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rch 01, 2010

天道與人性

天道與人性

海地災民在爭先搶領救援物資。
搶掠商店的民眾在互相打鬥。
一名智利災民因為搶掠而被警員拘捕。
智利民眾在搶油站的汽油。
智利警方在災區一家超市前,防止災民入內搶掠。

  智利發生罕見的8.8級大地震後日,美聯社記者FRANK BAJAK發表了一則長篇報道,內容是將智利地震與不久前的海地大地震作對比,焦點是找出為何智利地震強度超過海地,但傷亡人數卻遠遠低於海地(當日智利地震死亡人數僅三百人)。記者開宗明義便說,理由很簡單:智利富有,有更好的災難應變機制,更嚴格的建築條例。而海地則是又窮又沒有應對地震的意識,以及海地政府無能,記者還說「沒有一個活著的海地人曾經歷過大地震」。

  記者用了大量資料去支持他的「發現」,當我讀完這篇報道後,也沒有質疑對比中所引述的資料,但心裡冒出的一個問號是:記者寫作的動機何在?證明了海地大地震死得人多,是因為又窮又落後又欠一個好政府,那又如何呢?難道這還要花記者寶貴的時間去分析嗎?不要說發生大地震,「貧窮落後」天天都在謀殺著無數的生命,這不是人所共知的冷酷現實嗎?「何不食肉糜」之嘆,是什麼新鮮的新聞視角。

  對於美聯社這位記者急趕在大地震第二天便以近乎冷血的角度寫他的報道,真的感到厭惡非常。天道是無常的,最富有的國家也不能控制地震不發生。富裕的國家可以有更多的資源做好防震,窮國只能有一天過一天,這又應怪誰呢?表揚富國防震做得好,嘲笑窮國建築都是豆腐渣,那有意思嗎?

  就在美聯社這篇報道發表後的一天,傳媒對智利災區實況有了更的報道,除了死亡數字上升外,災區普遍發生集體搶掠,當局要實施戒嚴。災民也在投訴政府救災不力,說仍然沒有電沒有水,也沒有食物。類似的混亂情況在海地也有發生,在幾年的美國南部風災也出現過。在大災難之後,爭扎為生是唯一重要和有意義的事,個人的道德和忍耐力都面臨最嚴格的挑戰。上述五張圖片,前兩張是海地災民搶物資的情況,後三張是智利的類似情景,不都是很類似嗎?如果美聯社的記者能夠多等待一天才發稿,也許就不一定拿兩個災區作比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