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May 22, 2014

歷史告訴我們


  新疆烏魯木齊再度發生血腥恐怖襲擊,令到當地本來已經日漸緊張的種族關係備受考驗。維族的極端分離分子什麼時候才能放下屠刀?民族之間的積怨與隔閡又能否修補呢?中央政府打擊恐怖分子之餘又如何不加劇民族矛盾?這些問題都極難予回答,但不妨回望歷史,看看中國是如何走過來的。

  中國歷史亦是一部多元種族互動史,歷代帝王都沒法逃避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共處的挑戰。在儒家思想的主導之下,帝王表面上崇尚以德服眾,但對於用兵征討不臣服的鄰邦亦毫不手軟的。數千年以來,以德服鄰並不是主要,反而是武力換回和平的時候更多。不過,中華文化裡主動殖民同化異族的意識並不是很強,受同化的民族大都是自然被吸收的,這是一個漫長的被動過程。對於直接統治外族,中國皇帝們其實並不太熱衷;打過仗後只要不再來犯,便可以某種形式締結和約。也可以說中國過去對於周邊民族,求的是政治和精神上的勝利。相比日本對於被其統治的地區,便採取了激進暴力的同化手段。


  因為這種文化基因關係,現代中國政府對於國境內的小數民族,依舊施以傳統的治理方法,就是不主動的推行同化政策,反而是以各種德政恩惠,期望達到民族團結的效果。可是,現代的國家觀念並不允許只等待年年朝貢,便當作為邦交永結友好的憑證。強而有力國家認同才是杜絕分離主義的根本,面對嚴峻的恐襲威脅,北京似乎要加大國家認同建設,淡化民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