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March 18, 2008

死性不改

死性不改

  伊戰五周年在即,布殊總統也將發表紀念講話,白宮透露了演講的主調:「伊戰是成功的,總統堅持相信出兵是正確的」。在回首過去五年時,布殊說:「推翻薩達姆政權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是一場美國可以而且必須贏得的戰爭。」

實在難以置信,當全國超過七成民眾厭倦伊戰的時候,總統先生仍然能夠一本初衷,完全不檢討其一手發動的悲慘戰爭。至此可以清楚顯示,布殊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不堪的總統,而其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愚蠢,而是因為他那種近乎病態的固執和驕傲。

  國會眾議院政府改革委員會主席Henry Waxman說,布殊白宮的作業方式是歷來最隱密的。副總統切尼是一位總統權力信仰者,他相信並且致力擴充總統不受約束的權力。因此,布殊以至他的內閣都沒有要向國會或民眾負責任的信念,只會做他們認為該做的事情。伊戰便是最慘烈的例子。

  不管付出多少的經濟及人命代價,也毫不理會國際聲譽的損失,更不會關心對他國平民百姓的傷害,布殊只會一心一意繼續他自以為正確的戰爭。這是百分百的帝王心態:「朕要做的事,天下都要聽」。民主政制的美麗承諾是人民做主,被選出來的公職官員理論上是依乎民意辦事的。白宮從一開始刻意誤導民意支持開戰,到目前漠視民意繼續戰爭,均是背逆民主原則的所為。

  布殊之所以如此剛愎自用,不遵重民意,與其成長過程可能有直接關係。小布殊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政途順暢,除了生活富裕外,更享受特殊權力的陰庇。他難以明白平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因為這不是他的生活經驗的一部份。布殊的例子也再一次說明,民主選舉制度只能保障選舉權,但制度內裡有太多的漏洞,可以讓民主當選的領導人不民主地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