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January 11, 2010

隱性代價

隱性代價

  美國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衝擊後,度過了2009到年底,政府公布的各種數據都指向復蘇,包括失業率放緩、杜指穩坐萬點之上,節日消費都較去年增,似乎最艱苦的日子真的已經過去了。可是,很多時會忽略了換回這些「可喜」數據,百姓卻是付出了不知多少代價,並且這種付出是不會被紀錄或被關注的。

  先說失業率,似乎是從高峰稍微回落,但同時全國勞動人口卻減少了,亦即是說部份人不是暫時失去工作,而是近乎永久地失去工作。生活在美國這個高消費的社會,沒有工作也不再合資格領失業金了,這些人的生活是如何度過的呢?

  還有,許多經濟收縮的代價由老百姓吸收了,而且一點也不起眼,沒有人會關注。就說健康保險吧,國會正要通過所謂歷史性健康保險改革,讓從前沒有保險人也可以負擔基本健保。至於本來就透過工作得到健保的人士,新法案沒有特別照顧他們,彷彿他們已經是既得利益者。不過,在經濟不景企業利潤下降情況下,不少私人企業都向員工健保打主意,選擇更便宜及保障內容更差的保單。

  朋友工作的公司更換了健保公司,他沒注意有什麼改變,按過往一樣到醫房取長期服從的藥物,但這次藥房說要收費兩百多元。因為換了保單,他原來吃的藥不在保障之中,須要病人自付。友人為了省錢,乾脆不要藥了。

  又一友人也是同樣遭遇,公司換了新的保險公司使他也被逼跟著換了家庭醫生。首次去看新醫生,對他的健康紀錄一無所知。而與診所一紙牆所隔便是一家人聲喧囂的餐館,看病時同時聽到人家點了什麼菜。而且由於公司購買的是廉價的保單,員工自付額大幅增加,一次普通感冒便花了近五十元,他想好下次感冒,再也不會去看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