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January 23, 2008

弱者為王

弱者為王

  進化論的概念是弱肉強食,弱者被淘汰似乎是社會競爭的常態。但又有所謂天道無常,弱者有時也可以稱王,特別是在民主選舉,懂得如何做一位「弱者」,往往是致勝的關鍵。

  在政治選舉裡,弱者外表形態雖是垂頭喪氣似的,但內裡卻隱藏千軍萬馬。如希拉莉在愛荷華州失利後,只有五天時間迎接新罕州的初選。創傷未癒之際,民調顯示她在新罕州必敗無疑,希拉莉是如何力挽狂瀾於既倒呢?不是什麼慷慨激昂的演說,而是一滴半流的眼淚與哽咽之聲,和那半刻的深沉凝視。是那柔弱的希拉莉贏得了令全國訝異的勝利。

  只要妥善處理,弱者可擁有不可比擬的光環。奧巴馬亦深明此道,近日他的競選策略便是全力推銷自己是弱者。不論是在集會上或是在傳媒面前,奧巴馬極其努力地投訴自己是「骯髒」政治的受害人,舉出無數例子證明對手正在無所不用其極地惡意攻擊他。表面上他是在為自己辯解,其實是在主動出擊。因為他知道,傳媒慣性支持弱勢,人性也偏向同情弱者。只要自己穩佔弱者地位,便可以任意向對手發動攻擊,甚至是歪曲事實,也只會得到同情而不會被挑戰或揭發。

  不過,能成功扮演「假弱者」,除了個人努力和部署外,也需要有欠缺反省和監察能力的媒體協助。現今大多數媒體受到消費潮流文化支配,新聞節目重視其娛樂成份,追求刺激熱鬧,對於新聞事件真相的追查,幾乎已被完全丟棄。所以,聰明的候選人清楚把握媒體的口胃,為他們製作可供炒作的議題,好為自己的選情加分。這現象不單在美國發生,香港的泛民派打選戰也好用弱者牌,連李柱銘和陳方安生這些超級政治明星,在選舉時也會「告急」扮弱勢。可見,弱者可以為王,是現今選舉文化的絕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