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13, 2008

奧巴馬為什麼會贏?

【選情內望】三之一 奧巴馬為什麼會贏?   2008美國總統初選比預期來得精采多了。經歷兩任極度不受歡迎的共和黨籍總統的執政後,民主黨在下一屆取而代之表面看來順理成章;而前第一夫人、現任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莉更是熱門中之熱門。但是當初選戰幕正式拉開後,兩黨選戰均見爆冷。溫和派共和黨老將麥凱因在初期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突圍出線,而奇特之處是他竟然能夠在沒有得到共和黨核心保守派支持下,擊敗其餘參選人。民主黨方面,名不見經傳的政壇新人非裔奧巴馬,竟然不單止能夠與前第一夫人並駕驅,甚至在普通代表席數上反超前,極可能成為黨提名人。奧巴馬現象是如何湧現的呢?一位在全國沒有知名度的政客,究竟是如何在選票上擊敗政壇老手的?雖然共和黨參選人哈克比說自己主修科是神蹟,但是充滿複雜算計的政治角力何曾有神蹟可言。只要細心內望,令人目眩的奇蹟異數,背後其實都有跡可尋。此次先談奧巴馬。中國人認為想謀事成,必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循這三方面來檢視奧巴馬的選戰,他是有利的。 奧巴馬得天地人   所謂「天時」,踏入選舉年,現任總統民意支持度僅及三成,七成國民認為國家走錯方向及厭倦伊戰。可是,與此同時,國人對民主黨掌握的國會也只給予不及三成的支持度,對換了政黨卻依然乏善可陳的國會很不滿意。求變心切,人們願意嘗試更徹底的新人事新作風。在此大環境下,如奧巴馬般的新人比耳熟能詳的政客更易引人注目。在民主黨芸芸參選人中,只有奧巴馬是新鮮人,其餘不是過去曾參選,便是有名的議員或前內閣成員。共和黨那邊廂也有新鮮人效應,除了麥凱因「死而復生」外,能夠戰至最後階段的都是在全國政治名氣不甚了了的羅姆尼和哈克比。假若是在總統連任年,而在任者又有相當民望,則新鮮人要出頭便沒有那麼容易了。   有了對新人有利的大環境(天時),還必須有地利及人和來配合。而細析已知的選舉結果及出入口民調,便可以找到奧巴馬的至勝關鍵。 至截稿時止,合計已有卅一州完成了民主黨初選。美國總統初選是以兩種形式進行的,分別是黨團會議(Caucuses)及票站式初選(Primary)。套用中國式的流行語,黨團會議是「雙規」,參加投票者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出席會議,經討論後即場以或舉手、或分批站立、或手寫紙條方式表示支持那位候選人。而票站式初選則與一般投票無異,選民可以於票站開放時間內自由前往投票,也可以用郵寄方式預寄選郵。不論是何種方式,最後都按得票...

種族牌是如何打響的

【選情內望】三之二 種族牌是如何打響的 2008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的競爭比過去都要提前展開,除了候選人希望早佔先機外,各州爭先推前初選日期,也逼得候選人沒法不提早開鑼。雖然選戰早在去年初便積極展開,但候選人之間正面擦出火藥味,是今年初的事情,而爆炸點是美國最敏感的「種族歧視」議題。 自從奧巴馬宣布參選,種族議題便一直揮之不去。而最先公開地提出種族因素的,是傳媒。奧巴馬是第二代非裔,由他來挑戰開國至今都是由白人男性擔任的總統職位,在不少人及媒體人腦子裡泛起的第一道疑問就是:非裔能當選嗎?及後果然有民意調查很認真地研究民眾是否接受一位非裔或女性出任總統。媒體對族裔問題的興趣,很大程度是反映一般人的心態;然而「反映」與「報道」之間構成微妙的互動,互為因果地塑造出一種氣氛,讓更多人確認種族是個影響選情的重要課題。主流媒體對種族因素的興趣遠超過性別,背後因為美國有著深遠的種族矛盾歷史,而種族歧視看來比女權問題更有刺激性。 只要細心留意,會發現對奧巴馬族裔背景的言論,最早並不是來自他的黨內競爭對手,而是媒體。除叩問非裔能否當選外,媒體更有興趣知道與前總統克林頓關係親和的非裔社群,在希拉莉和奧巴馬之間會如何抉擇。初段在媒體上的報道角度是「奧巴馬夠黑嗎?」奧巴馬的爸爸是來自肯尼雅的第一代非洲移民,母親是白人;當然,媒體追問的不光是奧巴馬混血的膚色,還有他那沒有經歷奴隸生涯的家族史。雖同為非裔,但奧巴馬與絕大多數非裔在文化和思想背景上存在很大的分別。 奧巴馬夠黑嗎? 英國媒體對奧巴馬族裔背景也感興趣,英國廣播公司(BBC)去年便推出一個新聞特寫,專門探討奧巴馬在美國非裔社區的支持度,及非裔社群如何看待這位兄弟。克林頓被非裔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Toni Morrison譽為「第一位黑人總統」,當克林頓面臨實習生性醜聞及彈劾風暴時,雪中送炭替他打氣及公開表示原諒和支持的,是非裔社區和宗教領袖。BBC記者很想了解非裔面對奧希決戰的看法。 從該專題受訪者中反映,所謂血濃於水,同族情誼確實令不少非裔可以不假思索便支持奧巴馬。但亦有相當一部份被訪者頗有保留,他們質疑奧巴馬過去在非裔議題上並無建樹,不是傳統的非裔領袖;雖然膚色相同,卻存在相當隔閡。 這種感覺不是無根的,奧巴馬為了要成功入主白宮,打從一開始便刻意低調地應對種族及民權議題,族裔平等也不會是演說內容的主角。過去曾經參選總統的非裔候選人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