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6, 2011

孫中山求學夏威夷與其三民主義思想

  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結束了中國三千年的帝制,並且將中國建設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孫中山的進步思想和國際觀到底根源自何處?不少評論均認為這與他少年時期在夏威夷接受了西方的教育有關係。只接受過傳統私塾教育,年僅十二歲的孫中山頂著小辮子,於1878年被兄長孫眉接到夏威夷唸書。孫中山在夏威夷時期曾就讀於兩所學校,都是當地頂級的學府。   孫中山在夏威夷曾先後在伊奧拉尼學校(IOLANI SCHOOL)和普那胡學校(PUNAHOU SCHOOL)讀書。孫中山在伊奧拉尼學校完成了四年初中,在普那胡學校(高中)只唸了三個月便因為信仰基督教關係被兄長送回中國去了。兩所都是基督教教會開辦的全英語學校,前者是由英國聖公會教士創辦,後者的創辦人是來自美國的一名傳教士。至今兩校都留有著孫中山走過的足跡,校方並以孫中山這位校友為榮。而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是畢業於普那胡學校,中美兩國領袖竟然是相隔百餘年的校友,稱得上是國際傳奇。   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孫中山漂洋過海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對其思想衝擊之大是可以想像的。孫中山後來自述出國之行說:「始見輪船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可見,夏威夷求學之旅,激發了孫中山對現代知識的渴求。從隻字英文不懂,至畢業時獲得國王卡拉卡瓦頒發英文文法獎,可見孫中山四年初中的學習時間一點都沒有浪費。但在英式教育下學會了基礎數理化,以及接受了基督教信仰,與孫中山後來發起革命有什麼關係呢?有一種普遍說法是接受了西方教育,令孫中山體會到西方國家的民主和科學進步,反觀中國的封建落後,於是便立志要推翻帝制,建立民主的新中國。但從孫中山的著作議論中反映,他對中西方的觀察分析沒有是這般簡單。   在伊奧拉尼學校接受英式現代教育,無疑讓孫中山領到了認識西方的鑰匙;到中國後,孫仍然沒有脫離英式教育,在香港先後完成了高中及大學課程。前後達十四年的西方教育洗禮,卻沒有將他變成為西方文化的崇拜者──「假洋鬼子」,反而成就出一位民族主義革命家。當時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國人不止孫中山一人,「打倒舊文化,全盤西化」的主張在留洋知識分子界甚是流行,而居孫中山三民主義之首的卻偏是民族主義。對於新文化,孫中山的態度相當謹慎,他在講述民族主義時曾說:「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