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February 14, 2014

繁簡之爭  

 母校香港中文大學最近因簡體字試卷鬧出風波,校方更因事件而公開道歉。事件起因是物理系招收博士生的筆試試卷部份使用了簡體字,三名考生因而抗議,指看不明白簡體字,要求翻譯或以英文作考。此事在網上流傳,有的更稱簡體字為殘體字。筆者自幼愛好中國文學,在大學唸的是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回想起自身對繁簡字的感知,正好反映一段人生路。

  筆者小時在一所國民黨背景的小學就讀,校內掛有孫中山先生和蔣介石總統的巨型畫像。上課使用的當然是繁體字,更學習國語注音,課堂內外一直被灌輸中華民國才是中華文化的正宗。於是,每次陪家母回廣州探親,滿眼看到簡體字,總會暗自嘲笑這些古怪字,如「偉大領袖毛澤東」,我便會故意的問親戚什麼是「佛大的領袖」?對簡體字可說是完全拒的,覺得它不但不正宗,並且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到了高中時期和大學時期,雖然逐漸脫離極右派的思維,但對中國使用簡體字仍然覺得只是政治的使然,可能有某一天會「撥簡反正」。

  後來,在大學裡跟隨一位專門研究古文字的教授做助理,天天到圖書館影印一頁又一頁,全都是極難看懂的甲骨文和鐘鼎文。在文字學課裡,第一道功課便是把老師分派的一個單字,整理出由甲骨至現代楷書的不同寫法,然後分析不同時期的字義。這令我深刻的體會到,所謂堅持中文必須只能有一種寫法,其實是多麼幼稚的想法,因為中文本來就是活文字。如果要講正宗,難道人們都要改學甲骨金文嗎?


  考博士班的學生,文化和政治意識如此歪謬,只能說學有專精,也許物理才是他們唯一懂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