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1, 2009

成功之道

成功之道   過去七任美國總統都想改革醫保制度,全都失敗了。一位沒有太多全國政務經驗的年輕總統奧巴馬,卻只花了十個月時間便完成了,這不可不說是一項「創舉」。擁有龐大說客隊伍、資金可敵國的醫療健保業,向來都是無堅不摧的,任何有損他們利益的法案最終都會無疾而終,為何奧巴馬卻能夠打倒這個巨人呢?民主黨成為了聖經中的大衛王嗎?   答案是奧巴馬採用了成功的策略。克林頓總統大張旗鼓的推動健保改革,落得連民主黨議員也公開反對。奧巴馬得克林頓前幕僚的指點,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就是不再站在業界的對立面,而是與他們同一陣線地進行健保改革。業界的立場很簡單,就是不要損害他們的利潤,只要維持利潤增長空間,怎樣改都可以。奧巴馬從一開始認同及接受了這潛規則。   這十個月來,政客與業界耍了什麼花槍並不重要,看法案的最後版本才實際。參議院那個歷史性的健改,將不會包括公營的健保計劃,亦即是說,無論怎麼改,民眾在健保方面的選擇與目前沒有任何改變,都是那幾間保險公司和健保計劃。最大的不同處是政府立法強制所有百姓都必須購買保險,但同時又提供補助給未能自購保險的人士。簡單地說,就是政府撥錢讓民眾向私營健保公司買保險,再簡化一點,就是政府出錢向已經盈利破紀錄的健保購買更多的服務。   奧巴馬也明白輿論會抨擊健改開銷太大,於是他又承諾這項改革對聯邦赤字將是零影響。健改約一半的費用是來自減省現行的聯邦醫療照顧,其餘是加稅和罰款。在有得必有必的自然定律之下,保險公司放寬了保單內容,得回了一大批新客戶;約三千萬人可以得到醫保,但另一大批人的醫療服務將會受到不明朗的負面影響。   所以,別聽到「改革」兩字便以為是好事情,「改」可能是好,也有可能是壞的。

美國健康保險改革法案過關 誰贏了?

美國健康保險改革法案過關 誰贏了?   美國民主黨剛剛在參議院取得了可保證「健康保險改革法案」過關的第六十張票。按目前的議事程序,參議院可趕及在聖誕節休會前通過法案,並於明年初進行兩院合併版的聯席會議。已執起鋼筆等待著簽字的總統奧巴馬,盛讚參院民主黨催票成功,說「今天,美國人向前跨出了重大的一步」。如果不再橫生枝節,美國民眾明年將迎來近百年來最重大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但「改革」一詞應中性看待,誰是贏家,並不能表面常理來推論。   健改過關誰是贏家?很自然地會想到總統奧巴馬和民主黨,因為這將成為他們今年度最重大的立法勝利,完成了前人所沒法完成的「改革壯舉」,最難得是可以趕及在休假期間向選區百姓邀功。在參院民主黨人遲遲未能達成共識之時,急不及待的眾議院議長普諾西提醒民主黨議員決不能讓法案拖到聖誕假後,因為這對民主黨極度不利。在民主黨進步派中具影響力的《 THE AMERICAN PROSPECT 》雜誌創辦人 Robert Kuttner 對健法案內容極度失望,但卻說如果他是國會議員,也會掩著鼻子的投贊成票,因為健改不通過對民主黨和總統的聲望打擊巨大,將嚴重危害民主黨明年中期選舉中保持多數黨地位的機會。可見,健改勝利於民主黨人而言,與政黨執政權力的關係遠超過改革醫療制度本身。   如果把焦點從政治版轉到財經版,會發現健改的另有一位大贏家。全美最大的五間健康保險公司的股票,昨日齊衝上一年來的新高價位。而與健保有密切關係的製藥業股份,同樣牛氣衝天,五大藥廠爭相攀上今年的新高。總體上,自從總統奧巴馬在二月發表國情諮文提出要推動健改後,醫療系統類股票便從三月份的低位逐步回升,法案越接近通過,醫療類股便越有衝勁。   在推動健改的過程中,總統不時高調狠批健保業,指責昂貴失控的保費是百姓不勝負荷的重擔,並將壓垮美國的經濟。在強化自己是人民英雄的同時,白宮和民主黨亦將共和黨塑造成為與民為敵的保險業利益守護者。可是,似乎將受到嚴厲利潤監管的保險業和藥廠,卻受到華爾街投資者的追捧。華爾街精英們有本事不出一年便走出金融海嘯,再度賺得以百億元計的利潤,他們的投機眼光絕對不能忽視。 被稱為世紀大改革的新健保法,完全沒有限規管保險公司或醫療服務業的利潤。至於最病患所詬病的貴藥問題,健改法更繼續保護美國藥商不受到外國廉價藥品的競爭。別以為這些有利業界的條文都是共和黨安插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