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December 30, 2008

應 變

應 變

  2008肯定是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痕跡的一年,一場金融海嘯,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被催倒的不光是有形的企業,其影響更是深遠。1999年底,全球都焦慮地等待2000的到臨,彷彿世界末日將至。世事就是如此難料,千禧年是平安和富貴的;反而是表面應是充滿希望(美有總統大選、中國有奧運)的2008,卻是世界步入嚴重衰退的一年。

  美國是這場金融海嘯的原爆點,是風暴的中心。經過華府一番大動作的救市行動後,似乎又平靜下來了,這或可以稱之為「以不變應萬變」。對於當前政經環境的急劇變化,美國國內感受到猛烈的衝擊,但於此過後,一切還依舊規律進行。

  國會為七千億元的救市方案激烈爭拗,但到了節日休會時間,議員們還是一如以往放下所有政務度假去了。誰不度假,現任總統與候任總統都在度假,更何況國會議員。大節日當前,度假當然無罪。不管是天大的事情,似乎都有可以等待的空間。政客們都有了共識,在新舊政府交接過渡之際,雙方都不要做太多事情,享受假期後回來再作戰吧!

  可是,以色列便不是這麼想,以政府的領袖對假期和節日有不一樣的利用,也許是文化和信仰的不同所造成的巧合吧。當年以色列總統沙龍派坦克圍困巴解領袖阿拉法,選擇了在復活節,布殊總統在德州農莊度假,發表聲明支持以色列自衛。在剛過去的聖誕節,以色列大舉空襲加沙地帶,造成以千百計的死傷。仍有廿多天任期的布殊總統,再一次在休假期間發表聲明支持以色列。至於那萬眾期待的候任總統奧巴馬,在夏威夷老家過火熱的聖誕,完全沒有表態。

  中國去年在新年期間發生嚴重雪災,總理溫家寶並沒有回家過年,馬不停蹄地巡視災區。雖然沒有那個節日比春節大,但遇變而變,中國領導人更能審時度勢而行事,與美國的不變應萬變,是兩種很不一樣的政治作風。

Monday, December 29, 2008

快樂指數

快樂指數

  據新近公布的一項調查,三分之二美國民眾對明年持有樂觀期待態度,在全球經濟衰的陰影籠罩下,這調查結果似乎有點令人意外。若不是調查數據不夠完整,則內裡所反映的狀況,便很值得深思。

  剛結束的年底購物月是近年來最惡劣的,零售百貨業的倒閉潮已開始,連三大車廠都面臨破產,失業率更是月月攀升。在如此惡劣的經齊環境下,民眾的觀樂情緒是從哪裡來的呢?據該調查的數據,快樂指數的強大支持動力是18至30歲的年青一族,在該年齡層,超過八成相信明年會更好。相反,年齡越大便越悲觀。

  「少年不識愁滋味」不分國籍或時代,年青人沒有太多包袱,也沒有經歷過太多挫折,自然也較容易樂觀。美國文化著重培養兒童的自信,年青人普遍都有超強的自我,人定勝天的信念比中國人還要強得多。這種因年齡的差別而產生的樂觀情緒,十分可以理解,但卻令人擔憂。聖賢說「居安思危」,而美國年青人卻「居危若安」,這到底是好事情,抑或是壞事呢?

  從危機裡翻身的第一步是準確認清當前的處境,任何成功的改革都必須建基於對根本問題的理解。用「國難當前」來形容美國今日的境況一點都不為過,可悲是政客們都不願意或沒有能力說明狀況,新聞報道又只能提供一些零碎的場景,於是全民都如在迷霧裡前行一樣。將在不到一個月後帶領我們衝出迷陣的領袖,其本人也從沒有相關的經驗,他將與我們一起摸索前行。

  美國真正的復蘇並不是零售業的景氣,也不是出口數字增長,甚至不是美元的反彈。這超級大國的地位,須要有一個超級文化支撐,美國文化若不自省自強,將沒法迎接新世紀的競爭。

Sunday, December 28, 2008

一個故事

一個故事

有一家人在一房子內住得好好的,忽然有一天,一群人帶著武器衝進來,把他們一家都趕出去。被趕的一家人不甘心,拿起路邊的石頭往房子內的人擲去,打傷了幾個人。房子裡的人當然也不是善類,立即用機關槍和炸彈還擊了,造成房子外多人死傷。後來警察到場,看到屋外死傷遍地,向卧在路邊的傷者說,不要再向屋子內擲東西了,否則你們會死得更慘。

以上的故事是一個真實故事的縮影版,真實版發生在今日的中東加沙地帶。連日來以色列對哈馬斯管治的加沙地帶發動空襲,造成致少三百人死亡,一千三百多人受傷。以色列說這是報復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發動火箭攻擊,一說這輪的空襲其實籌劃已有一年之久了。向來毫不忌諱地偏幫以色列的世界警察 -- 美國,在空襲後發表聲明,要求哈馬斯停止攻擊以色列。天下間沒有比這更不公義的事情了。可是,連候任總統奧巴馬已明確表態支持以色列政策不變,加沙地帶的巴人只能期待未來四年更多的類似襲擊事件。

當美國選民仍然陶醉於「改變」口號的浪漫承諾之際,數十年來飽受無國無家之苦的巴勒斯坦人民,在以色列暴力管治的夾縫中生存,他們並沒有看到改變的曙光。布殊總統的中東和平路線圖提出將近五年了,和平路上依舊滿是關卡。奧巴馬或希拉莉會是巴人的希望之星嗎?現階段完全沒法看得出來。

世界和平是年初的熱門新年願望,可是在中東,這世界火藥庫,明年將繼續戰火彌漫。奧巴馬的新伊朗政策效應如何?目前是沒法估計,可以較肯定的是美國與伊拉克政府的關係將會惡化、大量的美軍將轉移到阿富汗作戰、以巴衝突不會停止。還有就是那因經濟衰退而下降的油價,外加美元持續貶值的壓力,將令石油出國與美國的利益矛盾加劇。以上這些被籠統稱為中東問題的問題,是來源自一連串的不義不公,奧巴馬新政府如要真的改革美國的外交,得必須先從公義著力。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審慎樂觀

審慎樂觀

  明天便是聖誕節,慣常會用「普天同慶」來形容,但這2008的聖誕,全球共通的語言卻是「經濟衰退」。論市面的氣氛,今年的節日味最淡,面對世紀融海嘯、財產縮水、職位不保,更大的節日在前,也難真的放心盡慶。

  都是中國人的EQ高,早便有「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過年於中國人來說,就如西方人過聖誕一樣重要。年是喜慶之日,也是經濟壓力爆發的一天,所年也是關。面對難關而感到害怕和氣餒是可以理解,但年關雖是難過,卻總會過的。因為客觀環境不容許任何事物停留,就如蘇軾所說的「萬物不能以一瞬」。因此,再難過的日子也會過去,天大的困難,也會有往事如煙的一天。誰人會得到最後的微笑,取決於誰能跟得上這變的過程。

  賴以製造美國近卅年財富的華爾街金融業垮了;一度雄霸全球的汽車製造業命懸一線;大多數美國民眾所擁有最主要的資產──房子和退休基金,在兩三個月間,蒸發了一大截。大小企業管不了聖誕抑或新年,裁員、凍薪減薪全都出籠了。再加上天天在邊喊破產邊喊救市的政府,工薪一族能不人人自危嗎!

  其實,只要抓住大方向,其間的變化就不必太擔心在意了。什麼是大方向呢?就是接受美國已經不一樣了,不論是企業、政府或民眾,都不自主地進入了一個新的生態環境。在逆境中盼望回復舊觀是最令人難過的;相反,若能接受當下的處境,隨變而變,才是迎接另一片天的正確態度。

  經濟的爛局已毫不遮掩地曝露出來,政客為了顯示自己有過人之才,丟出一大堆的所謂振興方案。哪裡缺錢,他們便給鈔票;那裡沒有工作,他們一張口便承諾以百萬計的新工作職位。這些所謂拯救方案,無非是想證明總有法子回復當年的舊模樣。這可不能是事實,不論在政治或經濟層面,世界格局已有了重大的質變。國家的領導們如果真的是能者,便應坦率地告訴民眾前路有多崎嶇,將要如何轉變。可惜,布殊沒有這能力,奧巴馬沒有這意願,任由國民拖泥帶水的在低迷氣氛下過這2008聖誕,那2009的聖誕又將如何度過呢?!

Monday, December 22, 2008

傳奇世家

傳奇世家

帶著光榮、暴力、噩運和醜聞的甘迺迪家族,是美國政壇的傳奇。六十年來,甘迺迪家族先後出過總統、內閣部長、多名聯邦參議員和聯邦眾議員,論政治影響力,相信沒有別的美國家族能出其右。甘迺迪家族的政治地位,是由約翰.甘迺迪於二戰後從政進軍國會開始,約翰其後更當選成為美國最年青的總統。不過,甘迺迪家族的成名,不全因為出了一位有魅力的總統。

  總統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被行刺身亡,及後他的弟弟羅拔.甘迺迪在競選總統期間又遭遇暗殺。這接連而來的悲劇,奠定了甘迺迪家族在美國人民以至歷史上沒法取代的地位。甘迺迪三兄弟中最少的愛德華繼承兩位兄長走上從政身涯,成為了國會議員,亦延續了家族政治聲望。愛德華原計劃步兄長的後塵競選總統,創造一門三傑白宮傳奇,但因為桃色醜聞而沒法完夢。雖然如此,愛德華作為甘迺迪家的大家長,在參議院民主黨內保持著元老級地位,也為新一代甘迺迪從政打開了門路。

  可惜,甘迺迪家年青一代並沒有太出色的人物,約翰.甘迺迪之子曾被譽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單身貴族,卻不幸死於飛機失事。年事已高且患有癌症的愛德華於年初選總統初選打得火熱之時,意外地高調支持奧巴馬,而約翰.甘迺迪之女卡羅蓮.甘迺迪,更讚譽奧巴馬最能繼承其父的政治風範。這些舉動對奧巴馬的選情有相當的助力,也被稱為是甘迺迪家族交棒給奧巴馬歷史時刻。

  美國是一個民主選舉國家,任憑甘迺迪家族聲望如何崇高,如要將「甘迺迪」變成為一個政治符號,甚至成為政治皇朝,都難以被大多數公眾所接受,但這似乎正是甘迺迪家族所追求的。從愛德華支持奧巴馬那一刻,也是保衛甘迺迪家未來政治地位的第一步。從未涉足政治的卡羅蓮已要求紐約州州長委任她接替希拉莉出任聯邦參議員,顯露了甘迺迪家族的接班人原來並不是奧巴馬。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為了誰

為了誰

  如坐過山車般的140億元拯救汽車廠方案談判破局,參議院內的共和黨議員不賣帳,關鍵在於工會不同意在拯救方案內規限工人薪資,拒絕把薪酬調低至與非工會車廠一致。美國車廠工人時薪與日韓在美的車廠要高出三至四元,但加上退休金和健保福利後,美國工人的時薪達到69元,遠超豐田的48元。

  因為擔心車廠拯救案未能落實,亞洲區股市大跌;現任和候任總統,以及國會議長和參院多數黨領袖都說不能讓車廠倒閉。紆尊降貴的車廠總裁們連日在國會山莊奔波,已經開始兩手準備,倘得不到聯邦政府的緊急貸款,便要宣告破產。在各方告急,國際齊關注的情況下,參議院仍然不通過救援,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這一拖也正好給予一個思考的空間,這個萬眾期待的拯救車廠案,到底是為了誰呢?

  表面上最顯著的理由是三大車廠關乎180萬個工作職位,不救他們,將會導致失業惡化,進一步打擊經濟,負面影響要全民負擔。所以,三車廠與180萬工人的事,變成了全民之事,支持方案的政客是為民拯命。而為了進一步加強拯救案的合理性,國會領袖先向車廠高層來個下馬威,高層也配合,不座公司專機,也主動提出不領薪水。受害人找到了(全民),罪魁禍首(車廠老闆們)也負荊請罪了,剩下來的就是簽支票,事情便算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

  經濟嚴重衰退,那個政客不懂打出救經濟牌,但為何獨是關照車廠?這與有強大政治獻金和投票力量的汽車工會不能分割。由華爾街到民企,執行長和高層的天文數字高薪已成眾矢之的,沒有人會同情他們。政客支持車廠卻是動用公帑資助個別行業的工人,也是特別利益輸送的一種。車廠工會工人所享受的福利本身是美國車失去競爭力的原因之一,責任與管理層的失誤,在責任上可能沒有多大分別。要全民補助,打工皇帝必須要面對現實,在此艱難時期,拿日韓車廠的工資真的就不能接受嗎?在全民面對失業的時候,憑什麼汽車工人能獨善其身,就憑工會的選票和政治獻金嗎?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何足怪哉

何足怪哉

  伊利諾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大清早還未起床,便遭到聯邦調查局人員登門拘捕,罪名是涉嫌藉委任聯邦參議員席位的機會圖利。事件夠戲劇性,即時成為最熱社會話題,連早上的婦女電視節目也用州長賣官作為開場白,而政客們都在忙著緊撇清關係。至於案件中的主角,仍然當他的州長,沒有辭職的動靜。這則新聞故事性強,但其實並不算是奇聞,它只是一則被公開了的公開秘密。

  據聯邦執法人員的指控,伊州州長企圖利用委任奧巴馬參院接任人的機會而謀利。從竊聽通話所得,布拉戈耶維奇在考慮委任人選時,表明要在法律、個人和政治等三方面狀況均有利益。具體方法是1.要求爭取委任者提供若干款額的政治捐款、2.交換人情,為自己或太太謀得奧巴馬內閣官職,或是非牟利團體的高薪職位。布拉戈耶維奇因為涉嫌貪污已遭調查一段時間,但他仍然肆無忌憚地與助手談論交易,有說是他瘋了;但也許這是正常政客天天在幹的事,所以一切才來得如此自然。布拉戈耶維奇不是「出格」,只是「出醜」而已。

  政治圈中如伊州州長的金錢與權位交易,在全國各級政府裡天天都發生,沒有幾個政客或依賴政圈生存的人不懂得這套交易技巧,也可以說是美國政客的生存之道,分別只是交易的規模與涉及個人物質利益的多少。如果對於布拉戈耶維奇的行為真實感到驚訝,大概是對美國政治太不認識或心存過度美麗的幻想。美國有一句俗語:你替我搔背,我也會替你搔背(You scratch my back and I'll scratch yours),是政客的座右銘。只是,這些事不被公開時都好辦,一旦曝光,當然即時變得天地不容。

  布拉戈耶維奇事件的觀察點不是「揭示了美國政客貪腐」狀況,因這已經是一種根深柢固的官場文化。值得關注的是那號稱是把「改變」帶到華盛頓的新總統和民主黨人,除了沉默和低調外,還可能會有什麼動作。在一片改革歡呼聲之中,布拉戈耶維奇把我們又帶回到現實了。

Tuesday, December 09, 2008

大小政府

大小政府

  美國三大汽車廠幾經波折,最終也即將拿到政府的資金,雖然報道都說金額比車廠原來要求的低,但開天殺價不就是汽車業的專長嗎?金融海嘯下,受失業、法拍屋、減薪等等不利經濟信息打擊下,一般百姓都沒有好心情,上述拯救車廠方案,應算是另一則「好消息」吧。不是那些執行長或政客所說的堂皇道理,而是因為百姓名下又加添了一筆資產。

  粗略算一算,自九月金融海嘯以來,聯邦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先後注資到多間大小銀行、保險公司、房屋貸款公司,現在又加上三大車廠。所以,民眾不必擔心經濟不景,因為你我都比過去富有,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全國最主要的金融和製造業的股東和救星。想起徐小鳳名曲中的一句:「快樂是心中富有,名和利不刻意追求。」雖然我們可能快要失業,但聯邦政府已經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投資,不是嗎?包括候任總統在內的政客都說,已超過萬億元的救市資金將來都會賺回本息的,百姓不會有損失。

  半數美國人不開美國車,但卻要負擔出資挽救車廠不善經營的責任,不是很滑稽嗎!還記得十一二年前的一則新聞,美國的車廠投訴日本市場保護主義,阻難美國車打進日本市場,相反,美國則全面向日本車開放。日本商人則反投訴,指輸往日本的美國車,連駕駛盤位置都沒有調較為日本的右軚制式,銷路怎會好。

  評論美國車廠經營有多失敗似乎已沒有意義,因為這筆債納稅人肯定要背上的了。只是仔細一想,在一輪令人頭昏眼亂的注資和擔保之後,未來政府的功能已偷偷地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民主共和兩黨有「大小政府」的爭論,最近很少人提起了。未來的新政府肯定是一個大政府,不是擴大社會服務的傳統大政府,現在還添上直接經商的功能。接受政注資的企業都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政府監管或行政介入。對於三大車廠,政府更聲言會成立委員會直接監督營運。倘繼續循這方向發展,國家的前景將會如何,值得深思。

Sunday, December 07, 2008

錢作怪

錢作怪

  美國的政治選舉是無財不行的,但對於合共籌得接近十億元的候任總統奧巴馬,他的競選團在選戰最後數星期的金錢煩惱,並不是錢從哪裡來,而是錢要從哪裡去。據最新公布的數字,在選戰進入尾聲階段,奧巴馬團隊豪擲了一億四千萬元在各種意想不到的開支上。

  包括,每名助選員都得到額外花紅,最後數天的薪酬開支便高達七百萬元。助選員也獲贈電腦和藍莓手機;還有是高薪聘請天王級的搖滾樂隊在集會表演;印發四十萬張奧巴馬紋身印水貼;公開支持奧巴馬的谷歌(Google)獲得額外的四百萬元廣告費,當然還有最高收視回報的四百萬元卅分鐘電視廣告。民主黨黨部也分得一千五百五十萬元,作為奧巴馬對黨部支持的回饋。一輪燒錢行動後,還剩下三千萬元,需要繼續傷腦根處理。

  看來,在最後的一個月,奧巴馬團隊是以花掉每一分錢為首要任務,相信也是美國有史以來開支最龐大的政治宣傳攻勢。手上有錢,自然可以豪氣,只是不明白既然已經出現水(水為財也)浸情況,為何還要在投票前幾天發出電郵要求支持者捐獻呢?這可能是因為收支是分部門處理,籌錢部管募捐,越多越好;開支部是管銷費,有多少錢便花多少。

  「老子有錢花得起」,這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但結合當時的一些環境狀況,總覺得有點不合適。九月份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引發金融海嘯後,奧巴馬緊抓著經濟議題,以關顧民生為主打,令麥凱因沒有還擊之力。在全民面對如海嘯般的衝擊時,候任總統卻採取了典型的大花筒策略,這顯露出的徵兆令人擔憂。

  還有,自己大手筆開支,卻又同時猛力攻擊共和黨副總統佩林可能花了十八萬至卅萬元置服裝和打扮。佩林當時解釋服裝不是據為己有的,如同出場的戲服,都要歸還黨部。她說的不無道理,奧巴馬集會的舞台設計也許已遠遠超過她的服裝費。而據後來的競選開支報告,佩林的裝扮費用才九萬五千元。與奧團的開支相比,直可用「寒酸」來形容,只是在當時,她卻成為千夫所指的譏諷對象。有錢有道理,相信才是不變的「真理」。

Friday, December 05, 2008

都是命

都是命

  神通廣大的記者得悉即將落任的布殊總統最近在家鄉買了新居,面積八千餘呎的房子座落於德州達拉斯的超級富豪區,土地面積達1.13畝,建於1959年,合共四睡房及四個半浴室。房產是布殊透過友人以信託方式購入,據政府部門記錄的成交價為二百一十萬元。讀到這則新聞,實在是感慨萬千。是真的羨慕,不是看了相片後羨慕房子多漂亮,而是羨慕布殊的命,得天獨厚,受上天眷顧的寵兒。

  布殊生於政治世家,父親老布殊很早就名成利就,雖不算是富豪,但布殊自小也算是人上人。年少輕狂的小布殊愛派對和玩樂著名,大學成績平平,好鬧事,但憑著父親的名氣,獲耶魯大學接納,以c級成績完成了碩士學位。畢業後不必找工作,在父親朋友出資合作下,馬上當上老闆,開了一家石油公司。其後公司陷入困境,小布殊卻能全身而退,得父親友人注資接管,他則把資金轉投購入一支棒球隊當班主。

  在父親競選連任總統失敗後,小布殊立志要代父重振家族聲威,賣了球隊賺得第一桶金後,從政當上家鄉德州的州長去了。在州長任內,布殊上下班時間超準時,特別重視私人空間的他絕少安排黃昏後的行程。州長辦公室內也是以放任式管理,事務都由助理去做,由他簽字。有記者問布殊州長對於被駁回的死囚求情案件是否都親自審理,他坦白的說助理們都看過了。

  做了六年州長,克林頓任滿離職,小布殊以超強的人氣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當年全國一片繁榮,執政民主黨竟然敗陣,把國庫盈餘都留給了布殊。四年任期後過,雖然政績平平,但在恐襲和恐同性戀的大環境下,布殊又連任了。八年過,布殊肯定會成為有史以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但不要緊,總統是不會失業的,國家養他一輩子外,還有年入隨時可達千萬元的演講費等著他。更不要說離任時又遇上次按和金融海嘯。這也是福氣嗎?當然,要不然,他的新房子何止值210萬了。布殊這生至今所走的每一步,似乎都得到福星的高照。都是命呀!

Wednesday, December 03, 2008

四輪朝天

四輪朝天

  美國的三大汽車公司日前再臨國會爭取緊急貸款,由於這次配合演出,國會領袖的反應也與前次大有不同。多間老牌金融大行都先後得到聯邦政府注資,銷售呆滯,流動資金短缺的汽車製造商,伸手也有樣學樣向國會要錢,期望可以「依例」得到照顧,可是卻有超過六成民眾反對資助。

  政府動用鉅資挽救金融業,是因為它關乎都整個美國經濟的主體,可以責難華爾街,但騎虎之局已成,政府是沒有太多選擇的。至於汽車業,它的情況與投資銀行或商業銀行不盡相同。汽車製造是一門實業,所生產的是消費商品,與金融海嘯沒有直接的關係。長期在自由市場下經營,三大車廠今日的困境大部份是來自其自身的經營策略失誤,金融海嘯只是一道藥引。當中國早已放棄不營利的國企,美國卻以公帑支持經營不善的私人企業,真是世界輪流轉。

  面對日本、歐洲和南韓汽車的激烈競爭,就算是沒有金融海嘯,這幾家車面臨破產也絕不令人意外。佳仕拿是最早出現問題的一家,被德國平治車廠收購經營多年亦沒有起色,不久前才被賤賣。另一家長期以半家族式經營的福特車廠,面對外國車的競爭也被指反應遲鈍,作風守舊才是致命傷。最後一家通用汽車,在去年已虧損了390億元。綜合而言,過去一直錄得巨額利潤的三大車廠之所以陷入危機,主因是近年過度發展耗油量高的休閒運動車(SUV)及小貨車,當油價自伊戰後逐漸升高,三廠的利潤便迅即蒸發。其次是管理落後,成本高,與員工關係惡劣,逐步失去市場競爭力。與日本和南韓車廠相比,美國車的生產成本要高得多。

  所以,當三大車廠的總裁坐著公司的豪車專機到華府討錢之時,就算是與他們有友好關係的議員也難以迴避公眾的批評。吃了閉門羹後,日前同一批高層坐民航機再到華府,拿出了應國會要求而寫的所謂改革方案,並且施以「苦肉計」,提出個人明年不支薪的建議。這些公關花招得到國會議長普洛西的正面回應,說不能讓車廠倒閉,水閘大門已打開一半了。前後只是幾天之差,那些改變令國會相信納稅人要為車廠的不善經營而負責呢?車廠的所謂改革方案,不過是裁員關生產線,這需要納稅人的錢才能推動的嗎?

Tuesday, December 02, 2008

算算舊帳

算算舊帳

  候任總統奧巴馬將於今日正式宣布委任里察森為商業部長,三藩市華裔社區對該任命的抗議聲音也日漸響亮,反對原因是來自李文和案件。當年出任能源部長的里察森,對於錯誤以間諜罪名偵辦在其轄下實驗室工作的李文和,至今沒有作出任何道歉。

  李文和案早已經水落石出,五家主流媒體向李文和作出七十五萬元的賠償,聯邦政府不承錯但願意為李文和支付近九十萬元的律師費用。作為事件關鍵,也是李文和加害人身分的里察森,當年有官職在身,與政府同調不承認犯錯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其落任後,仍沒有顯示出覺悟或道歉,則可見他並沒有把李文和案當作一回事。這種對職務錯誤毫不在乎的人,又怎配再度出任部長。
  
  關於華人社區對里察森新職抗議的新聞,在本地中文傳媒已報道多天,英文媒體也有跟進的報道。其中聖荷西《信使報》的報道,卻選擇了以華裔和西語裔的種族矛盾的角度。里察森是西語裔,抗議任命的華裔,但並不等於這就是一宗種族事件。《信使報》把抗議當作為潛在的種族對立,不單是完全模糊了事件的焦點,更是直接挑撥種族矛盾。這是一種很要不得的報道手法,表面是關注問題,實際是誇大本來不一定是問題的問題。難道華裔社區就國策政務提出意見,除了種族因素就沒有別的理由,是否都必要用種族眼光來看待任何問題呢?

  里察森的問題是作為內閣部長,對於行政錯誤不願負責任,儘管是最起碼的道德責任。主流媒體只關注華裔的投訴會引起種族矛盾,而沒有針對抗議的合理性,本身也是種族偏見的一種。看來華裔社區除了要堅決抗議里察森的任命外,也要抗議英文媒體的污染性報道手法。

Monday, December 01, 2008

一場遊戲一場夢

一場遊戲一場夢

  奧巴馬昨日正式宣布希拉莉為下一任國務卿,並且給足了面子,讓希拉莉也站在咪前發表感言。這對突兀的組合在未來將是媒體注視的焦點。簡單來說,在政治上是沒有偶然的組合,必定都是各取所需的利益結盟。所以才會說「在政治上是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政治選舉猶如一場遊戲,是一種競技。玩得好,技術高明者勝,可以領取獎品。希拉莉與奧巴馬都參與了這場遊戲,賽果說明希拉莉技不如奧,但遊戲似乎並未結束,新的一局又開始了。奧巴馬當日沒有擇希拉莉擔任副總統,是因為相信希拉莉對於他的選情不會有決定性的幫助,不必把國家二號人物的職位無端送給她。

  當日沒有需要,不等於日後在不同的場合便沒有需要。對於奧巴馬為何把這高調的職位給予希拉莉,各種的猜測紛紜。一說他是把敵人拉到最近身邊,好預早消滅未來競選連任的潛在政敵。一說是因為希拉莉有國際知名度,作為美國親善大使,應是綽綽有餘,開了一個好彩頭後便會換人。至於在前第一夫人那方,為何甘於「屈就」呢?一說是她不甘寂寞,要爭取在鏡頭前留影,在史上留名。另一說她在為捲土重來挑戰白宮作準備,利用國務卿職務證明她才是強而有力的國家領導人選。

  類似以上推測的各種評論多不勝數,簡單可以總結,就是沒有人相信兩人是真心的為欣賞對方。因為政治是一場充滿計算的遊戲,參加者都各自的夢。特別是在美國,我們的文化是推崇個人主義,較少提及社會責任,因而政客往往有著超強自我,追逐個人夢想是最大的參政源動力。同一政府內,各懷不同的夢想,這場遊戲又將如何展開,耐人尋味。

賤物賤命

賤物賤命

  每一年的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都是零售業景氣的最重要指標,尤其是這個年頭,金融海嘯仍在大力沖刷之際,這天的業績倍受關注。據周六公布的初步統計數字,周五的營業額比去年增長有百分之三。本來一般估計數字要跌的,現不跌反升,有些人認為這是難得的利好消息,但真的如此可喜嗎?

  當然不是,首先,這百分之三的增長在減去通貨膨脹,實際上是持平。除此之外,商家都擔心未來三星期內生意都不會有什麼驚喜,說不定年底前最興旺的一天已過去了。月底結帳,今年的購物季也極可能是廿年來最差勁的。

  以上這些數據的分析和預測都是意料之中,黑色星期五最令人意外的是紐約沃爾瑪發生踩死人事件。為數約兩千名等待搶購平價貨的民眾,在周五清晨不守秩序的衝入該店,推倒沃爾瑪一名臨時工並將之踩死。事後店方為了善後而要清場暫停營業,還受到客人鼓譟抗議。有市民利用手機拍攝了救護員在現場為死者急救的情況,錄到旁邊有不少人在高聲說笑。為了買點便宜,便可以如此粗暴不顧人命;看到急救的現場,一些人就如看戲,一點不覺得事態嚴重。

  這場奪命的血拚過後,有人指責店方沒有做好應付人流的準備,也有批評警方沒有留置人員維持秩序也應負責任。這些批評都有理由的,只是更應批評的是那些湧進店來的購物人士。金融海嘯的衝擊,有經濟學家提出美國的消費型經濟已經不行了,必須要徹底的改變方向。可是,長久以來,企業所打營出來的節日消費文化已經根深柢固,又怎會是一夜之間能改得了的。領最低工資的臨時員工被搶購賤價商品的民眾踩死了,這足夠令人們反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