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10, 2008

奧巴馬如何成為美國總統──一個合時合候的收成者(下篇)  

奧巴馬如何成為美國總統── 一個合時合候的收成者(下篇)     選舉之所以被稱為選戰,是它確如戰爭一樣,講究謀略、裝備,還要準備應付沙盤推演也預計不到的橫生枝節。選戰,講的是實際操作。奧巴馬團隊打了漂亮的勝仗,箇中所用過的謀略絕對不容忽略!忽略了,就讀不透當中的意義,褒與貶都不到位。   奧巴馬成功入主白宮要克服重重困難,種族因素是其一。且注意,所謂「難」不在於回應歧視的挑戰,而是如何或即或離地操縱非裔這個身分。即是既要守住膚色在大環境政治正確下帶來的好處,又要避開非裔的包袱;等如針要兩頭利、魚與熊掌兼得。而奧巴馬團隊近乎完美的操作,確令膚色成為奧巴馬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民主黨初選曾打種族牌   在民主黨初選的超級星期二後,筆者曾撰文分析種族牌如何令奧巴馬擊倒前第一夫人(詳見本人的《種族牌是如何打響的》)。從民主黨初選各州的票站調查顯示,當奧巴馬陣營、包括奧巴馬太太在內,多番高調投訴克林頓夫婦種族歧視後,本來是七三分的非裔票立即歸邊全棄希拉莉而去。而又因為非裔在初選的影響力更勝大選,在眾多州份成為希拉莉的致命傷。別忘記克林頓被非裔諾貝爾文學得主Toni Morrison譽為「第一位黑人總統」,跟非裔關係良好。如不是奧巴馬陣營把克林頓夫婦抹黑成種族主義者,非裔票並不是必然歸邊到他身上。      明顯地,面對能吸非裔票的克林頓夫人這對手,此時的奧巴馬並未強調「超越膚色」的論調;反之,他或多或少都需要點受害者光環,積極在非裔社區固票,用來牽制、弱化克林頓夫婦與非裔的良好關係。依數據推算,如果沒有種族感情票的影響,克林頓應可創造歷史成為美國首位第一先生。       種族矛盾已變得很微妙   「種族矛盾」的內涵在美國已今昔有別。從前非裔被視為奴隸的非人化、貨物化的根本性歧視已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買賣人口是犯法的,不分族裔)。今天大部份非裔族群面對的是社會、經濟資源形勢比人弱的困擾,造成跨代貧窮循環。對非裔如仍然存在歧視,歧視的本質來自貧富差異及其衍生的被矮化的狀況,不是奴隸時代的因由。非裔民權領袖一般都草根性強,對種族議題敏感度超高,經常高分貝譴責白人主流社會的歧視,並以示威和訴訟保護本身的權益。不過,今天美國社會存在另一群非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於高薪的專業界別成就顯著,這群已出頭的非裔精英受白人社群的肯定和尊重。他們是非裔中的成功人物,由生活至思想都大別於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