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unday, October 10, 2010

透視釣魚島與強國亞洲戰略布局 (上篇)

前言

  2010年9月24日,中國以過去從未應用過的強硬措施,成功逼使日本政府軟化,即時釋放被日方於釣魚島海域拘押的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領土糾紛是國際間最難解決的問題,中日釣魚島之爭長達四十年之久。自從2010年9月7日中國漁民在釣魚島水域被日方拘留後,中港台以至海外掀起了新一輪的保釣浪潮,譴責日本侵佔中國領土,非法扣押中國公民。而在船長獲釋後,國際輿論則是一片中國威脅論。中日關係因此事而跌至建交以來的最低點。可是,若單線從中日關係來理解釣魚島事件,將不能準確理解這幾個面積細小的島嶼,如何於二戰後開始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佔一席位?他在中美日三邊關係中又處於怎麼樣的關鍵位置?

  提到釣魚島問題,西方輿論不無忌諱,但華人都很明白,美國──才是這場領土紛爭的始作俑者。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琉球群島的主權及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移交日本。琉球本是獨立島國,釣魚島是中國故有領土,為什麼都全歸日本呢?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美國偏袒日本,而美國至今卻仍然聲稱在釣島主權問題上採取中立,對於中日之爭,也彷彿置身於事外──果真如此嗎?只要綜合史料便清晰看到,釣魚臺的「命運」一直掌握在美國手上,是美國意義重大的戰略資本,在不同時期發揮不同作用,對付不同的美國「敵人」。

「釣魚島是美國的」

  1945年太平洋戰爭進入尾聲,是年3至6月,美軍於被日本佔領的琉球群島(今日的沖繩)展開登陸戰,隨即在當地成立美海軍政府。日本投降後,40餘萬美軍進駐日本全國並實施軍管,但對琉球及其附近島嶼卻有不同計劃;美國在這些島嶼以建立軍政府的方式進行管治。1947年4月,在美國單方面主導下,聯合國通過了《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琉球及附近海域單方面交給美國全權托管。另有說法是美國原意認為琉球的性質是日本殖民地,希望將之交給聯合國托管,然後讓其獨立。但後來因蘇聯勢力的不斷擴張,令美國改變主意。不論初衷動機為何,客觀事實是美國把琉球據為己有,作為其遠東軍事基地。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迎來更大的敵人──蘇聯。美國在歐洲已駐有重兵,情況不足懼。而在亞洲,因中國和朝鮮加入共產陣營,美國有實質需要在亞洲地區作軍力部署。北起日本南至菲律賓,美軍構建了一個包圍亞洲大陸的安全線,而琉球便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由於戰略價值重大,美國選擇對該區域擁有托管全權。1950年發生了兩件大事,韓戰爆發及中國承認北越政權。美國為進一步確定佔領琉球的合法性,於1951年與日簽訂《舊金山和約》,令日本放棄琉球群島治權(條款內並未提及釣魚島),轉由美國全權管治。1953年7月韓戰結束,但中國對越共的軍事和經濟援助有增無減。同年12月25日美國琉球民政府發布《第27號令》,申明美國琉球政府的地理管治界線──這是第一次明文把屬於中國的釣魚島劃入美琉球民政府的管治範圍。歷任美國琉球民政府的最高行政官都是美國高級軍官,由此證明美國佔領該片島嶼完全基於軍事目的,針對可能來自蘇聯的威脅。對琉球由佔領至托管,美國由始至終都由自身的軍事戰略利益出發,盤算中「日本因素」不在考慮之列。

  也可以說,二戰後美國需要在遠東留一個自主的軍事基地,目的不是要看管已成手下敗將的日本,而是蘇聯以及赤化的中國大陸;琉球,正具備地理上的軍事價值。中國介入韓戰,令美國更加重視在亞洲的軍力部署。至於釣魚島,只是不幸被「連帶」劃入美琉球政府的管轄範圍內。總言之,釣魚島主權爭議源自琉球;而琉球之被重視及佔領,完全出於美國單方面的國家利益考慮。

  美國是戰後最大戰勝國,日本作為戰敗國完全喪失發言權;中國又陷入內戰和分裂分治之中,對於美軍佔據琉球以至釣魚島沒能力也無暇顧及,再加上聯合國這枚美國的橡皮圖章,讓美國可以如取如攜,「合法地」佔領包括釣魚島在內的一大片區域。在其後的廿餘年間,琉球擔當了美國在東亞的前哨,直至尼克遜當選美國總統才發生了變化。

尼克遜式震盪

  1969年1月就職的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遜,可能是戰後美國最有遠見和膽色的政治家,甚至是對國家最有貢獻的總統。只可惜因「水門事件」而極不光彩地下台,讓美國人從此沒能公正地評價他的成就。

  尼克遜出身於加州一個窮苦保守的基督教家庭,因生活費問題而放棄哈佛大學的獎學金,只留在家鄉唸大學本科,最終仍以優異的成績取得律師資格。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震撼了全美國,在政府物價處工作的尼克遜放棄免役權投筆從戎,毅然加入美國海軍,受訓後被派往南太平洋戰區。1945年戰爭結束時,尼克遜的官階是海軍少校。翌年他投身政壇,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年代,先後當選國會眾議員及參議員;直至1952年,以反共著稱的尼克遜獲艾森豪威爾邀請為總統競選拍當並當選,成為美國史上第二年輕的副總統,時年才39歲。在副總統任內,美國中央情報局參與了伊朗政變,推翻民選的伊朗總統,扶植親美的巴列維國王。事件標誌著美國對中東事務的直接干預。

  1968年,尼克遜成功當選總統。此時的他已是一名久經歷練的資深政治家。走過對日戰爭與竭斯底里式的反共年代,尼克遜對世界局勢的變化相當敏銳,而且充滿自信。任內推動了多項劃時代的新政策,至今仍然深深地影響著美國以至全世界。在經濟上他於1971年8月15日冒天下之大不諱宣佈取消美元金本位制,令聯邦儲備局可以無限制地發鈔,解決當時國際施加於美元的壓力之餘,也為其後幾十年美國的繁榮提供了「無盡的資金」。

  在政治方面,尼克遜是一位視野廣闊的國際政治家,上任後因應當時國外的形勢,大幅度調整了美國的全球戰略。尼克遜一手接過越戰這燙手山芋之同時,中東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敵對局勢已變成美國外交與國家安全的新熱點;對於宿敵蘇聯,尼克遜則選擇緩和策略。1969年7月,尼克遜在關島發表了著名的「關島演說」,明確表示美國將減少在亞洲的駐軍數目,集中兵量駐歐洲和中東;因此,期待亞洲盟國如日本能承擔更大的地區防衛角色。尼克遜的「關島演說」,被理解為美國在亞洲地區採取「戰略收縮」政策。1972年2月,美中簽署《上海公報》,美國又再重申最終將會從越南和台灣撤走全部軍隊。其後歷任美國總統基本上維持此「收縮」思路──直至奧巴馬上任後才提出「重返亞洲」策略。美國的亞洲政策至此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尼克遜的關島演說是為退出越南戰場作鋪墊,而《上海公報》則清晰展示尼克遜政府對亞洲會作出全新的部署。美國要減少在亞洲的虛耗是大方向,但且注意,所謂收縮只指資源投放,並不是自甘削弱影響力的意思。尼克遜要讓美國平穩收縮資源投放之餘,又能保持甚或增大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辦法是──重塑亞洲的勢力版圖。新政策包括三大重點:結束怨聲載道的越戰、美中關係正常化、抑制蘇聯亞洲擴張的可能;而調整美日戰略關係只是副產品。在《上海公報》中美方隻字不提日本,反而是中方提出反對日軍國主義復活和對外擴張。

收縮但不退讓

  當尼克遜上任之時,每周平均有三百名美軍死於越戰,競選時他曾承諾會「光榮和平」地結束越戰。所謂「光榮和平」,用中國化的語言詮釋,即是「且戰且退」。尼克遜一方面加強對北越的空襲,同時又逐步撤走美軍回國。然而美國退出越南無論多「光榮」,也將會被視為在亞洲地區的嚴重挫敗。於是在退出越南前,美國必須先行鞏固在亞洲的影響力。

  幾乎整個政治生涯都與共產主義鬥爭的尼克遜,察覺到中蘇關係的變化後,向國際社會投下了震撼彈──主動向紅色中國伸出友誼之手。本著實用主義精神,尼克遜看準了拉攏中共形同向蘇聯加壓,令蘇聯願意與美國緩和關係,促成冷戰中美蘇勢力的重新平衡。與此同時,與中國建交,將加大美國在亞洲事務的話語權,減低美軍撤出越南的負面衝擊。眾所周知,北京當時是朝鮮和北越可共生死的忠實盟友。

  白宮期待美中關係正常化,主動出擊;中蘇邊境1969年發生珍寶島衝突後,中國也有意願與美國友好,給老大哥一點顏色。於是,1971年7月,尼克遜派譴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問北京,為自己訪華行程鋪路。為了這場將要震動全世界的美中領導人會面,尼克遜和基辛格都做了十足準備。作為見面禮,美國中央情報局突然中止了支援西藏獨立運動武裝分子,讓這批由美國一手訓練並一直依賴美國補給與解放軍作戰的遊擊隊,頓成國際人球,被逼放下武裝終生流亡在尼泊爾山區。

  由此可見,尼克遜深知與中國建交必須展示善意,首要是顧及中國的領土主權。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也毫不猶豫,在《上海公報》中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對白宮來說沒有一點難度,連跟台灣國民政府事前打個招呼也不必要。卡達總統於1979年與台斷交前,僅給了蔣經國七個小時的提前通知。

  且別以為尼克遜為了打開中國之門便會有求必應,尼克遜很清楚修平與中國建交的道路,是為了更划算地維護美國在亞洲的核心利益,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令中國接受美軍繼續留駐日本。美軍可以從越南和台灣撤走,但駐日基地可以做美國向亞洲伸展軍力的接駁站,令整個遠東仍然置於美軍勢力範圍之內。1972年2月,尼克遜到中國進行歷史性訪問,和基辛格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說服毛澤東和周恩來接受《美日安保條約》,並把條約說成有利於中國的國家安全。而中國讓出的這一步,為將來處理釣魚島問題埋下陷阱。

  基辛格在回憶錄中提到,他和尼克遜努力告訴中國領導人美軍是壓制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唯一力量。尼克遜對周恩來說:「美國可以撤離日本海域,但其他人仍可以進來釣魚。如果我們讓日本赤裸裸沒有防衛能力,他們必定會找別的幫助(暗示日本會傾向蘇聯),或是自行擴軍。」尼克遜說沒有《美日安保條約》,美國便失去對日本的影響力。尼克遜甚至警告如中國不接受美國保衛日本,將會鼓勵日本發展核子武器。

沒有三角關係

  七十年代初美中和平外交的首輪交鋒,雙方就朝鮮、越南、台灣都輕易達成共識,反而關鍵焦點竟然落在日本身上,有論者稱這是「美中日三角關係」。哥倫比亞大學美日關係專家Gerald L. Curtis則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時期三角關係並未存在。尼克遜關心的不是日本的利益,更談不上什麼情義,美國關心的是全球戰略。借挑撥中國對日本擴軍的憂慮,美國成功逼使中國默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籠罩。

  否定所謂三角關係的另一有力證據是尼克遜從未知會日本有關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改變。基辛格秘密訪京,日本事前全不知情,令這位美國在亞洲最忠實的盟友十分尷尬。時任美國駐日大使的Armin Meyer曾提醒尼、基兩人,借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之說來逼中國接受《美日安保條約》是危險的,一旦讓日本得悉,將會令日本對美國失去信心,而美日關係變淡,正是中國樂見的。但在基辛格看來,日本只不過是美中建交過程中的一隻棋子,日本別無選擇只能接受美國的安排與借用。美國與中國建交的利益,遠遠重要過日本的感受。

  事實上美對華政策繞過日本並不是尼克遜個人偏好,是美國的一貫作風。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只單方面要求日本配合,並不存在對等的協商。五十年代,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時的日本首相吉田茂曾表示有意改為承認中國共產政權,相信這更有利於日本重建經濟和國際外交。吉田茂的一中一台構想,立即遭到美國喝止,恐嚇若日本不完全承認台灣蔣介石政權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則美國國會將不確認《舊金山和約》,逼使吉田茂打消念頭。時移世易,於尼克遜訪問中國的同一年,日本嗅到了這是鬆綁的訊號,於是立即搶先與中國「邦交正常化」,比美國足足早了七年。

  1970年同意交還沖繩不久,尼克遜便認為日本將乘好勢頭積極參與
國際事務,他曾說:「對於五年內美國便要開始約束日本,一點都不為奇」。日本作為美國亞洲政策的配合者,過份積極主動,從來都不是美國的意願。另,1997年亞洲發生金融危機,日本倡議領導設立一個亞洲基金,此舉又因美國封殺而放棄。從這些事例可以得出結論:美國二戰以來一直堅持主導亞洲事務,不論文鬥或是武攻,日本都不可以在區域政治上越過美國;享受經濟繁榮的富裕,則問題不大。

  就在白宮秘密籌謀修復美中關係的同時,釣魚島問題也奇妙地在這關鍵時刻浮出台面。前文提到,戰後美國為了建立屬於自己的遠東軍事基地,單方面強行佔領了包括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的一大片區域。依據尼克遜「收縮亞洲」的戰略思維,上任首年便成立委員會重新檢討保留琉球美軍政府的必要性。1969年11月,美國宣布將原受托管地──琉球區域歸還日本,其中包括釣魚島,但卻保留琉球(沖繩)島上的美軍基地。釣魚島再一次因應美國的亞洲戰略的調整而登上國際政治舞台。值得玩味的是,這在時間上正值白宮開拓美中新關係之時。美單方面提出把釣魚島也交給日本,即時引起留美中國學生的憤慨,1970年元月,數千名中國留學生到紐約聯合國示威,一場掀動全球華人持續四十年的保釣運動就此展開序幕。兩岸政府也向美國提出抗議。

  1971年6月17日美日不理會民間示威,簽署了歸還琉球等地的協議;不出幾天,基辛格便秘密出訪中國。7月15日,尼克遜公開宣布基辛格已經秘密訪華歸來,而他本人亦已接受訪問中國的邀請。10月,美國回應保釣示威,聲稱依法把釣魚島的「行政管治權」交給日本,並不妨礙有關地區的主權討論。同年12月3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堅決反對日美勾結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列入「歸還區域」,指出這是完全非法的。兩個月後,1972年2月,尼克遜訪華,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簽署《上海公報》,為兩國關係正常化奠定基礎。於同年5月,美國廢除琉球政府,沖繩正式歸還日本,而尼克遜則到了莫斯科與蘇共領導人會談。

  釣魚島的轉移治權與美中建交是雙軌並行的。尼克遜能為向中國示好而斷絕對藏獨的支持,為什麼卻又不理會中方關於釣魚島的抗議呢?是美國偏愛日本嗎?當然不是!更根本的考慮應該是:美國真的想撤離這片具爭議的區域嗎?從尼克遜和基辛格一開始便利用日本牽制中國的做法,以及美軍從沒打算放棄沖繩基地的態度,合理的分析是釣魚島轉交日治,是美國有意識的戰略部署,並充份考慮了中國因素。說得白一點吧,廢除美琉球民政府是為了瘦身,而留下沖繩基地和釣魚島爭議,是為美國在區域內的影響埋下伏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