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y 22, 2017

美國的空氣甜

  來自雲南昆明的中國女學生楊舒平在馬利蘭州大學畢業上大出風頭,她代表畢業生致詞,流利的英語和寫得精密的講稿,再配以緊貼內容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演出可謂之完美,更得到現場熱烈的掌聲回應。雖然如此,但她很可能希望如果時光能倒流,情願上台演講的並不是她。

  在互網無孔不入的今天,楊舒平的演講並未隨著畢業禮結束而淡去,反而是在網上大爆發,中國網民(也包括海外的華人)指責之聲如驚濤駭浪般衝向楊舒平。最終她刪掉了自己微博上的所有貼子,更換了網名,並為演講內容書面公開道歉。但似乎她這回真的犯了眾犯,不但批評之聲沒有停下來,連她的家庭狀況也被人肉搜尋出來了。

  到底楊同學說了些什麼呢?讀者們只要在網上搜尋Yang Shuping便可以看到完整的。概括介紹,她是以美國空氣甜美為引子,嘲笑中國的霧霾嚴重,進而從空氣引伸批判中國沒有自由空間,她是在美國才見識和享到自由與民主,過去在中國歷史課堂上學到的都毫無意義。演講結束,這名畢業生已化成為受美國成功啟蒙的民主鬥士了。

  楊同學崇美本來是她個人的選擇,之所以引起網民,包括當日在場的其他中國學生批判,是因為她借貶低中國來抬舉美國,並且所用的事例被指不真實,是故意醜化中國。特別是她借關於洛杉磯大暴動的一齣戲劇來讚揚美國自由開放更是擦錯了鞋。因為當年警察毆打金恩無罪引發暴動,事件內裡的種族和司法問題,可謂於今尤烈。那麼楊同學口中被震撼的自由民主,又有何實質價值呢?


  其實,此次事件最大的看點並不是楊同學如何借踐踏自己的國家來討好外國人,而是回應她的其他中國留學生和網民,我們看到了中國年青人的自信,縱使樹大有枯枝,那又何妨呢?

Thursday, May 18, 2017

生於盛世



    香港時評作者屈穎妍最近一篇文章指出,香港年青人生於盛世,卻經常埋怨沒有機會,屈歸結原因是如今青年人不願努力去創造機會,視野也過於狹窄。沒錯,香港有一大群年青人經常把「生於亂世」掛在嘴邊,對於眼前的盛世卻完全無感。

  昨日在電台節目中的一位男聽眾在評論一帶一路時說「中國因貪腐已快將滅亡了」,所以什麼一帶一路都是虛的,他為中國前途感到悲哀。這位先生與香港身穿「生於亂世」大字汗衫,去高級酒店吃自助餐的青年差不多,就是沉醉在脫離現實政治口號中,從而迷失在大時代裡,這才是真正可悲之處。

  除了一帶一路國際論壇外,昨日中國又宣佈成為首個成功開發可燃冰的國家。這些年來中國對高新科技的大量投資,已開始迎來高新產業的井噴期。所以對於那些唱衰中國的言論,筆者現在連反駁的衝動也快消失了。因為事實擺在眼前,我們都活在一個相當幸運的時代,可以目睹中華民族經歷百餘年的屈辱後,正在我們眼前步入全面復興。這已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大潮流,來得之急速,許多人也措手不及。


  之所以至今還有那麼一群中國人自輕自賤,不是瞧不起自己民族,便是愛挾洋自重,都是中國人苦難歷史的後遺症。其實也不應苛責他們,因為昔日那個天朝大國,曾經被狠狠的打倒過;不但國土淪喪,還國人的自尊心,以至對中華文化的信心都被炸得粉碎了。如今中國發展也太迅速了,快得讓活在其中的人們也看不清自己身居何處。這也許還需要一代人,或者一二十年,中國人才會重新適應自己在這地球上應有的位置。

Tuesday, May 16, 2017

一帶一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

一帶一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

  廿九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來自一百卅多個國家和七十國際組織的代表共一千五百人,十四日齊集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最大規模國際會議從國際間的熱烈應,可見「一帶一路」的受關注的程度正在快速上升。然而,輿論界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多少還有些瞎子摸象的味道,甚至在本地薑不辣的慣性思維下,好些華人反而不太熱衷於深入認識什麼是「一帶一路」。

  西方輿論對於「一帶一路」的解讀,大多從經濟與政治兩角度入手,認為它是中國輸出過剩產能的自救手段,而其背後政治動機則是意圖稱霸世界。前者是從功利角度作出批評,後者則沿襲了傳統的妖魔化論述。總的來說,除了學術界中有些正面評價外,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大多有戒心,因為無論在經濟或政治上,「一帶一路」如真的發展成功,將大大擠壓了原發達國家的國際地位和經濟影響力。

  與此同時,由於「一帶一路」構思過於龐大,表面看來難以成功,所以也有輿論認為這只不過是中國高速發展下的一個特大泡沫不足為懼。不錯,「一帶一路」是基建為支點,試圖打通六十多個沿線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大動脈;然而這些國家相互之間卻有著截然不同,甚至是矛盾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宗教信仰與文化價值觀。他們真的能合作不相互排斥嗎?是一個很大問號。

  況且,西瓜大邊倒是傳統實用智慧,找尋商機自然往發達地方看。可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總量才佔全球的百分之十六,對外貿易總額僅全球的兩成一,可以說都是窮國為主。財力不足還不,這些國家的總人口佔了全球的四成三口眾多經欠發達,中國的巨額資能有回報嗎?美國媒體估算,單獨是基斯坦便欠中國高達九百億美元基建費

  提防也好,看淡也罷,「一帶一路」引擎已經悄悄地改變了世界格局重新定義何謂國際公義;而這種改變並不如人們想像中要待各工程落實,二三十年後結帳回顧才能分出勝敗的。因為「一帶一路」絕非單獨是冷冰的基建能力展示,而是傳遞出一種信念,中國人耳熟能詳:「發展才是硬道理」。

  長期以來中國被西方輿論定性為一個沒有軟實力和沒有信仰的國家真的是這樣嗎?改革開放被形容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經濟發展奇蹟,短短卅餘年間,一窮二白的中國成功讓七億國民脫貧,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製造和消費國。這會一群沒有信仰和理念的人幹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如此,中國人相信發展,相信和追求穩定和富裕的更美好生活。因此他們能忍受犧牲,敢於探索前路,儘管中間多少的磕磕絆絆。

  「一帶一路」所輸出的,除了中國的資金和工程能力外,最吸引參與國家的是有成功實例擺在眼前的中國動力追成和平發全民共同富裕,意識形態暫擱一旁。當中國奔向小康之時,便開始有聲音指中國人一身銅臭,生活空洞沒有意義。然而,可知道環顧世界,最被渴求的正是一些中國人已經以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環境和相不斷改善中的生活。

  戰後由美國主導重建的世界秩序,可以概括為不惜以軍事手段維護發達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原來落後和欠發展的國家依舊長期陷於政治動盪,國民經濟乏力。沒有附帶政治意識形態的「一帶一路」,雖然不是立竿見影,也有存在各種未知的風險,但卻是這些國家擺脫貧窮落後宿命的千載難逢機遇。以西方國家利益核心的所有政治論述,在「發展才是硬道理」面前都變得軟弱無力。所以說「一帶一路」最有價值的輸出並不是過剩產能,更不是什麼中國稱霸的野心,而是一條讓弱國走向共同富裕之道。

局長爆料


  總統特朗普炒魷聯邦調查局長科米一事引火燒身,火種是一張沒有面世的科米私人筆記。筆記內容是由一名不具名的科米前部屬向媒體爆料,自稱看過筆記內容,其中詳述了特朗普要求科米放棄調查涉嫌「通俄」的前國家安全顧問,並轉而調被指泄露「通俄」資料的記者。

  特朗普雖然是科米的老闆,可以隨時炒他魷魚,但要求聯邦調查局中止調查,則是直接介入司法,就算身為總統也是違法的。不過,就算如此,也不等於特朗普馬上便會被彈劾。因為指控來源也太奇妙了,一位沒有姓名沒有樣貌的爆料人,講述一份局長的私人筆記,而且沒有說手上持有真本,只是說曾經看過。局長這麼絕密和重要的筆記,到底會讓誰閱讀呢?是偷看嗎?還是所謂爆料人就是局長本人呢?
  
  這份有千鈞之力的筆記如要有機會拉倒特朗普,必須還要筆記的主人親自現身。但就算科米站出來指證總統妨礙司法公正,也只不過是你說我說,沒有錄音作證,特朗普當日向科米說了些什麼,到了法庭又豈能只聽科米一面之詞呢?

  所以,爆料者也應深知這並不是可以一舉擊倒總統的,但你做初一我當十五,彼此彼此,讓你焦頭爛額也是可以舒一口冤屈氣。特朗普應記取教訓,他是美國總統,並不是自己商業王國的行政總裁,所有內閣成員和高級官員,他們的職務都是受到法律嚴格規範的,別以為可以隨便吩咐他們依自己的意思而為。


  在小布殊當選時我便寫文章說,美國總統一任不如一任,果真不幸言中了。在特朗普之後誰是總統,真的不敢想像。

Thursday, May 11, 2017

中國與大陸



    在網上看到一名留學武漢大學的台灣女大學生的視頻,這位女生樣子卡通可愛,視頻主要都是在談一些留學的生活體驗,話題是輕鬆的,用詞和態度也很溫柔和客觀。可是,生活性的話題卻引爆了網民的激烈辯論,爭議焦點是四個字「中國」與「大陸」。

  這位台灣女生在視頻裡經常說「中國……」,一些網民則留言表示不能認同,輕則批評或勸告她不要開口就說「中國怎麼…怎麼」,而應說「大陸…」;較惡劣的甚至會留言漫罵。為此女生更專門拍了一集視頻來探討「中國」與「大陸」之別。

  女生訪問了台灣的親友,發現父母或祖父輩都稱大陸;同輩則中國與大陸都有使用,而背後原因大致相近,稱中國者是認為中國是有別於台灣的另一國家。女生更指出,「大陸」一詞在台灣日常使用時帶有貶意,是沒有水準的意思。而她本人則習慣了稱中國,甚至被網友批評後,她的最新視頻還是繼續用「中國」,沒有改稱「大陸」。

  為什麼她稱「中國」會受批評呢?因為這觸碰了超敏感的國家民族認同底線,台灣人口稱中國會被認為是搞兩國論或台獨;稱大陸則是地理用語,台灣與大陸可同屬一個中國。這位剛廿歲女生說使用中國或大陸,與自己從小受到教育離不開。從年齡看,她是出生和成長於李登輝開始去中國化的年代,與其責怪她,不如想想那些搞分離主義的政客多可惡。他們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利益,搞垮了一代年青人的身分認同。更不要以為這些可惡的政客都是來自民進黨,國民黨的馬英九,與正在選舉國民黨主席的吳敦義也是其中的大將呀!


  很同意政治評論員邱毅的說法,今屆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與台灣的前途至關重要。不錯,如果中國國民黨被操弄成為台灣國民黨的話,無異於讓民進黨多了一個B隊,那麼兩岸關要緩和更是渺茫。

Tuesday, May 09, 2017

調查局長之罪


  聯邦調查局長科米被總統特朗普開除了,有說主因是他主導調查總統競選期間與俄羅斯的關係,而調查已經接近尾聲,結果更可能對白宮不利,於是乎被手下先為強,處理掉了。這是否便是局長之「罪」呢?難以證實,如果是真的,與當年水門事件的尼克遜開除司法部長有分別嗎?

  且看科米今朝被掃地走人,但曾幾何時,他被視作為特朗普入主白宮的功臣。在競選爭持最激烈的投票前一周左右,科米高調宣佈重啟對希拉斯電郵門的調查,聲稱發現了一大批新可疑電郵,不排除其中涉及政府高度機密。最終落敗的希拉利指重啟調查大大打擊了選民對她的信任,是她無緣白宮的主要原因。

  雖然科米在公佈重啟調查後不久便再度證實希拉莉的清白,但事情反反覆覆,什麼澄清也不管用,希拉莉的形象確是受到不可挽回的打擊。也因此民主黨人對於這位極不識時務的局長也十分之氣憤,而特朗普則自然心存感激。所以在民主黨人開火譴責科米之時,特朗普偏要留住科米的位子,讓他順利過渡進入新班子。


  可惜,不出數月,「功」不抵「過」,科米觸動了總統的逆鱗,被請即時走人。輿論普遍批評總統疑涉干預聯調局調查,但當初民主黨批評科米又何嘗不是出於政治原因呢?經過電郵門和俄羅斯門後,反而顯得這位悲劇局長其實是頗稱職的,因為他辦案時並沒有先看政治風向。兩邊不討好的可能才是值得信賴的好官。只可惜在華府吃人的政治中,「中立」形同政治自殺,只有黨派利益才是永恒的。

Monday, May 08, 2017

誰拖累了台灣


    中國國民黨主席競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在最近一次的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上,目前民調領先的吳敦義被現任主席洪秀柱點名質問。洪指出吳經常說自己秉持蔣經國的政治理念,但卻在國民黨的歷史認同上偏離了。洪說:有聲音說要把中國國民黨改為台灣國民黨,甚至不敢承認自己的中國人身分。洪秀柱本人則在發表會上鏗鏘有力地重複了蔣經國當年的名句:「我是台灣人,我也是中國人」。

  吳敦義在政見會上並沒有正面的回應洪秀,也沒有如洪一樣也宣稱自己是中國人。吳敦義一直批評洪為急統派,並不代表主流民意。其實在另一檔時事節目訪談中,吳說得更清楚,他說「假如你想被統,今天便可以實施,你去上海住,就被統了,你何必拖累兩千三百萬同胞呢?」

  很明顯,吳敦義所代表的就是偏安主義,也就是他所說的「一中各表」。中國國民黨是推翻滿清,建立共和國現代中國的政黨,如今卻淪落至連競選黨主席的人也不敢自稱為中國人,真的令人唏噓。吳敦義反獨又反統,美稱之為維持和平,但這符合兩岸政治現狀嗎?就算沒有被民進黨滅了,國民黨還能偏安下去嗎?


  吳在「一中各表」中只取各表,與香港反對派「不要一國,只要兩制」是一模一樣的。如果吳還是不明白,不妨參考最近涉港事務中國官員最近的講話,其中重點就是北京不會接受將「兩制」變成為分裂的借口。同樣,如果吳等認為堅持「各表」便可以令「一中」名存實亡,那想法是否太天真呢?說到拖累兩千三百萬台灣同胞,表態承認自己也是中國人並不會帶給台灣什麼災難;反而是那些玩弄政治名詞的政客,如再不敢直面兩岸關係的核心,將來就算有可能執政了,也不能被人民帶來什麼福祉。

Friday, May 05, 2017

為什麼要排華


    今日是美國排華法案通過一百三十五周年的日子,不單是在美華人,甚至全球華人也應記著這天,因為這是一段對中華民族相當重要的歷史。

  十九世紀末,拖著小辮子的大清子民在美國過著飽受歧視的生活。他們最初是以廉價勞工性質被帶到美國的,大部份從事基建苦力工作。文化的差異讓當時的中國勞工成為嘲笑的對象;到了華工漸多,美國本地工人便開始叫喊職位都被華工搶走了。華人會無端在街頭被打、華人村落會遭縱火、地方政府更立法禁止華洋通婚、禁華人購買房地產、甚至禁止購買保險。

  但歧視和敵視華工的不限於藍領階層,其時報刊上湧現的辱華漫畫和文章,都是出於知識分子之手。而社會上的仇華情緒最終還上升至國會層面,在莊嚴的議事大堂通過了合法歧視華人的排華法案,也是美國史上唯一針對特定族裔的歧視性法案。

  當時的美國社會,為什麼上至國會議員,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如此公然地歧視華人呢?簡而言之,就是因為中國貧窮落後,一個任由列強割地建殖民地的弱國,寄人籬下地在美國土地上偷生的華工,又怎會被看得起呢?

  於是有人會問,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生活逐步邁向小康,那麼中國人是否在美國便不會受到歧視呢?

  狀況確是好多了,一百餘年前那種暴力歧視一去不返,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便完全接納中國。過去是認為你低下不夠格,所以輕賤之;如今你肌肉強壯了,便認為你是威脅,把你當準敵人了。百餘年來,這其實一直是美國文化的陰暗一面,對待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也常流露出同一樣的思維,只是外面包裝了高大尚的什麼「自由民主平等」而已。


  所以,排華法案不會再出現了,但武力圍堵中國正全力進行中。阻止排華法重現不能靠教育美國民眾,因為他們長期所受的教育讓他們自視為世界上最善良的國民,也相信自己政府所作所為都是公義的。因此,華人的尊嚴只能靠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來維護。

Thursday, May 04, 2017

指點江山


    香港反對派代表人物李柱銘和黃之鋒與殖民地末代港督來到美國國會,在公聽會上批評中國打壓香港。李柱銘是華府的常客,這回攜同黃之鋒小弟出席,有老雞帶小雞,訓練接班人的意思。再加上末代殖民地舊主人,這齣戲的演員份量可謂已十足十。不過,香港回歸廿年,李柱銘來美唱衰中國亦已經超過廿年,只見中國大陸全方位發展突飛猛進,而香港社會則呆滯不前;那麼,很顯然出了問題的不是中國大陸,而是被反對派挾持的香港。

  昨日在中文電台的節目上,一位聽眾說「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責任不在香港人,而是因為中國腐敗的官場,而中國共產黨則是一個受全民唾棄的政黨。」這論調其實與老李與嫩黃很相似,其中包括兩個重點,其一是香港目前狀況很不好,其二,這都是中國政府害的。

  可是,別忘記就算是最激烈的香港反對派,也只能說中央政府在「干預」。香港事務。試想,受到干預的「苦不堪言」,被直接管治的「風生水起」,這到底符合哪一門的邏輯?到底是所謂的干預令到香港「民不聊生」,還是應直接管治才可「起死回生」呢?

  所以,那些終日聲稱大陸搞壞香港的人,很可能是失明和失聰之輩。因為只要睜大眼看看中國社會的現狀,不難看出中國一個又一個的主要城市,正排著隊的超越香港。不單是在基礎建設上,在社會活力、人文精神和創造力上,均全面的飛躍。很想那些唱衰中國的香港反對派,可否解釋一個能令七億國民脫貧、花三十年便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政黨,為什麼就沒能力管治好香港呢?


  當某些香港人自以為可以指點江山,教中國政府如何治國之時,他們可有把香港治好的能力呢?反對派掌控了立法會、教育界、社福界和輿論機器,為什麼就不能造福港人呢?無端無根的自大和狂妄無助香港進步,倒不如謙卑再謙卑,享受背靠祖國的有利位置吧。

Monday, May 01, 2017

最偉大總統



    自從羅斯福總統時候開始,美國輿論慣例會在總統就任滿一百日之時檢討其政績;出了這麼一位另類的特朗普總統後,媒體對百日功過的議論更是熱火朝天,而總統本人也語出驚人。

  特朗普對於輿論聚焦他的百日功過其實是很不以為然的,他認為一名總統有多成功,絕不能光看其前一百日的表現。縱使不認同百日評說的做法,但他也依例自我評說了,說以首百日計算,自己是美國史上最有成就的總統。至於美國媒體,卻幾乎一面倒的作出相反的評價,說在過去百日特朗普沒有成功推動過一項重要法案,禁穆斯林的行政命令被推翻,說要推翻奧巴馬健改又無功而還;在國際上朝鮮連番認射導彈挑釁,一點都不給美國面子;選前對中國發出的狠話,都變成對習近平的讚美了等等,可謂劣評如潮。

  所以到底特朗普自誇的功績在哪裡呢?保守派在為特朗普辯解時便提出他的一些政績,如成功任命了一位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引起了社會對移民改革的新討論,重新展開雙邊及多邊貿易協訂的談判,以及從根本上改變了解決朝鮮問題的方向等等。

  至於這些是否能算得上政績,真的是見仁見智。但至少在任何稍微客觀的人看來,特朗普的百日新政真的沒有完成太多事情,硬要稱自己是史上最成功的新總統,是有些臉皮厚了點。可是筆者換另一角度思考,作為美國史上最沒有政治資歷和經驗的總統,特朗普首百日的在職訓練可謂學習成績優異,越來越像位總統,明白到什麼可為,什麼連總統也辦不了;公開發言時更是逐漸回到政治正確的軌道上。


  只是當了一生的老闆,自負的個性也許沒法改了。所以他仍然會自誇為最偉大的總統;對美國主流媒體的不屑也沒有改變,甚至打破總統慣例拒絕出席華府記者周年晚宴。要特朗普在記者前自嘲看來沒戲了,但對於如何行使總統的權力,相信他已在極積的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