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便以「世界警察」自居,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德日的瘋狂獨裁者將會統治全球;所以,美國確曾擔負和履行了世界警察的角色與責任。這本來應特殊國際環境的臨時需要,在戰後被美國視為理所當然。其中,不單純是一種道德責任感,更重要是霸主地位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美國總統在國際場合只會強調美國如何「領導」世界,領導全球已成為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容不得半點挑戰。任何與美國持不同的政治立場和價值觀,都難逃被妖魔化的命運。
由此角度下分析,便不難明白尼克遜當年震驚全球的訪華行動,是以維護美國世界領導地位作為出發點,並不能理解為美國從此便接納了中國共產政權,中國重返聯合國美國是投了反對票的。尼克遜當時所關心的是在亞洲地區如何牽制蘇聯,中國經濟於其時的美國沒有價值可言,更也沒有打算要在政治和社會價值上同化中國,因為於美國國家利益而言沒有這個需要,北京只不過是美國棋盤上一枚棋子而已。
於中國而言,既可以挾美來抗蘇,又能削弱台灣的地位;與美關係正常化,更可以很大程度擴展了中國的國際空間,何樂而不為。在成本方面,除了在政治意識型態上收回昔日反美的宣傳,沒有太大的實質代價。所以,七十年代的中美關係在政治層面是平等互利的,並且由於兩國關係涉及的層面甚狹窄,中國沒有想到要「走出去」,美國也沒想要「走進來」,兩國產生矛盾的機會也自然不會太大。
踏入八十年代,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政策改變了這一切。蘇聯已經不再是中國最大的陰影,「貧窮落後」才是中國的最痛。鄧小平急切推動中國發展,並且主要是經濟發展。鄧要解決自晚清以來中國最難解決的社會問題──窮!孫中山先生論述其革命主張時便指出,要中國人團結救國難,但若是說要讓他們發財,百姓都會搶著來聽。
要斷窮根,中國便要學會賺錢,要賺錢便要搞貿易,搞貿易便要接觸世界,而美國是世界經濟的龍頭,中國人要富起來,必定要學會跟美國打好交道。鄧小平訪問美國戴上列根總統送的牛仔帽之時,與毛澤東在堆滿書的書房握著尼克遜的手時所想的,肯定完全是兩碼子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中美關係因為經濟利益的介入而變得複雜化。國際政治的暫時策略性合作關係,可以說是較為抽象的,只有政府和政客才會在意;一旦涉及金錢實利,不但層面廣泛了,互動碰撞下引發的矛盾也許是中美兩國當初也沒有完全意識到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