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June 20, 2016

再談文革風


    日前一位媒體前輩善意勸告在下,說上周本欄關於文革的短文惹來批評,有說梁某未親身經歷文革,未知文革之慘,最好還是不要評論文革好了。得到前輩的關懷,筆者十分感恩,而且也刺激起更深層的思考。

  筆者出生及長大於香港,雖然文革期間經常回內地探親小住,但總不算是「親歷」。不過,廣州火車站外樹上吊著死屍、大鑼大鼓的遊行等是見過的;也曾因為「香港仔」身分被沿街喊罵口號及擲石;所以為求本土化,掛滿一身毛章才出街也是指定動作,看革命樣版戲自然是例牌娛樂。但無論如何,與在文革中自身或親人遭受鬥爭或不同程度傷害的人們來說,我頂多只能算是一名偶然的圍觀者。

  可以,對於文革的反思,也許並不是親歷者的專利;在個人仇恨情緒以外,從社會大環境來分析思考,說不定更能看清文革的本質。親友中不乏文革的親歷者,他們有至今仍咬牙切齒,更多是為國家今天的成就而驕傲。文革傷害的第一層是人權甚或生命遭到無端的侵害,但這並不是文革禍害最深層之處。文革之毒是假推動借推動人民民主政治之名,徹底窒息了社會應有的自由思想空間,造成一個不敢問是非,不講常理,只有政治口號的畸形社會。一般老百姓出於生存的自我保護本能大多噤若寒蟬,政治口號壓倒了一切,成了護身符。

  那是一個政治狂熱的白色恐怖年代。於是乎黃毛小學生可以肆意公開批鬥老師校長,大學生聯群結隊抄政府官員的家和搜查政府機關,任何被認為政治不正確的東西都可以任意摧毀,空洞的口號成為了唯一的集體思想。個人傷害是切膚之痛,但社會集體失去良知和理性,其害卻深遠得多。


  今天的中國與五十年前相對,哪兒相像呢?明天再談令人憂心的文革風在香港悄然吹起的現象。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