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April 04, 2007

論少數多數(下篇)

論少數多數(下篇)
  
  被總統選舉逼得漸露真面目的王金平,在宣布不參加黨內初選後到東森電視接受訪問,用一貫柔和聲調,不慍不火地挑撥社會對立,為自己可能參選製造最大空間。王金平要求國民黨反省:「族群對立惡化,少數族群的政治菁英是否適合統治多數族群?」王對「少數族群」與「多數族群」的說法,完全歪曲現實,而其中最惡意的是用了「統治」二字。

  「族群」之說於台灣並不成立,也並非事實。據台灣媒體早前的一些民意調查,民眾感到有所謂「族群對立」,是始於民進黨執政後才逐步上升,顯然是台獨政客為了擴充權位而刻意經營出來的抽象概念。王金平作為國民黨的重量級領袖,竟然照搬獨派的「群族說」,與李登輝挖國民黨牆腳的做法同出一轍。
  
  更不堪者,王刻意地用了「統治」一詞,直指馬英九參選試圖代表少數(外省人)統治多數(本省人)。「統治」屬單向性的威權管治,偏向負面,統治與被統治者是不平等的對立。統治者有至高的權威,而被統治者只有服從的義務。王金平用「統治」來形容在民主選舉中勝出的馬英九,否定了馬英九當選的合理性。在民主政治裡,總統是人民選舉出來的,人民才是主人,怎能與威權統治相提並論。
  
  再者,台灣目前是採用普選方式選舉總統,政府體制是五權分立,雖與西方的三權制不盡相同,但其民主機制是不容置疑的。若馬英九當選,必然得票最多者,也即是代表了多數選民的意願。民主選舉是少數服從多數,講的是票數,並不是省籍。王金平認為只有本省人才可以當總統,是剝奪了人民選擇的權利,是反民主的歪理。
  
  就算昧著良心不理會台灣人民都是同種同族的事實,硬要說成有族群的存在,也不能以此而否定任何人合法當選的認受性。美國非裔黑人長期被白人歧視,但非裔的奧巴馬競逐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氣勢卻能緊逼前第一夫人希拉莉。按王金平的理論,奧巴馬便沒有參選資格了,因為他是屬於少數民族。
  
  鼓吹反民主歪理謬論的政客,還值得選民尊重嗎?連在台灣島內都要無中生有地大搞「種族」主義,要是王金平當選,他又將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呢?
  
  
 
  

論少數多數(上篇)

論少數多數(上篇)

  仍未決定是否獨立參選總統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已經為國民黨的第三度分裂注入炸藥。他宣布不參加黨內初選後公開要求國民黨反省:「族群對立惡化,少數族群的政治菁英是否適合統治多數族群。」這已不是王金平第一次以「族群對立」來自我推銷,而國民黨本來就存在族群及省籍紛爭(親民黨及新黨的出走),此次只是再次被引爆而已。

  王金平的「少數多數」論,說穿了不過是但凡選舉時必然操弄的族群、省籍把戲,旨在混淆概念。只是,王徹底否定外省人當元首的資格,似乎比民進黨還要民進黨。

  值得思考的,是「本省」與「外省」放在更悠長的歷史脈絡下來考量,究竟夠不夠條件成為兩個「獨立」到值得挑撥的族群?從地理角度觀之,台灣島位處中國大陸架東南部的延伸位置,清朝把台灣拼入版圖,至清末才被日本所奪,二戰後日本將台灣交還中國,即當時的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政府內戰失利後遷台繼續運作,管治範圍縮小至澎湖金馬及台灣本島。但不論國共勢力在歷史中如何消長,就人及生活角度審之,活在台澎金馬的所謂「本省人」,大概都是比「外省人」早幾代由福建一帶移民台灣而已,閩南話、福建話同屬閩語系統。外省、本省之別其實只是到台的年份先後,卻不存在種族之別。

  又不是山地少數民族,其實何來族群之別,又那裡來的多數少數之分呢?南非白人過去統治非洲本土黑人,日本於二戰前佔領台灣、朝鮮,這些才算是真正的少數族群統治多數族群。

  王金平繼承台獨人士濫用「族群」概念,否定後期台灣移民完整的政治權。彼此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為了掌握統治權力而將中國人劣根性中的狹隘地域觀念無限擴充,強行分裂同種同族,挑撥仇恨,製造歧視,其心何其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