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January 07, 2008

真的變了嗎?

真的變了嗎?

  今屆美國總統大選的主題是「Change (改變)」,多麼普通的一個名詞,在這麼重要的選舉中,到底具有甚麼意義呢?或者說:真的有意義嗎?

  「改變」即是轉換目前狀況,它是一種行動的描述,但並沒有說明轉換的內容。所以,當使用「改變」一詞時,必須連帶說明將被改變的現狀,以及變後的新內容,否則改變本身不具備任何意義。在政治宣傳上,政治人物很多時會使用「改變」作為政治口號,奧巴馬很得意的說自己是首先打響「改變」口號的人,而事實上,幾乎每一屆的總統選舉,都有參選人鼓吹「改變」。

  為什麼競選中的政客喜歡「改變」呢?因為它含有強烈的不滿現狀及反叛意思。若不挑起民眾對現狀的不滿,便沒有當選的機會。叫喊「改變」,等同革命之意,不革掉當任的命,自己又怎能當選上位呢!於是,除了競選連任之人,所有政客都樂於使用「改變」。於選民而言,經歷布殊近八年的失敗管治,七成國人認為國家走錯了方向,求變是必然的。

  政客和民眾都求變,這理道很淺白,而民主選舉制度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給予人民可以變的機會。不過,每位候選都不停地高喊「改變」.為何奧巴馬單憑「改變」口號便可突圍而出呢?除了他口才過人外,主要原因更可能是因為他是眾多民主黨候選人中最新鮮的一位。從政經歷淺,面孔新鮮,談吐風格新派,更懂得在網上以美女配搖滾樂吸引年輕選民,於是最能配合發揮「改變」一詞求新的本質。

  求變或談變是很平常的,但觀察今屆選戰卻出現極令人擔憂的情況。選民似乎只是追求新鮮感,而不在乎「改變」的內涵。在最後兩天新罕州的競選中,希拉莉和奧巴馬都分別到了同一所高中演講,希拉莉詳盡講述她對時政的觀點並回答提問;奧巴馬只作了半小時以「改變」為題的感性演說,沒有接受提問,也沒有就具體議題發表政見。結果,希拉莉的觀眾明顯比奧巴馬少,而且許多中途離場,而奧巴馬就得到觀眾的熱烈歡呼。

  不具內涵的「改變」是膚淺和空洞的。倘一個超級大國的國民,單憑追求新鮮感的衝動來選擇領導人,這大國還能持續多久?

民主淺薄化

民主淺薄化

  剛收到出版社寄來的一本小書《The China Fantasy》,該書副題是「為何資本主義不能帶給中國民主」。作者James Mann是一位曾於八十年代派駐北京的《洛杉磯時報》記者。快速閱讀了前言、後記及其中一些章節,發現作者基本上對中國的未來持悲觀態度,提醒美國人休想藉著貿易在政治上解放中國,或是把中國美國化。

  此書的結論反映出作者James的核心思想,認為美式民主制度是天下的典範,中國沒法演變成美式民主,將注定失敗。這種於別國人士可能是大美國主義的思想,在美國卻是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但歷史告訴我們,自從有天地以來,便沒有一種制度可以真正千秋萬世的,曾經很有效運作的制度,到了某時某刻,也必要作出調整。

  就以今年的總統大選為例,再一次暴露了現行制度的問題──淺薄化,特別是在電子傳媒發達的年代,更大大加速了淺薄化。日文稱美國總統為「大統領」,此詞甚妙,可能很多選民都沒有注意此點。我們是在選舉一位統領,一位能統領全國,兼且世界事務的領袖。應徵此統領職務的人,必須具備優秀卓越的實務經驗及領袖才能。可是,美式選舉文化經媒體的催化下,總統選舉變得越來越情緒化,選民追求的是一種感覺,一種「我鍾意呀!」的感覺,而不是理性地考察候選人的履歷表。

  所以,我們看到,能言善辯的候選人永遠佔優。空洞的而漂亮的競選承諾可以取代實幹經驗。大統領產生的過程,越來越似娛樂圈推出新星。有了討好觀眾的基本訓練,利用媒體猛烈宣傳攻勢,營造一種你不能不看的公眾壓力,一顆新星便如此誕生了。所謂跟紅頂白,湊熱鬧的心態使紅者更紅。政治選舉商品代化娛樂化,把一小州的初選催谷成為生死之戰。明天是新州初選,排山倒海的媒體輿論已在教育民眾這將是最後一戰。當只有才不足一成的全國民主黨選民投了票之時,媒體便要告訴我們誰當選,這是合理嗎?不合理,但卻難以阻擋,因為民主選舉容許非理性的羊群心態。

  民主政制的成功必須要參選投票的選民保持高度的理智和獨立思考,但眼前的大統領選舉是一窩蜂的起哄,評論家們和政治操盤手,全力壓縮民眾的思想空間,要我們在還未投票便接受誰當選。如果容許這種選舉文化繼續,而選民素質又沒法提升回理性層面,國家的前途甚是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