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
一帶一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 廿九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來自一百卅多個國家和七十 餘 國際 組織的代表共一千五百人,十四日齊集北京出席「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與「一帶一路」 相關的最大規模國際會議 。 從國際間的熱烈 響 應,可見「一帶一路」 的受關注的程度正在快速上升。然而, 輿論界 對「一帶一路」 的理解,多少還有些瞎子摸象的味道, 甚至在本地薑不辣的慣性思維下, 好些華人反而不太熱衷於深入認識什麼是「一帶一路」。 西方輿論對於「一帶一路」的解讀,大多從經濟與政治兩角度入手, 認為它是中國輸出過剩產能的 自救 手段, 而其背後政治動機則是意圖稱霸世界。前者是從功利角度作出批評, 後者則沿襲了傳統的妖魔化論述。總的來說, 除了學術界中有些正面評價外,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大多 持 有戒 心,因為無論在經濟或政治上,「一帶一路」如真的發展成功, 將大大擠壓了原發達國家的國際地位和 經濟 影響力。 與此同時 ,由於「一帶一路」構思過於龐大,表面看來難以成功, 所以也有輿論認為這只不過是中國高速發展下的一個特大泡沫 , 不足為懼 。不錯,「一帶一路」是 以 基建為支點, 試圖 打通六十多個 沿線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大動脈; 然而這些國家相互之間卻有著截然不同,甚至是矛盾的政治制度、 經濟發展水平、宗教信仰與文化價值觀。 他們真的能合作不相互排斥嗎? 是一個很大問號。 況且,西瓜大邊倒是傳統實用 智慧 ,找尋商機自然往發達地方看。 可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總量才佔全球的百分之十六, 對外貿易總額僅 及 全球的兩成一,可以說都是窮國為主。 財力不足還不 止 ,這些國家的總人口佔了全球的四成三 。 人 口眾 多經 濟 又 欠發達,中國的巨額 投 資能有回報嗎?美國媒體估算, 單獨是 巴 基斯坦便 欠中國 高達九百億美元 基建費 。 提防也好,看淡也罷,「一帶一路」 引擎 已經悄悄地改變了世界格局 , 重新定義何謂國際公義; 而這種改變並不如人們想像中要待 各工程 落實, 二三十年後結帳回顧才能分出勝敗的。因為「一帶一路」絕非 單獨是 冷冰的基建能力展示, 而是傳遞出一種信念, 中國人耳熟能詳 的 :「發展才是硬道理」。 長期以來中國被西方輿論定性為一個沒有軟實力和沒有信仰 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