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反中港獨陰霾籠罩的香港最近又為繁簡字爭論不休,演員歐錦棠更是嘲笑簡體字說:給文盲學的字體,有多難呢?在看似混亂的辯論中,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說得最好,她指出當前香港所謂繁簡之爭,說穿了就是在炒中港矛盾而已。
站在學術層面去討論繁簡體字之學與用,已經是由民國爭論至今的不老話題。最先提出簡化字的並不是共產黨,而是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動機是源於實用立場。其實自有漢字以來的數千年裡,漢字一直在走繁化簡的路。記得在大學時代,筆者選修了中國文字學課程,老師給的學期作業便是由同學自選一字,然後詳述其由甲骨文至現代的演變過程。
當年我選了一個「饗」字,在圖書館裡不知坐了多少個小時,翻查各類古文字有關的書籍,逐一找出不同時代的饗字,重新學寫,了解不同時期的字義;最後寫成一篇約五六千字的作業論文。漢字的字形之所以會有變化,是與書寫工具和利便程度是直接關係的。現代版的簡化字是否過簡?在數碼電子化時代,漢字的學習應如何與時並進?都是很值得討論的課題。
只是如歐錦棠之流挖苦簡體字是給文盲學的說法,實在不敢恭維。試問有那一種文字不是給文盲學習的呢?哪一個種族的人是天生而識字的呢?如果所謂繁簡之爭是只反中的情感發洩,便毫無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