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12, 2008

講不得

講不得   美國首位女副總統候選人弗拉羅上周五接受報章訪問時說,如果奧巴馬是白人,或他是女性(不管何種性別),都不會有今天的位置(選舉成績)。弗拉羅又指他很幸運(指奧巴馬的非裔身分),而全國卻被這概念困住了。弗拉羅的這番言論立時受到奧營的猛烈抨擊,而希拉莉也公開表示不認同此說法。政治正確大捧下,相信沒有政客不會公開譴責弗拉羅的。      不過,撇開了「政治正確」,弗拉羅以上評論有根據嗎?如有事實根據,則不能將之斷定為種族歧視或偏見。從字義去分析,弗拉羅是指奧巴馬的非裔身分令他在總統初選中取得領先位置,這點是有數據可以支持的。據已舉行初選的各州出門民調數據分析,奧巴馬得到近九成的非裔選票,倘這支持度降低至七成,則奧巴馬將在代表席數上失去領先優勢。而除了非裔出現九成支持度外,單一族裔對某候選人的支持度一般都在五成至七成之間。以昨日剛結束的密西西比州為例,五成選民是非裔,當中九成二投票給奧巴馬,如果支持度降為七成,則希奧將打成平手,而不會是現今的61% 比37%。      所以,非裔選民對奧巴馬超高比例的支持,確是奧巴馬領先希拉莉的原因。也因此可以說,弗拉羅上述言論表面是偏見,實質上只是陳述事實。但由於她是在評論種族因素對選情的影響,其內容當然涉及種族。美國社會上的政治正確意識太過僵化,已經都了沒法正確及正常分析種族議題的地步。克林頓總統早在一月初選剛展開時便說,這場選舉將是種族和性別之爭。奧陣營和媒體當時指克林頓歧視,如今事實證明他的觀察沒有錯。

奧希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奧希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卷詞中言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看慣了秋月春風的他,把酒對月,論盡了稱霸一時的蓋世英雄。羅貫中在談笑間細味關乎國家興亡,且夾雜腥風血雨的政治鬥爭。時空轉換,美國電視喜劇作家面對今年美國總統初選,也來笑談一番,發揮了戲劇性效應。政治的真像是否只能透過一對笑眼才能看得更通透呢?   2008年度的美國總統初選可說是美國史上競爭最峰迴路轉的。曾被視為 必勝無疑的前第一夫人希拉莉,初選展開後卻節節敗退,勸退聲四起。而在去年底已被傳媒不屑一顧的是參議員麥凱因,竟然在欠錢缺助理的情況下一枝獨秀,奪得共和黨的提名資格。在激烈且多變的選戰中,表現最為凸出的是奧巴馬。這位政壇新秀,憑其三吋不爛之舌,形成一股銳不可擋的熱潮,使他輕鬆地超越了希拉莉。但首仗已失利的希拉莉,三度從劣勢中反敗為勝,令傳媒和公眾都不由得搖頭驚嘆。尤其是三月四日的四州初選,眾評論員都在等待著為她作蓋棺論定,豈料她竟然勇奪三州,粉碎了奧巴馬一舉稱雄的美夢,也使民主黨初選進入膠著狀態。   希拉莉為何能一次又一次地起死回生,有許多不同甚至是矛盾的解釋。希拉莉在首仗初選落敗後,主流媒體便預言希拉莉在一月五日後的新罕州初選如再敗,她的白宮夢便要提前終結了,華盛頓郵報一月七日的標題是:「時日無多,希拉莉在掙扎改變策略」。結果,希拉莉神奇地勝出,大跌眼鏡的電視新聞台主播與評論員當晚無不頻頻搖頭,幾乎一至認為是希拉莉選舉前夕的眼淚博得同情。   至二月五日超級星期二,依據民調顯示,希拉莉全線告急,甚至連穩勝的紐約也幾乎與奧巴馬打成平手,選前一日的民調更顯示奧巴馬在加州領先;一些評論員因而預言奧巴馬可以重擊希拉莉令她沒法再競爭下去。結果,希拉莉保住了所有大州,所得代表席位與奧不分上下。一直全力欲促成選舉早日結束的評論員對希拉莉的不倒又有解釋,說是拉丁裔對克林頓夫婦的忠心,救了她一命。   經過兩度回生後,希拉莉連輸了十一場,不單是人氣江河日下,代表票領先位置也被奧巴馬取代了。主流媒體開始比先前更有自信地預告希拉莉已徹底失敗。四州初選前,新聞周刊(Newsweek)專欄作家Jonathan Alter撰文要求希拉莉立即退選,以避免恥辱。接著,黨內倒希派的「勸退」聲音更是響亮,似乎一切已成定數。但又一次,人算不如天算,被一面倒看扁的希拉莉竟四取其三。這回又是什麼救了希拉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