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October 30, 2008

民主法治傳媒(五)

民主法治傳媒(五)

  續談傳媒與政治。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媒體能發揮監督政府,促進民主的作用,但當媒體在不知不覺間參與了政治,從報道新聞變為製造新聞的角色,則媒體監察政府的功能也大大減弱了。

  這角色的轉變是很微妙的,新聞機構的專業應該是發掘事實真相。要做好這工作,錢和時間都得花上不少,與時下追求急促回報的營商哲學背道而馳。因此,對於前線記者的投資日趨減少,而媒體為了維持和增加讀者量,必須以別的更省錢的方法去吸引眼球。於是,精采的調查報道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聲情並茂的評論;此外,把新聞內容淺化和娛樂化,也是一個保持收視又不花錢的手段。

  因此,在民主黨初選時,克林頓和奧巴馬的隔空口角成了多日的頭條,希拉莉不變的套裝佔了不少版面,奧巴馬的非洲故鄉也成為焦點。在大選階段,麥凱因的年齡和病歷表、佩林的服裝開支費和水匠工的個人背景等等,都是最令人留下印象的新聞。概括來說,所謂的總統競選報道,以報道兩人的爭吵為主線,其次是走勢(類似賽馬貼士的誰佔上風/下風報道),再其次才是政見的深入比對或考核。在四場正副總統的辯論會後,媒體爭相公布勝負,彷彿球賽似的;至於辯論內容的真偽分析,則三言兩語便帶過了。

  按常理,選民是依據候選人的政見和資歷作出選擇,但由於媒體主導了民眾對候選人和選情的理解,那些與施政沒有直接相關的印象式和情緒化報道,左右了民眾對候選人看法。反映在民調裡,又間接影響了媒體的報道方向。民調低落的候選人會得到更多的負面報道,這就是所謂的跟紅頂白。

  至於充斥在各種媒體的評論,由於具有比新報道更大的影響力,早已成為黨派和政府的獵物。政治評論員黨派分明,各佔據地盤拚命的替自己的候選人造勢。政府也會透過手段影響評論員,通常是採用獨家送料來吸引個別評論員寫官方不便直接推出的信息,布殊政府便是其中的能手。

  總而言之,媒體日漸失去其獨立性和發掘新聞事實的能力,對民主政制及整個社會都是一個極壞的發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