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中港為何矛盾 (三)


  國內人口移居香港從來都沒有間斷過,較大規模的遷徙也有好幾次,分別是辛亥革命前後、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至香港淪陷為止、國共內戰時期及其後的難民潮、六十七十年代的偷渡潮等等。內地政局動盪和戰亂是前三波移民潮的主因,移民中包括內地達官貴人,文化知識分子和商人。至於七十年代的大批偷渡者,絕大多數是為了經濟原因,以普通勞工階層為主。

  不同時期的國內移民對香港這彈丸之地都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企業家和富商成為了香港工商業的新生力量,急增的人口正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勞動力。香港文化藝術的根基,也是由這批早期國內移民打下基礎的。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同聚香江,出於地域文化差異與現實生活的競爭,矛盾或衝突是在所難免的,特別是在香港經濟仍是不堪發達的五六十年代。不過,就算當時香港普羅百姓的生活條件都不理想,卻沒有如今天的排外情緒。相反,社會鼓吹的是同舟共濟精神。如果有看過港產黑白粵語片的讀者,都會發現「守望相助」、「刻苦奮鬥」、「南北一家親」等等是當時電影的主旋律。直至七十年代港台製作的《獅子山下》仍沒有偏離這主調。

  不單新舊移民在香港能融洽共處,對於相對生活更困苦的國內同胞親友,香港人都是全力的支援。羅湖橋兩岸是不同的政治制度,但中港兩地百姓同根生的感情極為強烈。筆者自懂事之後,不知多少次跟隨家人帶生活物資回鄉,經手包裹寄回鄉的糧油食品也不計其數,彷彿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責任。母親勞累了一整天把東西擔回廣州,坐下來後沒有半句怨言,只有親人團聚的溫馨。

  所以,現在一些港人高喊「忍夠了」,抗議香港太多內地人,其實是一種很值得研究的心理狀態。因為論內地人口移居香港的速度和數量,自八十年代開始便放緩,原因是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在推倒四人幫之後,如何制止中港邊界偷渡潮是北京的難題之一,但自葉劍英與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政策,吸納港商到廣東投資後,偷渡潮便自動的消失了。在原居地有良好就業機會,冒險偷渡到香港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就算是回歸之後,香港人口的增長保持穩定,自2001 以來,年度人口增長多不及1%,內地移民潮已一去不返。

  那麼,為什麼一些香港人又會偏偏現在才感到內地移民的壓力呢?其中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之後,香港人接觸到很不一樣的大陸來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