國便推出「代議政制」,聲稱要建立一個權力植根於香港的政權。這表面上披著「民主」大旗的新政,實質是爭取在97回歸前的十三年過渡期裡,由英國親自培植一股不親中的獨立政治勢力,左右未來香港的政治發展。

  有人認為英國人在撤退前還政於香港市民,為香港民主打下了的「民主政制」的根基,是德政。此說法完全忽略了英國統治香港一百多年,港府的權力是來自英國國王,英王特派的總督一人擁有行政和立法全權。如果不是即將喪失治權,英國政府絕對不會搞立法會直選,也不會下放權力至議會。也可以說,在香港獨攬全權的英國,不希望中國能夠擁有同樣的權威。英國政府裝扮成香港人的守護天使,切合當時社會民眾的心理需求,實際上是在政治層面為中港兩地挖下一道鴻溝,於社會上,則進一步強化了港人的回歸恐懼感。代議政制的潛台詞是「回歸不是好事,港人必須設防」,這也是今天香港好些政客把「親中」、「愛國」定為貶義詞的來由。

  也許當時中國領導人也很明白英國人要為撤離殖民地埋下地雷,但基於客觀因素,中方沒法阻止它的發生。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在摸著石頭正在過河的階段,讓香港順利成功回歸,保住香港的繁榮和國際經濟價值,是中國政府最大的,也很可能是唯一的目標。在此大前提下,中方的讓步底線可以設得十分之低。鄧小平提出以「一國兩制」來解決香港回歸問題,表明為了消除香港人對回歸的憂慮,只要達到「一國」目的,中國政府可以接受不干預香港事務。

  中國官員徹底低估了英國在香港急忙推出政黨政治的廣泛社會影響,並過度樂觀高估了「回歸祖國,民族統一」在港人中間的感召力量;以為只要在一國精神下,中港融合將是水到渠成之事,並沒有考慮到殖民統治下長期灌輸的無國家觀念。而正當英國積極將部份港人的分離意識加以政治制度化之時,1989年的六四事件,如一道專為港英政府而吹的東風。

Monday, February 27, 2012

中港為何矛盾 (四)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部份港人對在港內地人士強烈反感,並不是來自物質資源上的競爭。六七十年代的那種與內地新移民共舟共濟的精神,在什麼時候開始逐漸變質的呢?1997是一個關鍵的數字。

  談1997,先要說1984;當年1219日,中英兩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自該日開始,香港便正式進入回歸期。英國政府本來是以為趁著中國在後毛澤東時期來個先下手為強,於1982年主動向中國提出討論香港前途問題,想一次過把香港治權永久撈過來。英國政府不明白剛踏入改革開放的中國,雖然表現出向國際開放的強烈慾望,但對於國土完整的底線並沒有絲毫的鬆動。經過多論的中英談判,英國人用主權換治權不成功,最終於1984年接受徹底交還香港。

  中國政府一直低估了回歸對香港市民帶來的心理衝擊。於北京而言,香港回歸等同中華民族屈辱一頁的終結,是值得整個民族歡慶的當然事情。但於香港的幾百萬市民來說,這意味著已經習慣了的殖民地生活式可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而且還不知道將怎麼變。文革雖然結束,但都是記憶猶新之事,改革開放初期的傷痕文學,提醒著人們這段黑暗的日子。向來不問政治,只顧生活的香港人,無可避免地要去思考撲面而來的政治轉變。面對可能整個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的轉變,港人心裡七上八落可想而知,對不明朗前景的憂慮也是必然的。中英談判甫開始,移民潮便已漸形成。直至聯合聲明拍板後,港人知道回歸是不可避免的了,但如何準備迎接回歸,港府並且在安撫民情方面做任何功夫;在港英政府的長期壓制下,香港民間也沒有任何政治團體可擔負起為社會準備回歸的工作。

  反之,港英政府在知道沒法再掌握香港治權後,於簽署聯合聲明的前五個月,推出《代議政制綠皮書》,同年11月21日,即簽署聯合聲明的前一個月不到,發表《代議政制白皮書》,正式在香港推動代議政策。港英政府當時指出,此政策目的是要建立「使其權力穩固地立根於香港,有充份權威代表港人意見,同時更能較直接向市民負責」的政制。

  北京以為回歸祖國是天下炎黃子孫的必然共識,相信只要承諾維持香港的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便足以消除港人的所有疑慮。但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卻著手在香港培植與中國劃清界線的新政治力量,鼓勵港人認同一個與中國沒有關係的本土政府。而基於「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承諾,北京政府竟然配合著港英政府的此一撤退大計。 (待續)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中港為何矛盾 (三)


  國內人口移居香港從來都沒有間斷過,較大規模的遷徙也有好幾次,分別是辛亥革命前後、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至香港淪陷為止、國共內戰時期及其後的難民潮、六十七十年代的偷渡潮等等。內地政局動盪和戰亂是前三波移民潮的主因,移民中包括內地達官貴人,文化知識分子和商人。至於七十年代的大批偷渡者,絕大多數是為了經濟原因,以普通勞工階層為主。

  不同時期的國內移民對香港這彈丸之地都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企業家和富商成為了香港工商業的新生力量,急增的人口正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勞動力。香港文化藝術的根基,也是由這批早期國內移民打下基礎的。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同聚香江,出於地域文化差異與現實生活的競爭,矛盾或衝突是在所難免的,特別是在香港經濟仍是不堪發達的五六十年代。不過,就算當時香港普羅百姓的生活條件都不理想,卻沒有如今天的排外情緒。相反,社會鼓吹的是同舟共濟精神。如果有看過港產黑白粵語片的讀者,都會發現「守望相助」、「刻苦奮鬥」、「南北一家親」等等是當時電影的主旋律。直至七十年代港台製作的《獅子山下》仍沒有偏離這主調。

  不單新舊移民在香港能融洽共處,對於相對生活更困苦的國內同胞親友,香港人都是全力的支援。羅湖橋兩岸是不同的政治制度,但中港兩地百姓同根生的感情極為強烈。筆者自懂事之後,不知多少次跟隨家人帶生活物資回鄉,經手包裹寄回鄉的糧油食品也不計其數,彷彿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責任。母親勞累了一整天把東西擔回廣州,坐下來後沒有半句怨言,只有親人團聚的溫馨。

  所以,現在一些港人高喊「忍夠了」,抗議香港太多內地人,其實是一種很值得研究的心理狀態。因為論內地人口移居香港的速度和數量,自八十年代開始便放緩,原因是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在推倒四人幫之後,如何制止中港邊界偷渡潮是北京的難題之一,但自葉劍英與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政策,吸納港商到廣東投資後,偷渡潮便自動的消失了。在原居地有良好就業機會,冒險偷渡到香港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就算是回歸之後,香港人口的增長保持穩定,自2001 以來,年度人口增長多不及1%,內地移民潮已一去不返。

  那麼,為什麼一些香港人又會偏偏現在才感到內地移民的壓力呢?其中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之後,香港人接觸到很不一樣的大陸來客。 (待續)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中港為何矛盾(二)

  從如食水和糧食等必需生活物資、到為商家提供勞動力與市場、為專業港人員提供高薪職位,以至近年自由行帶來的火旺零銷生意等等,均指向在物質和經濟層面,中港互動的最大受益者應是香港。香港缺乏天然資源,背靠大陸自開埠以來便是香港的優勢;然而,近年甚囂塵上的所謂「中港矛盾」,所指的又是什麼呢?

  熱烈炒作「中港矛盾」,以蝗蟲來形容大陸人的全版廣告,大標題說:「香港人,忍夠了」,而廣告羅列出來忍無可忍的事例則包括:搶購奶粉、自由行、分教育資源、雙非孕婦。就此四項中的奶粉和自由行是給香港的直接經濟利益;教育資源方面亦是如此,香港中小學面臨殺校威脅,大學收生不足,導致大一新生水平下降,多了內地學生只會有利香港教育長遠發展。而似乎最不合理的雙非孕婦搶佔產房問題,其實是政客和媒體的炒作。依實例統計,去年共有九萬名內地孕婦到港生產,其中三萬五千名為雙非,而在此其中沒有經合法申請預約,非法衝急診室的共有一千一百宗,佔雙非總數的3%,總內地到港產婦的1%

  與此同時,例如東鐵上因吃零食而大動肝火、港婦在巴士上破口大罵大陸遊客十數分鐘,以及充斥香港網站的歧視和嘲笑內地人的言論,其根源真的來自資源被侵佔的「切膚之痛」嗎?廣東俗語:「雖無過犯,面目可憎」最恰好來形容這種歧視心理。而這種似乎存在於部份普通市民歧視心態,其實與政治大環境離不開。香港泛民主派政客自回歸以來便積極煽動抗中拒中,在政治上千方百計阻撓中港結合,狀告港珠澳大橋是其中的經典。而泛民逼切與內地劃清界線,是源於一種心理的不適應,沒法接受失去殖民地身份;這又與部份港人沒法適應中國改革開放現狀是類似,大有同是天岸淪落人的惺惺相惜認同感。

  有說法指大量內地人湧港,破壞了港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可是,內地人大量湧港並不是這幾年或回歸後才發生的,但為何過去就沒有引起過如現在的排外情緒?

  香港被英國人強佔之時,只不是一個人口稀少的漁村。晚清革命期間,香港成為革命黨人的集散地。在其後的數十年間,隨著中國內地戰亂頻繁,香港也成為內地商賈士紳避亂的首選。這一時期的移民潮沒有引起香港原居民的反感,反而是助香港從漁村走到商埠,建設新文化新文明的新力量。二戰前後,包括中國南北各省不同階層人士繼續流入香港。不同省籍的文化和方言共處自然會產生矛盾,也反映在日常生活用語和娛樂文化中。如稱講國語者為「now鬆(即國語發音的老兄)佬」,流行曲有:「尋晚夜,個上海婆鬧我」。 (待續)

Saturday, February 18, 2012

中港為何矛盾(一)

  「中港矛盾」成為近年香港的一個熱門議題,由表叔阿燦到蝗蟲,由搶奶粉到搶產房,由東鐵零食到反自駕遊,忽然間似乎中港之間有數不盡的矛盾,更有港人在報上刊登港告說「忍夠了」。到底矛盾何來?又應如何面對呢?「中港矛盾」到底是一項真議題,抑或是偽議題呢?

  一大堆的所謂矛盾可粗略歸納成兩大類,其一是資源類;另一類姑且可稱之為「順眼」類,意即是純粹因看不順眼而起的爭執;這兩類之間又互為因果。要理清什麼是中港矛盾,必先要逐一清晰羅列所謂的矛盾點,分析事理對錯,排除情緒因素,才能更深入明白這些矛盾是否成立,以及如何解決。

  以雙非孕婦為例,經常聽到大陸孕婦令到香港孕婦沒有足夠床位,但如果從統計數據和政府政策分析,便會發現沒有預約的大陸孕婦衝急診室產子的新聞雖然很搶眼球,但論個案其實是極少數。大部份到港產子的大陸孕婦都是有預約的,造成床位不足與港府部門的政策規劃失當有關。所謂資源被搶佔,完全是港府可以調節的狀況。

  至於奶粉問題更是奇怪,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貿易港,出現某些商品供應不足情況理應是短期偶發問題,為什麼會「惡化」成為兩地消費者的矛盾呢?在全球經濟不景的今天,向來公認機靈過人的港商,該歡迎也來不及,出現斷供情況應是一項快樂的煩惱。說香港奶粉都被大陸人搶購了的講法很不合邏輯。

  其餘如大陸生佔了港生專上大學學額、港商店只會招待大陸客因而待慢「自己人」、開放大陸客自駕駛會污染香港空氣、自由行人數過多弄髒了本地公共設施等等,表面上都似乎是資源問題,卻其實都是看不順眼而已。

  因為如果說中港矛盾是因為香港資源被侵蝕,相對於香港從中國大陸所取得的實質資源利益,目前炒得最熱的幾項所謂「利益」矛盾,根本細微得不成比例。例如,港人每天飯桌上的魚肉疏菜、飲的東江水、港人以大陸為基地設廠做生意或工作、更不要說公認救活了香港零售和旅遊業的自由行。還有香港被選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以及與廣東珠三角經濟圈的結合發展等等,香港從中國大陸取得數不盡的資源好處。

  中港的更頻繁互動中,香港是佔盡了便宜,而之所以部份港人會心懷怨懟,其根源是心理不適應。 (待續)

Thursday, February 16, 2012

親親不親


  奧巴馬總統昨日下午突出現在華埠一家酒樓,下單買了兩大袋外賣,然後與茶客握手合照。好些網民都稱讚總統親民,沒有架子。一九九六年之時,克林頓總統也曾突訪華埠,到一家餅店買月餅吃,同樣被讚譽為親民總統。這些講法都對,但也不完全對。

  首先,親民是不應受到讚賞的,因為如果相信人人平等,相信民主,那靠選民選舉出來的總統便沒有理由不親民。公眾可以譴責包括總統在內的擺架子驕傲公務員,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資格向百姓顯威風。依同樣道理,所謂的親民應是最起碼的要求。如果有民選公職人員當選後便以為自己高人一等,那是完全背離了民主精神的封建思想。


  再者,所謂突訪只是相對被訪者而言,其實都是一種設計,並且預期要達到某一種政治效應。兩次總統到訪華埠都是大選年,亦都是去出席政治籌款會時「順道路經」的。還有,這兩次都有不同的政治事件背景。克林頓當時為了競選連任而同意福利改革法,導致大量沒有入籍的合法移民失去聯邦福利。還有是當時克林頓也受到華裔政治捐款「醜聞」困擾,三藩市灣區也有曾經積極替他籌款的華人被捕下獄。克林頓到華埠吃月餅是為了表示自己沒有疏遠移民社區,尤其是華裔。

  至於奧巴馬,他曾多次到三藩市籌款及出席活動,經常到的是矽谷科技公司,富豪私宅或大酒店,這次是頭一回到華埠的餐館。儘管奧總在餐館內十分平民化,但當著習近平還在美國訪問期間,總統忽然與華裔市民高興合照,還把照片放到白宮官方網站的首頁,很難令人不聯想到這是與習近平在公關戰場上較勁。

  據在現場的友人說,特工和記者團早奧巴馬約三分鐘到達,特工進入酒樓後便管制人流,禁止進出或上下層走動。當各人不明所以之際,以及記者就位後,總統出現了。於是總統買外賣和與民眾親切交流的鏡頭便一一上版,佔住了各媒體的顯著位置。這算是親還是不親,看官大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習會農民奧見茶客 中美公關各顯身手

  在美國農業大州愛荷華州的馬斯卡廷鎮,有幾戶農莊日前興奮地迎來了一位貴客,也是一位故人。他就是廿七年前還在中國沿海城市任職,到該鎮考察農業的習近平。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首站到了華府,與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正式會面,也到了國務院出席由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希拉莉主持的午宴,但論行程的亮點反而不如農莊行。與此同時,基本上是板著臉會見習近平的奧巴馬,昨日趁著到三藩市為競選連任籌款之時,突擊去了當地華埠一家廣東酒樓買點心,笑容滿面地與茶客握手,中美公關戰術大比拚就此精采登場。

  習近平選擇到馬斯卡廷訪問有著特殊的意義,除了個人念舊因素外,此行的政治意義更為重大。美國政府以至百姓對於這位準中國最高領導人所知有限,習近平到馬斯卡廷間接地告訴美國人:「我是懂美國的」,廿七年前便到過這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考察。一絲絲的個人連繫於曾經接待過年青習近平的農場莊主人來說,可能是人生中的美好回憶;而對愛荷華州其他農民來說,他們卻有更多喜歡習近平的理由。

  在二零一一年,中國進口了總值二百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成為美國農業最大的外銷市場,並為美國工人提供了十六萬份工作職位。愛荷華州是美國豬肉、大豆和飼料用玉米的最大生產基地,當地農民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說,熱切期望習近平的到訪能進一步擴展愛州農產品輸往中國。習近平向他們表示足夠的糧食供應對十三億中國人十分重要;而與時同時,中國於美國農民來說何嘗不是同等重要。兩國農業部長十六日簽署了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計劃,白宮為此專門發出了新聞稿。

  所以,習近平出現在愛州的農莊,是讓美國公眾明白兩國互利關係,不要老是以為吃了中國的虧。當國會領袖擺出所謂強硬姿態向習近平就諸多問題施壓時,出現在電視機前的愛州農民卻說他們歡迎中國也來不及。在公關戰上,習選擇到愛荷華是明智之舉。

  但講到做公關的專業程度,美國政客敢說是天下第一的了。奧巴馬總統十六日到三藩市出席富豪家宴,預計可以從中收到三百萬美元的競選捐款。與美國總統吃飯或拍照是極昂貴的,參加三藩市總統晚宴的每位客人便需要付出三萬五千八百美元。自從佔領華爾街運動以來,奧巴馬多次公開表示關切美國的貧富懸殊問題,並且提出加徵富人的入息稅。在百分之九十九與百分之一間,奧巴馬很懂得如何搞平衡,在出席富貴籌款會之前,突然間到了三藩市華埠一家廣東酒樓買外賣。

  據跟隨在總統左右的白宮記者團所發的通稿,總統是在接近下午兩點時到達餐館,沒有穿西裝打領帶,捲起衫袖便下車,在大批保安與白宮記者開道下直接走到餐館前台,點了多款點心外賣。接著便逐一跟茶客握手打招呼和合影,看到嬰兒便抱起來逗笑。外賣準備好了,奧巴馬親掏腰包結帳,在眾人的笑聲和問候聲中返回座駕離去,前後才不過數分鐘。

  奧巴馬買了兩大袋的外賣,想不會是因為饑餓如斯吧,這一切都是一種公關藝術。以尋常百姓的形象出現的奧總,據說連小費共花了不到兩百元。這不必事前大費周章,且花費極小的簡單動作,便成了奧巴馬在加州三天籌款活動的「美麗」收結。各媒體標題都說總統都親身買外賣,多親民呀!有緣免費與總統合照和握手的茶客更是樂翻天,也不會怪總統只會與富人打交道了。

  再者,正值中國國家副主席仍然在美國境內訪問之時,已經多次到三藩市籌款的奧巴馬這次才選擇到中國餐館,不排除有從習近平搶回一點風頭的意思,至少於客觀上已達到這效果,可謂一石多鳥。習近平在美國的公關技巧及安排已很不錯,今天還會觀看美國業職籃球賽,夠地道的了。不過,他可是帶同大批中國企業和高達二百七十億美元的訂單而來;相比之下,奧巴馬的招數在性價比上則更勝一籌。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林書豪熱

  林書豪昨晚到多倫多應戰,戲劇性地在最後十五秒贏得了六連勝,讓林書豪熱溫度繼續上升。豪哥八面威風,把科比拜仁也比下了,球評家和球迷們用盡所有形容詞去表示讚嘆之餘,友人日前在興致勃勃地談到林書豪時的一句話,卻開啟了我對豪哥熱的另一種反思。

  友人說:「台灣籃球員林書豪在NBA好不威風呀!」

  「台灣籃球員」?林書豪不是在美國加州出生的華裔美國人嗎?什麼時候變成為台灣的籃球員了。同種同族的光榮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自然的。林的父母來自台灣,稱林書豪為「台灣之光」也沒什麼不可,但稱他為台灣的球員則有些令人費解。NBA有史以來沒有幾個華裔球員,王治郅是第一位,這也只不過是十三年前的事情,接續有姚明和易建聯等。前三位都可以說是中國的籃球員,他們是NBA球場上的外籍球員。但他們與林書豪可不一樣,林生下來就是美國人,從小便在美國球場上打滾,由高中到大學賽,到今天的職業賽,林可是地道的美國球員。

  以「華人之光」來形容在美國有傑出成就的華人是常見的,這也許是來自中國文化那份特別強烈的民族認同,但也許這更真實地反映了華人在美國爭出頭不容易。以林為例,大學賽成績驕人,卻在NBA選秀中無人問津,最後簽約弱隊金州勇士。約是簽了,但沒有得到教練的信任,上場時間幾乎可以用秒計算。去年更不獲續約,一轉再轉才到了現在的紐約尼克。林的NBA路一點都不順,使到今天的勝利變得更甜蜜。我欣賞林書豪是因為他的球技,他的堅持和自信;也不否認同族三分親因素,但並不是最重要的。

  看到在球場上的林書豪經常傳球助攻,與隊友打成一片;但在好些華文媒體卻不斷強調林的台灣或華裔背景,彷彿要把林抽離出來似的。這是一種很值得細味的心態,它反映了弱勢民族急切尋求光榮感,也反映了在國際社會裡自我認同的某種混沌。更反映了根深數千年的中華民族特性,那種曾經屹立於天地間的傲氣。只可惜那份民族驕傲感被百年戰火打得有點兒魄散魂飛了,只要有這麼一點兒機會,都會借勢爆發出來。中華民族離開真正的復興還有好一段路呀!

Sunday, February 12, 2012

對「人造韓寒」問題最深刻的評論,不可錯過!!

从张铁生到韩寒:中国文化的主潮是反智

肖 鹰

    题记

20世纪末期以来的中国反智文化主潮中,大众文化的消费娱乐和公知学者的犬儒主义是造就“韩寒神话”的两大元素。前者需要的是“另类成功”偶像,后者需要的是“自由代言”英雄,超越真伪是非,“韩寒”就成为1999以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神话。
今天质疑“人造韩寒”,意义不只是要还13年前那个“不读书的文学天才韩寒”神话真相,也不只是要甄别作为“80后意见领袖”的“公民韩寒”的社会诚信,而且是要检讨中国文化的反智主义土壤,进行对公共领域的批评理性启蒙。理性必须以求真为前提,没有求真的理性,必将归结于极权奴役和神话崇拜。

 1973年“白卷英雄张铁生”和1999年的“不读书的文学天才韩寒”,都在各自的时代代表着当代中国反智文化主潮。他们属于不同的时代,但都被自己的时代树立为“反潮流的英雄”。
 在安徒生童话中,大臣们极力见证“皇帝的新装”,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而且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识。基于同样的理由,“不读书的文学天才韩寒”逾越了社会质疑和文学识别而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文化主流。
 韩寒和凤姐,都是这个反智时代的代言人,只是在反智的愚乐闹剧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韩寒和凤姐同是这个时代最走红的人。



全文連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c470102dujy.html

Friday, February 10, 2012

無厘頭政論

  剛看到自稱是「美國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的劉康教授的一則微博,全文如下:「一方面中國官方告訴世界,中國否決敘利亞案是嚴守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一方面中國學者說利益權衡才是真正的理由。這種矛盾和兩面性的確是中國的現狀,外交確實是實用主義做法和空談大道理的內政的延續。學者的一家之言與官方立場相悖是好事,說明外交討論趨於多元。但利益至上的原則不可成為外交基礎。」

  據網上介紹,劉教授乃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的院長,在杜克大學講授中國文化課程。網上關於那個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料極少,去年剛成立時發的新聞稿形容該中心:「將致力於開展包括美中關係、美中政治、經濟、歷史與文化等多方面內容的研究」。看來這中心是政經文史一手抓 ,主攻目前最熱門的中美關係。

  中心主任劉教授在微博上自稱:「游走中國、美國之間,觀察國家形象變化」,在中美名校都擁有教席,看來應該是有深度的學者吧。可是,看了上述的微博,很是令人摸不著頭腦,劉教授到底想說些什麼呢?

  從文字表述,劉教授是說中國官方和民間學者在中國對敘利亞政策方面有不同解說,前者講原則,後者言利。劉稱這存在矛盾和兩面性,說這是中國的現狀。搞國際關係研究的學者,怎會生出如此奇怪的結論,兩者何來矛盾。官方重申既定的不干涉別國內原則,怎麼就不是一種利益權衡呢?劉還繼續引伸指出「不干涉」是空談;而最後結論竟然是:利益至上不可能成外交基礎。上一句還在嘲諷中國官方「空談大道理」,下一句拋出超現實的大道理,否定利益是外交的基礎。一位研究外交的學者,竟有如此無厘頭理論。

  中美關係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課題,站在西方立場批判中國也是中國好些所謂「知識分子」爭相投奔的潮流。這滾滾的批中浪潮裡,學術界浮現出一批以為靠膜拜西方便可以奪得光環和地位的所謂學者。

  中國「不干預別國內政」政策最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而奧巴馬大軍派駐亞洲的藉口也是聲稱「南(中國)海涉及美國國家利益」。如果「利益」不是外交最重要的基礎,請問劉教授那又應是什麼呢?

Thursday, February 09, 2012

齊齊加薪

  看了標題的讀者千萬別高興,齊齊加薪者指的是香港立法會議員。平常各自旗幟鮮明,針鋒相對,有時更不惜動粗的議員,日前極其罕見地一致達成共識,認為自己的薪酬太低,齊齊同意加薪。秘書處於是提出建議為他們加薪一倍,由月薪七萬元提高至十四萬元,獲立法會委員會一致通過,交由內務會再討論。秘書處稱,議員要求與問責制局長的薪酬掛勾,至少要達到局長薪金的四成或五成。

  民主黨的張文光說,加薪是為了吸引精英參政。這是所有議會要求自我加薪的常用理由,不獨是香港的立法會。這是很不誠實的理由,有意投身議會的人士都是為了一份薪金而去參選的嗎?議員工作不同一般的公務員,議員是立法者,擁有政治權力,非一般有固定職責的公務員可比的。如果一個議會要靠高薪才能吸引到人才,那才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優秀的民意代表偏偏是不會為錢而從政的,他們從政目標應該是為民眾建設良好的社會制度,監督政府施政。追求高薪是所有打工仔的共同願望,議員不屬於打工仔,他們一旦成為議員,便握有公權力,屬於「統治階層」。雖然「統治階層」四個字好像很不民主,但議員的實際角色和功能確是如此。這份公權力和地位是沒法以金錢來量化的,作為議員的回報遠比任何一份工作都要大。

  當然,朝廷不用餓兵,沒有人說要把議員變成苦行僧,給予議員合理和體面的薪酬是絕對應該的。那現今香港立法會議員薪酬很寒酸嗎?據報道資料:目前香港立法會主席薪酬每月為146300港元,內會主席則有109730港元,其他議員則有73150港元,此外,議員每年享醫療津貼28000港元,每屆任滿酬金為總工資15%。 另外,還有工作上可實報實銷,每年約189萬港元的公務開支補貼。

  經常大聲疾呼為草根階層請命,痛批香港貧富懸殊的議員,請問香港有多少人月薪七萬元以上呢?這月薪算是可恥嗎?就不能好好過日子嗎?立法會早前討論最低工資才每小時28,即月薪約五千元。如果議員們認為七萬元一個月,加巨額津貼和私人助理等工作條件太差的話,又自認是精英者,不如都辭職去,另覓符合他們精英身份的工作吧!

Monday, February 06, 2012

經濟制裁公義嗎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進一步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這波行動主要針對伊朗的銀行,防止他們進行被美國禁制的交易活動。其中包括授權美國的銀行,可以凍結伊朗政府及其中央銀行在美國或美國銀行海外分行的資產。此舉目的是要緊縮伊朗政府的銀根,逼其在政治上作出讓步。

  經濟制裁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常用的政治手段,藉封鎖一個國家的對外經濟來達致政治目的。這其實就是不動兵刃的圍城,而在圍城中最受苦的通常不是士兵,而是百姓。有朋友到過伊朗旅遊,說當地賓館設備老舊,破爛的水廁仍在使用,詢問之下得知,因為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伊朗的民生物資相當常缺乏,許多設備沒法正常的維修。

  雖然數十年來西方國家不停使用經濟武器,但除了讓被制裁國百姓受苦外,還能發揮什麼作用呢?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去年底呼籲美國結束對古巴的經濟制裁,指出至201112月止,美國對古巴的封鎖已造成該國直接經濟損失9750億美元。古巴至今仍是一個窮國,但古巴的共產政權沒有倒,卡斯特羅最近還在推銷自傳。

  伊拉克也受過美國極其嚴厲的經濟制裁,導致以十萬計百姓要依賴聯合國救濟維生。極諷刺地,美國仍然宣稱破爛的薩達姆政權是美國的即時威脅,要動用數十萬大軍將之推翻。中國也曾遭受美國的經濟封鎖,轉眼不到四五十年的光景,中國的經濟實力竟然讓美國感到威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因為政見不合,強國便單方面施以經濟報復,雖然事實證明此類制裁行為不能讓一個政權屈服,但強國依然變本加厲的出招,幹著傷人不必利己的事,什麼是國際公義呢?在這核武器已經不是機密的年代,為何印度能擁有核子武器,而伊朗卻不可以呢?哪一國能發展核武,為什麼只由個別強國說了算呢?

Friday, February 03, 2012

韓方大戰

  中國網絡紅人韓寒最近先後與麥田和方舟子論戰,麥田已鳴金收兵,但方舟子仍窮追不捨,力證以被稱為天才少年作家的韓寒,其實是人造包裝產品,其早年成名作都是別人代筆的。韓寒對麥田的質疑採用懸賞方式對付,對方舟子則聲言要向法院提告,兩方支持者都不少。人民大學的教授張鳴在電視訪談上說韓方的論戰很無聊,本應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卻引來各方人馬加入及無數網民的熱議,都成為公眾娛樂了。張鳴的說法差矣,韓寒的作品是否實是出於其手或是代筆,完全不是韓方兩人之事。

  正如麥田在質疑韓寒的文章中指出,少年時期便贏得文學創作獎的韓寒,由最初的罵教育,到罵社會,罵政府,以至最近論民主,被逐步神化,彷彿成了中國當代的意見領袖似的。「韓三篇」一出,不少人推崇備致,更有的誇張地讚揚韓寒開創了中國公開論民主的先河。對於這樣一位站在全國公眾面前,佔有相當話說權的時評人 誠信應該是最起碼的個人素質。如果在過去十餘年來,韓寒的文章一直在造假,在欺騙公眾,他還值得人們繼續崇拜或仰望嗎?

  對於韓寒的政論筆者一直不敢恭維,也沒有興趣看他的少年文學創作。直至看了麥田和方舟子的質疑文章,發現韓要自圓其說恐怕十分艱難。而從側面看,麥田和方舟子舉出的考證結果,其實都不是什麼核子科學,只要細心分析都能得出的結論,為什麼要到現在才有人公開質疑呢?從中可以看出現今中國社會的另一些問題,只要是罵政府的,不計論者的人品或內容是否可信,總有一大批支持者,甚至被神化和偶像化。

  造假固然可恥,那容忍和膜拜假象,該是可憐可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