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名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學生上星期日登上黃山未開發區迷路以電話求救,當地警消部門組成救援隊,經十多小時搜救後找到了遇險學生,但其中一名廿四歲民警在護送學生下山途中墜崖殉職。這一宗意外故事幾天以來引爆了網上和媒體熱議,引爆點是有現場採訪記者在博客內描述了獲救學生對殉職警員的冷漠表現,而學生則回報以更冰冷的自辯。一時間復旦這所中國名校,變成為冷血青年的代名詞。
記者博文指被救學生對因救他們而喪命的警員沒有任何表示,不哀悼、不道歉,更急不及待便離開出事地點返回上海去了。當網上開始熱議後,有學生更說出:「員警就是人民養著關鍵時刻用的」、「千錯萬錯,錯在你們要收門票錢,又不去開發那一片山區;錯在你們搜救人員還不夠專業」、「事件中最不負責的表現是員警找到隊伍後,要求立即下山,導致員警墜崖,做這個決定的人就是最大責任人」……等等。類似的評論受到四方八面的批評,指責學生冷血。
不過,也有媒體人支持當事學生,《中國青年報》評論員楊於澤的文章的冰冷度絕不低於狡辯的復旦學生,楊文稱,「員警『也是人』,但也是政府公務人員,食人之祿,忠人之事,此理古今中外皆然。」、「如果社會上什麼『麻煩』都沒有,人民根本就不必建立政府,也就不需要員警。被人民『麻煩』,註定是一切公務人員的宿命。」、「比缺乏英雄主義更可怕。怕麻煩,就是想只拿奉祿不幹事……。」、「其實,一切公務人員也應當訓練有素。…當地政府應當考慮到救援遊客的需要,進行救援能力建設,建立可靠的救援預案,能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由於社會反彈特大,復旦校方出面處理,帶領個別獲救學生出席警員追悼會,又在校園另外再辦一場追悼會,並由校方人員婉轉地為學生的一些行為解釋。個別當事學生也出面接受媒體訪問,為先前的逃避責任的言行道歉。相信事件也會隨著學生放下咄咄逼人的冷血自辯而漸歸平靜,但我們必需要問,此事反映了當前年青人和中國社會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我想問題是:「只會索取權利,不願承擔責任;遇事總是政府錯,絕不反省個人行為責任;只重視個人的福祉,別人的犧牲都是理所當然的。」
Search This Blog
Friday, December 17, 2010
帶著心批評
昨日在星島中文電台節目中有一位聽眾朋友說最近看到兩個電視畫面,其中一個是上海公寓大火追悼會現場,有一幅橫額上寫著「人在做,天在看」;至於另一個因節目時間關係來不及講。
談到動人的畫面,筆者最近也看了不少,都是真人真事的自述。其一則的主角是韓戰中國老兵柴雲振,今年已經85歲。他當年在戰鬥中孤身一人攻佔美軍三個上頭陣地,殺敵百餘人,最後在肉搏鬥中被敵人用大石擲碎頭骨昏倒,幸運地被趕來增援的戰友救了送回後方。他的英勇故事在軍在廣泛流傳,軍部還為他備了一枚特等勳章。但由於醫院和戶口紀錄的失誤,軍部沒法找到他的下落,他康復後便回到四川老家務農。
33年後,柴的兒子在公車站看到軍部尋人啟事,找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在與軍部重新聯繫上後,領回了應得的獎章。軍部問柴老有什麼要求,希望搬到哪個城市去。柴老說:從哪裡來便回到哪里去。兒子不能接受父親要留在鄉間種地,說父親現在成為戰爭英雄,是有地位的人了,為何不為他們多著想(意思是向國家拿點好處)。柴老說:「當時我發脾氣了,打了他一大巴掌,叫他不要吃飯了,去死吧。」
別以為柴老天生看淡名利是因為一生順境,手指頭在戰鬥中被敵人用口咬掉而變成殘障的他,在文革時又因為反對醜化劉少奇而被公開批鬥。到了眾人都認為苦盡甘來的時候,他卻選擇做一名不要國家「回報」的普通老百姓。
柴老的故事並不是個案,另一名叫張立春的韓戰老兵,也有著被寫成小說的英雄事蹟,曾以一敵四,擊斃一人活捉其餘三人。如今年逾八十,卻在街頭擺小攤以補鞋為生已卅年了。張在復原後本被分派到工廠當幹部,但因與領導意見有分歧而被陷害成為階下囚。出獄後,女兒餓死了,妻子癱瘓了。生活艱難而被家人埋怨的張立春,堅持不向有關部門要求特別照顧,不願意成為國家的負擔,情願靠一雙手補鞋養家。張老在鏡頭前說:我總以為我這個選擇,雖然不符合現在的形勢,也符合那時候人民的願望,我總以為自己沒錯。
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如當年以萬計到三綫建設的青年,現在都步入晚年了。用青春生命建設的三綫工廠,現在大多成為廢墟,或是被拆掉改建地產項目。一名曾參與建設的工程師感慨說,不後悔當年的付出,雖然現在看來幹的都是「無用工」。這又令我想起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談到80、90後時說,「你們有權利抱怨,但你們沒有資格抱怨。」
中國是一個人口量相等於美國四倍餘的發展中國家,才剛從動盪政治和落後的經濟中平穩發展了卅年,社會和政治制度不完善,相當一部份官員水平差甚至惡劣,是事實也是必然的現象,重點應要看現執政者有沒有面對問題及肅清流弊的決心和行動。
有聽眾說,批評政府也不許嗎?批評當然是必要的,但批評與謾罵是有區別的,當中分野就在於一顆心。是出於愛,為求改善而批評;抑或是出於厭惡,為了徹底否定而謾罵呢?更惡劣的可能是為了好玩而「批評」。曾有一本叫《來生不做中國人》的書甚是流行,最近也有一首國內流行曲叫做《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批評政府在今天的中國不是禁忌,反而是時尚;所以社會欠缺的不是「批評」量,而是帶著一顆「心」的批評。
談到動人的畫面,筆者最近也看了不少,都是真人真事的自述。其一則的主角是韓戰中國老兵柴雲振,今年已經85歲。他當年在戰鬥中孤身一人攻佔美軍三個上頭陣地,殺敵百餘人,最後在肉搏鬥中被敵人用大石擲碎頭骨昏倒,幸運地被趕來增援的戰友救了送回後方。他的英勇故事在軍在廣泛流傳,軍部還為他備了一枚特等勳章。但由於醫院和戶口紀錄的失誤,軍部沒法找到他的下落,他康復後便回到四川老家務農。
33年後,柴的兒子在公車站看到軍部尋人啟事,找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在與軍部重新聯繫上後,領回了應得的獎章。軍部問柴老有什麼要求,希望搬到哪個城市去。柴老說:從哪裡來便回到哪里去。兒子不能接受父親要留在鄉間種地,說父親現在成為戰爭英雄,是有地位的人了,為何不為他們多著想(意思是向國家拿點好處)。柴老說:「當時我發脾氣了,打了他一大巴掌,叫他不要吃飯了,去死吧。」
別以為柴老天生看淡名利是因為一生順境,手指頭在戰鬥中被敵人用口咬掉而變成殘障的他,在文革時又因為反對醜化劉少奇而被公開批鬥。到了眾人都認為苦盡甘來的時候,他卻選擇做一名不要國家「回報」的普通老百姓。
柴老的故事並不是個案,另一名叫張立春的韓戰老兵,也有著被寫成小說的英雄事蹟,曾以一敵四,擊斃一人活捉其餘三人。如今年逾八十,卻在街頭擺小攤以補鞋為生已卅年了。張在復原後本被分派到工廠當幹部,但因與領導意見有分歧而被陷害成為階下囚。出獄後,女兒餓死了,妻子癱瘓了。生活艱難而被家人埋怨的張立春,堅持不向有關部門要求特別照顧,不願意成為國家的負擔,情願靠一雙手補鞋養家。張老在鏡頭前說:我總以為我這個選擇,雖然不符合現在的形勢,也符合那時候人民的願望,我總以為自己沒錯。
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如當年以萬計到三綫建設的青年,現在都步入晚年了。用青春生命建設的三綫工廠,現在大多成為廢墟,或是被拆掉改建地產項目。一名曾參與建設的工程師感慨說,不後悔當年的付出,雖然現在看來幹的都是「無用工」。這又令我想起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談到80、90後時說,「你們有權利抱怨,但你們沒有資格抱怨。」
中國是一個人口量相等於美國四倍餘的發展中國家,才剛從動盪政治和落後的經濟中平穩發展了卅年,社會和政治制度不完善,相當一部份官員水平差甚至惡劣,是事實也是必然的現象,重點應要看現執政者有沒有面對問題及肅清流弊的決心和行動。
有聽眾說,批評政府也不許嗎?批評當然是必要的,但批評與謾罵是有區別的,當中分野就在於一顆心。是出於愛,為求改善而批評;抑或是出於厭惡,為了徹底否定而謾罵呢?更惡劣的可能是為了好玩而「批評」。曾有一本叫《來生不做中國人》的書甚是流行,最近也有一首國內流行曲叫做《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批評政府在今天的中國不是禁忌,反而是時尚;所以社會欠缺的不是「批評」量,而是帶著一顆「心」的批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