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unday, December 30, 2007

談絕食

談絕食

  「絕食」即主動停止進食之意,人生存不能沒有食物,選擇在非被逼的情況下放棄進食,歸納起來,大致上有宗教、政治和個人等三方面的原因。

  絕食行為見諸於宗教由來已久,是用來作為修行的方式。在宗教層面,「絕食」更常稱為「禁食」,有信徒停止進食以求心靈更專注於沉思禱告;也有以禁食表示自己的虔誠,是對神或特別宗教日子的尊重。孔子雖不是傳教士,卻也明白禁食與心靈的微妙關係。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正是因為孔子明白食之慾念會容易令人俗氣,受物質的糾纏。不過,孔子只是提倡少吃,不是絕食。

   為了某種政治目的而絕食也有相當歷史,所謂「以死明志」。絕食抗議行動是以個人的性命相逼,喚起公眾的關注,向執政或當權者施加壓力,以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絕食抗議的威力是在於把命也拚了的精神,於個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的了,藉性命來表達一種政治訴求,必然會引起公眾的議論,把抗議者本來微弱的聲音,以無限的倍數擴展。

  既然要「以死明志」,為何不自焚或自殺呢?作為極端的政治抗爭手段,確有人願意即場殉道。純以手段策略而言,絕食則可以延長關注期,而又有壯烈犧牲的震撼力,論社會效應則更佳。

  不過,如果絕食抗議沒有了性命相搏的決心,其威力將大大降低,甚至完全變質成為個人政治秀。例如,預先設定絕食時限底線,不論是廿四小時為限,或是由一群人輪流接力分批絕食,都是短暫而有預定結束時間的。就算是以絕食至體力不支為止便叫停,也只不過是保障個人健康作為前提的絕食行動,把「以性命相逼」的元素徹底刪除掉,完全失去絕食的實質渲染力和震撼力。對被抗議對象而言,因為已預知所謂絕食抗議的結束時間,自然也不會感到壓力。

  在文明和開放言論的社會,政見的表達不一定要採取激烈的手段。但願意為崇高的理想而付出生命,始終是值得尊敬的氣節。換過來說,搞絕食,但又不要求絕食的抗議效果,本質上沒打算任何個人犧牲,是盜用和濫用「絕食」,只圖以最低成本謀取「烈士」的名聲。

  「絕食」是非常抗爭手段,為了不發生狼來了的反效果而影響將來的真絕食行動,建議要做秀的政客,不如搞搞新意思。例如連續卡拉ok卅小時,以唱壞喉嚨作抗議;又或反過來,以連續進食廿四小時作抗議,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新聞宣傳效果。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貝布托之死

貝布托之死

  巴基斯坦反對黨領袖貝布托遇刺身亡,震動了整個中東,美國政壇也因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而打斷了節奏。兩黨各總統候選人都爭相作出回應,不見得所有候選人對巴基斯坦政治都有獨特認識,但只能在超級頭條旁邊爭曝光機會,誰也不會放過。在眾候選人的評論中,以共和黨籍的保羅評論得最妙。

  籌款能力不錯但民調低迷的保羅是德州現任國會議員,他說美國應該停止干預別國內政,中止給巴基斯坦軍援,把中情局人員和軍隊都調回來。他又呼籲白宮不要再圖謀推翻不受美國認可的外國元首。保羅當選機會微,言也輕,但道理是有的。

貝布托是哈佛和牛津大學的畢業生,曾兩任巴國總理,父親也曾出任總理,她是因為貪污罪名而流亡海外,對藉政變上台的現任總統穆沙拉夫時有嚴厲批評。貝布托雖然是流亡,但生活極之富裕,毅然重返巴國參選而喪命,到底所為何故呢?

  貝布托踏上不歸路,除了說是她個人政治慾望的催逼外,美國政府給予她的支持也極其關鍵。自從九一一後,美國因為打擊阿巴邊境基地恐怖分子,前後給了穆沙拉夫政府一百億元美金的軍事援助,也讓這位靠政變上台的軍事強人獲得美國的認可,進而在國際舞台佔一席位。不過,穆沙拉夫並不是省油燈,他深明自己的價值,對美國不一定言計聽從。近年,美國軍方開始質疑穆沙拉夫沒有全力協助追捕拉登,又質疑以十億計軍援開支不明。穆沙拉夫對美國的批評也不少,曾經出書爆料指曾遭美國以空襲威脅,才答應配合反恐戰。

  這種冤家狀態發展至今年三月,美國媒體便傳出白宮要換掉穆沙拉夫,取而代之的就是貝布托。貝布托在美受教育,立場親美,任總理時曾到訪白宮受到老布殊總統的接待。小布殊全力支持貝布托回巴出任總理,削弱穆沙拉夫的權力。為此,白宮成功地替她爭取得巴國特赦她的貪污罪。可惜,她十月回國當日即遇到炸彈襲擊,昨日二度遇刺終難逃一劫。

  擁有核子武器的巴國有回教極端活躍分子,又有基地組織,穆沙拉夫可能不是絕對聽話,但卻是唯一仍然可以維持巴國穩定的溫和派人物。布殊沒有汲取薩達姆下台的教訓,冒著政治風險推親美的貝布托任總理,既開罪了穆沙拉夫,同時又惹火了極端分子,現在連貝布托的支持者也要反了。倘穆沙拉夫沒法穩住局面,美國的中東反恐戰便將遭受嚴重衝擊。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人與獸

人與獸

  三藩市動物園發生老虎咬死人事件,轟動全美,世界各主要通訊社都有相關報道。單是在三藩市紀事報的討論欄目,便有八百多條留言發表對此悲劇的看法,動物園的廢存和管理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首個公共動物園始建於1794年的法國,但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濃烈興趣大概是自有天地以來便如此。古羅馬貴族帝皇喜歡將獸與獸及獸與人的廝殺變成為娛樂節目,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也為明成祖帶回非洲的珍禽異獸。人與獸之間是獵與被獵的關係,不一定都是人獵獸,獸也會獵人。當然,這種人獸之間的長期鬥爭,人類是佔上風的。展示野生動物向來都是一門生意,而現代動物園卻加添了教育和保育的概念。

  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人類不再依賴捕獵生存,對野生動物的興趣也逐漸被電子娛樂所取代,不少人質疑動物的存在於現代社會的意義。保護動物人士之間有兩種相反的立場,一派認為把動物關在籠是殘酷的,但也有說動物園是唯一可以讓瀕臨絕種動物繼續生存的方式。人類在地球繁殖眾多,直接侵佔了動物的生存空間,人類是有責任保護野生動物的。再者,沒有野生動物的地球也絕不能健康地運行下去。只是,動物園是否最佳保護動物的方法,則值得商榷。

  動物園如同動物監獄,長期失去自由的感覺人類受不了,動物也應如是。長期監禁令動物失去獨立生存能力,智能和生活技能退化。沒有天然同伴的日子,令動物情緒變得不正常,甚至喪失生育能力。一些動物園住客如大熊貓和猩猩,要被安排觀看交配錄影帶學習本應是與生俱來的繁殖本能,不是悲劇嗎?

 花巨資公帑飼養身心不健全的動物,在某程度上實在是虛情假意。在仍未被人類開發的地區保留動物生存空間,禁止破壞自然生態,才是人獸相處之道。

高壓民主

高壓民主

  台灣的中央選委會昨日就公投領票方式作出嚴厲的聲明,強制實施一階段領票,警告地方選委會若不遵守便會被撤職。為了表明中選委是認真的,發言人還搬出警力、法辦等重話。中央選委會狠勁厲害,但真的可以理直氣壯嗎?

  眾所周知,公投與立委選舉合併領票,亦即所謂的一階段領票安排,純粹是民進黨政府為了民進黨的利益所需作出的行政安排。存在利益衝突的選舉操作決策,嚴重損害了選舉的公正和公平性,現在更以刑法和警力作為威脅,剝奪民眾自由選舉的權利。扁以去除威權統治為名去蔣,同時卻採取強硬反民主的手段干預選務,正是威權統治的具體表現,不是極度諷刺嗎!

  根據台灣公投法,需要有一千六百八十萬名合格選民過半數的投票,及過半數的支持,公投案才會通過。即是說領票人數是公投的第一度門檻,而選舉是自由參選的,在沒有通過強制投票之前,選民有權選擇領不領公投票。但是,按陳水扁提出的一階段領票,參與立委選舉投票的選民必須同時領公投票,期間沒有選擇,亦是強制選民要領票,剝奪了選民的自由參與權。這道理淺而易見,但扁仍然強行推動,並下令警員戒備,先前更說過要考慮戒嚴,這是什麼話?侵犯了選民的自由還要動用警力,這不是徹頭徹尾的高壓統治嗎?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一點不難明,但扁仍是可以我行我素,完全是因為沒有制衡的力量存在。沒錯,台灣有反對黨,並且在立法會佔多數票,但卻在許多關鍵問題上沒有擔當反對黨監督政府的責任。國親泛藍也太懂得計算了,少了一股反對黨應有的拚勁。所以,扁的橫行,在野黨也要負上部分責任。

借奧運增值

借奧運增值

  雖然環繞2008年北京奧運的政治議題與日俱增,有達爾富爾的饑餓、緬甸的人權,有全球溫室效應,就是連香港特區立法會,也有議員要求美國趁奧運逼中國就範。但不論如何,北京奧運肯定對中國來說是一次極佳的自我增值機會。

  將北京奧運泛政治化,或是趁機把一切針對中國的議題集中引爆,對運動會有滋擾的作用,但無損此次奧運會對中國人民的深遠意義,這包括硬件及軟件兩部份。硬件者如場館的建設,令北京成為現化尖端建築技術的示範場,國際一級建築大師都紛紛說,只有北京才能讓他們的才華得到發揮及實踐的機會。據京奧籌備官員的介紹,由於贊助商反應熱烈,明年的奧運可以自負盈虧之餘還有利潤,不必政府有財務承擔。而為京奧所興建的場館及建築,均可轉移用途或本身已具備多功能性質,不會造成浪費。

  除了硬件管理得宜外,北京奧運對中國的意義主要還是在軟件上。據國際奧委會自己的調查,超過九成五的北京市民支持舉辦奧運,是同年申辦城市中最高的。這股以辦奧運為榮的感覺,其實何止是北京市民,中國全國各地的民眾都有同樣的心情。因為這是展現民族尊嚴和成就的好機會,清末民國初期,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戰後中國國力衰弱,在世界舞台仍然沒有地位。經過卅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得以主持世界頂級的運動會,顯示了中國的國力及國際地位,某程度上是一次平反。

  不過,光是主辦一次奧運會並不足以改善中國國際形象,反之,有可能會令中國失禮於國際也說不定。因為數以萬計的旅客親臨中國,各國的媒體聚焦北京,中國人的陋習很可能曝露於世人眼前。所以,中央電視台不停播出提醒民眾改變惡習的公共教育廣告,以保護中國的國際形象。借奧運提升國民素質,擴展國際視野,遠比多添幾幢現代化建築有意義。

Sunday, December 23, 2007

眾矢之的

眾矢之的

  在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眾多參與角逐的人中,知名度及勝算最高的是前第一夫人希拉莉,不過,她的優勢也是她的劣勢。在群雄競逐的選戰中,領先者通常都會受到四方八面的圍攻,希拉莉也遇到同樣狀況,而猶甚者,是傳媒也加入了狙擊行動。

  美國主流媒體在關於總統大選的報道,除了反映了媒體的一貫黨派色彩外,更多了一股「鋤強扶弱」的味道,對希拉莉的負面報道特別著力。這其實與一種很基礎傳播概念相關。甚麼是新聞呢?常言「狗咬人不算新聞」;相反,「人咬狗」便有被報道的價值。這比喻也許不完全準確,卻可以說明現代新聞傳播追求「意外性」,是觀眾或讀者意料之外的新聞內容。所以,希拉莉是超強候選人,報道她的優勢或優點似乎一點意義也沒有,但換了是報道她的負面消息,便顯得更吸引。

  從競選活動開始至今,媒體其實是以很不一樣的標準及態度對待各候選人。媒體在美國享有高度自由自主,除了老闆外沒有人能管得到媒體的報道手法或立場。但在追求突破或意外的心態影響下,希拉莉落選是媒體目前最期待和最感興趣報的初選新聞。這令我們必須反省整個選舉操作的制度問題,選民如何得到競選相關信息?如何保證選舉資訊的客觀中立?

  依目前的狀況,選民資訊主要來自媒體的新聞報道及候選人的文宣。包括電視廣告在內的競選文宣,全無中立客觀可言的,因為全都是有立場的宣傳品。至於新聞報道,在主流媒體越來越接受帶立場的新聞報道後,觀眾或讀者的視野也很大程度受到媒體立場的規限。過去我們稱媒體是第四權,於立法、行政和司法以外,成為監督政府的民間力量。當媒體也選邊有立場之後,所謂的客觀公正資訊又應向那裡找呢?

  嚴肅及高品質的新聞報道並沒有完全消息,但大多只見於公共資助的非牟利媒體。為了擺脫商業和商人對資訊的壟斷,政府應該大幅擴充對公共非牟利媒體的撥款,深耕這片僅存的新聞自由土壤。

Thursday, December 20, 2007

選情告急 奧巴馬打中國牌

選情告急 奧巴馬打中國牌


  正在角逐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奧巴馬昨日語出驚人,在選情吃緊的新罕布什爾州說主張全面禁止入口中國製玩具。候選人在競選期間開出種種政治支票屢見不鮮,未必都能以競選諾言作為其當選後的真實政策,卻可以反映候選人的政治品德和思維。

  奧巴馬周三在新州一個競選集會上說,美國市面上八成玩具來自中國,為了兒童安全,他將禁止所有中國玩具進口美國。他又提出學習日本在中國實地檢查食品安全的做法,建議美國也應派員到中國設立玩具品質檢查機關。奧巴馬此番言論是看準了天時和地利。

  中國玩具的安全問題連月來成為美國的焦點新聞,本周是聖誕節購物的最後衝刺期,怎樣購買安全的玩具又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日前才報道了一個家長組織教育民眾如何避開有問題的中國玩具,也訪問了徹底抵制中國玩具的消費者。奧巴馬此時提出中國玩具議題,在時間計算上十分應節。而選擇在新州公告天下,也有地利因素。在玩具言論的同一天,新州公布了兩項初選民意調查,在Rasmussen的民調中,與上一期相比,奧巴馬反勝為敗落後另一對手希拉莉三個百分點;而CNN的民調顯示,奧巴馬與希拉莉本來相差僅一個百分點,現卻大幅落後十二個百分點。選候人的言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為自己增加選票。奧巴馬在中國議題上發表競選以來最激烈的言論,與選情告急直接相關。

  美國市場上的玩具超過八成生產自中國,如何能實施禁制,奧巴馬沒有進一步說明。沒有具體方案除了因為客觀上難以實施,主觀上是他也沒有需要說明,因為用意只在禁令言論所掀動的即時選舉效應。如果認為禁令言論是奧巴馬一時衝動,也許並非事實,因為奧巴馬對中國議題早便「熱心關注」。

  早在2005年五月他為Knox大學主持畢業禮時便指出,中國正全方位的與美國競爭,每年中國科技工程師畢業生是美國的四倍,中國國民將不必移民到美國也能享受優質生活。他警告應屆畢業生要明白,中國不再是低技術勞工的競爭者,同時也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去年一月,奧巴馬與參議員Norm Coleman在參議院成立了中國政策組,檢討美國對華政策。今年四月,他在芝加哥環球事務協會首次詳盡發表了他的外交政策,其中在涉及中國的部份,他把中國定位為「非朋友,也非敵人,而是競爭者」。五月,中國副總理吳儀訪問美國期間,奧巴馬在參議院發言,首次就兩岸關係表態,警告中國不要向台動武,但同時兩岸任何一方都不應單方面改變現狀。六月,他與希拉莉共同支持立法以懲罰性關稅為要脅,逼使中國調整人民幣兌換政策。

  奧巴馬對中國的關注程度可能超過其他候選人,甚至在中國內地也展開了他的競選活動,在中國便有旅中美國人支持奧巴馬會(Americans in China for Obama)。今年六月七日,奧巴馬以視象會議方式與數百名旅中支持者會面,現場回答提問。網上也發售印有中國支持奧巴馬(China for Obama)字樣的T恤。

  奧巴馬懂得向中國美僑拉票及籌款是他高明之處,但投機式的利用中國玩具煽動反中情緒以爭取選票,卻是低格調和不誠實的劣質競選手段。加拿大兩所大學於今年九月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從美國政府的數據可見,1988年至2007年8月間美國共宣布回收550 種中國製玩具,當中76.4%是基於設計問題,只有約一成是製造不良。即是說,所謂的中國玩具問題,設計師要負上最大責任;而中國工廠只是生產商,設計是美國玩具公司的責任。美國最大玩具商美泰的總裁之所以要親赴華為玩具問題向中國政府道歉,原因在此。
  
  作為關注中國事務的聯邦參議員,又是爭逐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奧巴馬自然明白中國玩具問題是被誇大和渲染了 。而事實上也有民調顯示,超過五成美國民眾認為,玩具問題是傳媒炒作的結果。講求理性的奧巴馬竟然加入炒作玩具議題,無非是看準了它在選民中可發揮刺激作用,吸引那些對中國沒有良好印象的選民投他一票。
  
  在紐約時報的網站上,就奧巴馬禁制中國玩具的新聞論壇內,便有多名網民高聲叫好,表示終於看到一位願意強硬對付中國的總統了。這些言論正是奧巴馬精心計算、引頸以待的效果。身為美國總統參選人要捍衛美國利益是應該的,但純為了選票而不顧事實地煽動憎恨,則是文明社會不能接受的惡劣選舉招數。

醉生夢死

醉生夢死

  何謂「醉生夢死」?香港浸會大學一名一年級女學生為此下了一個最悽慘的註腳。該名女生前日被發現在男生宿舍房間暴斃,初步懷疑是飲酒過量導致心臟病復發。據報道死者是在考試結束後,到男同學房間通宵暢飲狂歡,眾人早上醒來,才驚覺悲劇。

  死者已矣,道德追究女死者為何到男同學房間狂飲烈酒已沒有很有的意義,反而是為人父母者必須醒覺,同樣的情況很可能發生在自己子女身上。大學生酗酒至死,在美國也時有所聞,大學一年級新生更是其中的高危族。大學階段是少年人邁向成人時的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自由及獨立感覺,很容易讓年輕人誤以為自己已有足夠的判斷力,可以我行我素,特別是做一些過去因為年齡而被禁止之事。
  
  香港的合法飲酒年齡是十八歲,在美國是廿一歲。但在美國校園內,未滿合法年齡而飲酒的大學生數不勝數。而且,家長們別以為在宿舍聯群飲酒的都是壞學生,而自己的乖仔乖女肯定不會參與。家們須要明白,子女沒有告訴你的事情不
等於沒有發生,飲酒更是校園流行文化,與學業成績或品德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而據一些大學生說,校園流行飲的不是酒精度低的啤酒,而是如伏特加一類的烈酒,酒精濃度達40%。酒商也似乎看準了年青酒客市場,推出了以傳統烈酒為本的新口味產品,如加入果汁或香草味的烈酒,令本來炙熱難下嚥的烈酒,變得平常如其他軟飲品一般,不知不覺間便千杯下肚。酒乃穿腸之物,卻成為大學生消閒作樂解悶的最愛。

  家長必須正視子女飲酒的問題,但又不能硬來。華人家長慣於以長輩的權威要求服從,但這正與美國文化崇尚個人自主的模式相違背。所以,不是美國土生的孩子特別難教育,而是家長們不得其法。與其板起面孔曉以大義,不如自行學習更多關於酒的知識,然後找機會向他們分析各種酒類的特性,以及酒精對人體的影響。以理服人,相信仍是有效的。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惡劣預感

惡劣預感

  誰會入主白宮?明年初會便揭曉,不必等到十一月的大選。最初被視為大熱門的民主黨參議員希拉莉最近選情吃緊,在愛荷華州及新州都有敗給對手奧巴馬的可能,這是一個極壞的預兆,如果希拉莉真的陰溝裡翻船,美國要從小布殊的災難中復蘇的機會便更遙遠。

  心裡再度浮現當年小布殊當選前一樣的預感──國家將要進入低潮了。不同者是目前不論在政經或軍事上,我們已處於谷底。假如我們再次選出一位乏缺治國才幹的人入主白宮,這人將要把我們帶往何處呢?

  筆者不是明星崇拜者,只是以事論事。正如愛荷華州唯一的全州日報社論所言,奧巴馬演講的感染力要比希拉莉好,但卻沒有令人可以信賴的經驗。依美國困難重重的現況觀之,今時今日,總統一職已不再是單靠口才或形象魅力便勝任的工作。而奧巴馬所有的,卻正正只是口才和形象。仍有一年任期的小布殊是現成的可悲例子,他告訴我們,一位缺乏足夠經驗和能力的總統會為世界及國家帶來災難。

  美國總統是一個極特殊的職位,世界上沒有第二個類似的。於當下的世界格局,美國總統的首要職務是處理國際事務,內政只是其次,甚至可以是其三、其四……。不是總統好管閒事,而是美國的影響遍及世界每一角落,白宮的決策關乎世界的穩定,而穩定的國際環境,也直接連繫著美國人民的福祉。小布殊上任初期忽略恐襲威脅,及後則借反恐攻佔伊拉克,令美國在國際上日益孤立,國家安全更受威脅;而無節制的國家開支及向富人傾斜的稅制,令國債上升至歷史新高。

  奧巴馬只當了一年的聯邦參議員便參選總統,他的政治履歷與當年小布殊入主白宮時相差無幾。分別是小布殊留給下任總統的殘局,與克林頓離任時的繁榮狀況有天壤之別。小布殊送給下任總統的禮物包括:空前國債、國內經濟衰退、即將崩潰的社安基金、未完未了的伊拉克戰爭、混亂的中東等等。理論上及事實上,我們都需要一位有能耐和成熟的總統。但民調反映,國人似乎更渴望聽到新鮮刺激的競選言論,特別是那些年青及過去少注意政治的選民。小布殊令國人生厭而求新鮮感是自然條件反射,但選民輕率的選擇,對國家前途並無好處。

  民主黨的選民向來被指偏向意識型態,及較不切實際;這可以解釋部份奧巴馬興起的原因。但奧巴馬現象進一步揭示了美國社會的另一種危機,就是選民的視野和政治認識有淺薄化的趨勢,這又與我們長期劣質的國民教育互為因果。雖然美國是舉足輕重的超級大國,但國民教育嚴重欠缺國際視野,過度以自我為本的教育,讓國民誤以為美國的標準便是世界應有的共同標準。當美國民意支持出兵伊拉克時,大比數的美國年青人根本不知道伊拉克在哪裡。因為自我中心而且知識貧乏,選民越來越慣於從感性出發來面對國內外的政治問題,以自我感覺替代理性分析。此情此景,政客當然有能力憑三寸不爛之舌來巧取選民的支持,而不必提供實實在在的政治履歷。
  
  奧巴馬另一大缺點是他極有可能敗給共和黨的候選人。縱觀共和黨陣營,可能出線的候選人素質不怎麼樣,他們其中任何一人當選,都只將繼續共和黨的失敗政策。所以,不論最終能否入主白宮,只要奧巴馬獲得民主黨提名,美國在大選後的四年將比目前更艱難。

  民主選舉就是這樣,是人民一時一刻的集體決定。如此而已。國家領導人既然由一人一票選出來,小布殊政績再惡劣也是我們的集體選擇。民族和國家的興衰,在沒有獨裁者的民主大國裏,恐怕唯有全民來共同承擔了。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沒有被「看見」的變化

沒有被「看見」的變化

  談到中國的新聞傳播業,批評者會即時想起「有償新聞」、「假新聞」、「宣傳機器」等負面形容,以為這便代表中國傳媒的普遍狀況。不是嗎?以擁有悠久的新聞自由傳統的美國為例,媒體是監督政府的有力工具;相對之下,一般人都認為中國傳媒企業反過來受政府監管,新聞自由遠不及美國。可是,現實中的中國傳媒受改革開放衝擊,其變化之鉅、速度之快,連一些在中國媒體做管理工作的人士也表示未必悉數跟得上各種變化。早前曾赴中國大陸交流,對比之下深感,當前中國大陸新聞傳播領域的發展,看來已超出海外一般人的想像。

  一名記者某天夜晚途經北京一家醫院,看到門前有長者排成人龍,記者好奇他們為何排隊?長者說,是為了為明早看眼科門診掛號,怕晚來了會額滿。記者基於職業本能的好奇心和同情心,跟進採訪了該醫院眼科服務的情況,赫然發現已踏入九十年代的中國,竟然連一家眼角膜庫也沒有,也沒有捐贈眼角膜的完善機制。於是好些眼角膜病患最終都會因為沒有可供移殖的眼角膜而失明。記者完成採訪後發表了一篇題為《眼球,中國七百萬盲人的呼救信號》的深入報道,指出美國阿里桑那州一城市內便有四間眼庫,但中國卻連一所也沒有。報道引起當局的高度重視,政府「高層」與記者面晤──不是批評他「揭示陰暗面」,而是問明白他的採訪經過。一番準備後,北京首家眼角膜庫得以設立。新聞傳播強大的社會力量在此例中顯露無遺。

  當年發表這篇報道的記者,便是今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高鋼教授。他在一次講座中談到新聞報道的原則,特別強調記者要發掘新聞事件與社會及人群的具體關係和意義,堅守新聞的客觀、真實和公正性,報道本身不能涉及記者的個人觀點。談到作為記者的條件,他認為正義感和同情心至關重要。他對新聞專業水平的要求和執著,絕對不遜色於任何一家美國新聞媒體的高層。

  好些人慣性地批評中國沒有新聞自由,著眼點是中國政府「干預」敏感政治話題的報道。然而,對真正扎根於社會的傳媒人而言,個別特殊的敏感政治個案之外,社會值得報道及揭發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政治敏感話題之外,看來當前中國的新聞空間是存在的,就看你懂不懂得深入挖掘。以高鋼這樣一位具社會使命感,作風踏實、堅守原則的新聞工作者執掌一級新聞學院的領導位置,不禁讓人反過來質疑,一些人是否把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操守和貢獻貶得太低了?
  
  再多引一例。在一個場合聽到一位中國資深傳媒人談新聞傳播與文化的關係。他認為新聞媒體應發揮監督政府施政的功能,令社會制度更完善。低俗而刺激受眾官能感覺的那類新聞,他認為品味極低。他在現職新聞機構所撰寫的社論超過七成屬批判時弊類,包括批評貪污和浪費資源等。他深信敢於批判才會令社會文明進步。說出上述一番見解的,是資深傳媒人、《人民日報》現任副總編輯梁衡教授。
  
  口講無憑,現實生活中的中國新聞報道確是在細細碎碎中起著各式變化,例如,政府高級官員已開始讓媒體有更大的報道空間,媒體已不一定是配合政府的宣傳工具;有地方黨政的會議已開始不再發官方通稿,由記者自行採訪撰稿;也有地方主管級領導公開要求媒體不必老是把他作為報道的焦點;江門市七位正副市長年初向記者公開自己的手機號碼,歡迎媒體和民眾直接聯繫。而重慶「最牛的釘子戶」之所以是熱門新聞,有國內傳媒人指出,當地政府完全沒有干涉媒體採訪報道,是令此事成為全國熱門新聞的原因之一。
  
  也許上述的當前變化仍然不是西方定義下的新聞自由,但中國媒體與政府及社會之間的互動,已在發生洶湧的變化。

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復興之路

復興之路

  被讚譽為美女教授的于丹教授,近年因為在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節目中講《論語》和《莊子》,一躍成為巨星級的文化人。早前在北京有機會現場聽到了于丹的演講,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收穫。

  于丹因論《論語》而聲名大噪,最初從新聞報道和朋友的傾談中得知于丹的名字。老實說,當時想這大概是潮流文化,因電視節目的傳播效力而造就了一批文化明星。況且,于丹走紅的同時,批評她亂解經典的評論也如影隨形,因而沒有引起筆者太大的興趣。當時的理解,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到某富裕程度,社會開始有經濟力量支持傳統文化,於是令一批過去不受重視的國學家有機會分享得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情況就好比美國的棒球和足球明星,薪酬動輒千萬元,全有賴商業社會發達的成果。可是,在聽上約十分鐘于教授的演講後,筆者才恍然大悟,《百家講壇》與及于丹現象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于丹是天生的演說家,語言流麗,腔調鏗鏘,極善於運用眼神和面色與觀眾溝通,說她「出口成詩」絕不是誇獎之辭。但空有優秀的演講技巧也不一定能成為巨星,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先前看到有學者狠批于丹錯解《論語》,也有評論指她國學根底不固。在聽過她演講後,覺得這些批評全不重要。不是說都認為于丹沒有錯解問題,而是明白到于丹的成功和其價值,並不是學究式的為經典下注釋。在講台上的她,所傳的不是經典知識,而是道。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傳道人。

  她所傳的道是中國人傳統的生活之道,《論語》、《莊子》、《老子》等傳統經典,甚至佛經便是她的「聖經」。她靈活引經據典,用意不在於為經典下注釋,而把古人的生活智慧應用於當下。借古人的經驗,解答現代人生活的困惑。所以,演講之後,聽眾不會因為明白了《論語》某篇某句而高興,甚至可能不會記起于教丹曾引用了那些警句,但相信不少人都會感到心靈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觸動和安慰。一種來自中國故有文化的啟迪,雖然熟悉,但又驚訝從中發現新的感染力。

  既然都是傳統的經典,又不是新創的哲學思想,為甚麼能一時間能風摩全國呢?

  求學時期回到中國旅行,四處可見批林批孔的標語。而事實上從清末以來,打倒儒家學說的聲音便沒有停止過。有的是為了文化改造,有的是另藏政治目的。曾經何時,孔子學說被定義為毒草,中國經典古籍都背上了令國家落後的罪名。還記得中學圖書館裡的中國古籍大多是台灣出版的,都印有「復興中華文化……」之類的字眼,彷彿中國傳統文化在大陸已被滅絕了似的。從彼一時至此一時,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經史在今日的中國大行其道,可以令文化人致富,背後有何象徵意義呢?我想除了抽象地說中華文化的堅韌生命力外,人們心靈對美善的需求也許更為重要。

  政客期待民眾是政治動物,商家努力塑造我們成為經濟動物,但人心始終是肉造的,我們會問生命的意義,期待和諧快樂地與人與天地相處。當外來的政治思想或宗教沒法滿足此需求之時,本來就世代相傳,無形地影響著中國數千年的儒釋道,在此刻的中國重新發揮了力量。

  一個國家的復興不能單憑GDP來衡量的,文化復興才是持續發展的真正力量。

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

  甚麼叫做「不可理喻」呢?答案就是布殊總統。

  布殊昨日再度否決擴大為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健保的法案,該法案要求在未來五年多撥三百五十億元,讓更多的兒童可以得到由聯邦政府補助的醫療保險。總統在月前亦否決了類似的法案,理由是他認為法案令一些沒有需要的人受惠,並且將提高稅項。

  總統提出的否決理據是不成立的。布殊說有能力的人士應自己購買私營健保計劃而不該依賴政府。數十年來享受政府醫療的布殊,似乎不明白私人健保年年漲價,而美國的醫療系統只顧營利,已非一般百姓可以容易負擔的。被總統否決的法案服務對象,正是社會上的夾心階層,收入超過醫療福利的要求,但又沒有能力購買私人健保者。布殊認為政府沒有責任照顧夾心社群,不知他的理據何在。白宮每年支出千億元軍費,而其中大部份又落在個別美國大企業手上,總統是否認為照顧大企業比小市民更重要呢?

  總統否決法案的另一理由是反對加稅。國人談稅色變,反對加稅一般都受歡迎的。但法案要求增加的是煙草稅,香煙已被證明為有害物品,提高煙稅可以減少吸煙人口,又可以增加庫入,唯一受損的只是煙草商。所以,布殊反對加稅,是站在財團立場講話。在兒童健康與煙草商之間,難以想像總統會放棄無助的兒童。

  我們的總統絕對是非常人,也不按常理處事。否決兒童健保案是一例,對伊朗核子武器計劃也是如此。過去一年多以來,白宮不斷指責伊朗發展核子武器,推動聯合國制裁,並且放出要以武力對付伊朗的信息。上周,有報告指伊朗在四年前已中止了核子武器計劃,這本來是對布殊伊朗政策潑了一頭冷水,但布殊卻可說,不論伊朗目前有沒有核子武器計劃,只要伊朗有能力發展核武,對美國仍然是威脅。

  經歷了萬劫不復的伊戰後,布殊仍然沒有放棄他的先發制人戰略,他相信美國應該攻擊任何將有能力,或者在將來有可能傷害我們的國家。依布殊此種非理性的思維,國家安全顧問應改由占卜相士擔任才是。  

Tuesday, December 11, 2007

選什麼

選什麼

  08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即將進入初選階段,所謂先聲可以奪人,雖然首場初選對大局不一定有決定性的影響,卻具有極大的宣傳價值。在民主黨方面,希拉莉在全國民調中領先主要對手奧巴馬十多個百分點,但首戰愛荷華初選,卻極有可能敗於奧巴馬。因為這種微妙的變數,奧巴馬上周請來了電視超級巨星奧普拉助選,立即煽起一股旋風,把希拉莉比下去。有評論在分析名人效應可以如何影響選情,而筆者更關心潮流文化對普選制度的衝擊。

  雙奧出擊在愛荷華州吸引了過萬人潮進場,前總克林頓昨日到愛州為妻助選,也只有千名之數的聽眾。奧普拉是美國電視文化的標誌性人物,她的吸引力,特別是對婦女觀眾,在影視屆中無人能及。她主持的節目經常接觸社會、文化及家庭問題,亦不諱談政治。正如她為奧巴馬站台時所言,她過去更多支持共和黨候選人,並公開維護布殊政府的反恐戰。在愛荷華的舞台上,奧普拉顯然比奧巴馬更有光芒。未知奧普拉是否會繼續全國巡迴式的為奧巴馬站台,但卻令人想到,在選票上的是奧普拉抑或是奧巴馬呢?

  普選制度的成功是建基於選民的理性,選賢與能不是口號,而是健全民主政治的目標。不能為選舉而選舉,選舉的意義除了保障人們的平等參政權外,以共識推選最稱職者也同樣重要。可是,一人一票制度雖然期望選民的理性,但卻沒法制止任何非理性的選擇。

  選民可以因為認同奧普拉而投票給奧巴馬,這不是問題嗎?好些支持奧巴馬的人士均表示欣賞他予人的新鮮感,但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領袖,新鮮感到底佔有多大重要性呢?在最新一項民意調查中,有八成三的民主黨選人認為希拉莉擁有當總統的最佳準備,但同時僅有四成一人認為經驗是做總統的重要條件。

  從這種種矛盾的民眾意見可以反映到,選擇總統的理由是可以五花八門的,可以是情緒、外表、印象。沒有一位高級行政員不需經驗的,但作為美國總統卻只需要新鮮感,是何等兒戲之事。不過,普選就是這樣,只能保證每人都有一票,但卻完全沒法保證會選出一位合格的總統。

外美內台

外美內台

  月初的香港立法會補選是香港選舉文化難得的活教材,從政客政團對選戰的經營,以至大眾傳播媒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掌握的分寸,在在透視當前香港民主發展的水平及陷阱。

  香港不少知名政客都公開以歐美民主政制為馬首是瞻,與西方民主國家的政府和政客也毫不避諱地親密交往(有人以某些美國政客的幕僚為自己的助理),甚至公開呼籲美國總統要借奧運向中國施壓。但在港內進行的選舉實戰,關心港台政治的人都可輕易看出──美式選舉並不是他們學效的對象,他們的手段和策略是「台灣式」的選舉文化!長此下去,香港出現台式政治亂象並不出奇。以社會民生為真正福祉的有識之士,都應警惕這個苗頭──美式的政治原則,台式的政治操作。

  與台式選舉不同,美式選舉雖有花招卻總的來說以具體議題為主打,即是候選人不斷以對自己有利的時事及政務議題來吸引選民,較少以抽象的意識形態來論辯。希拉莉推出全民健保和結束伊戰,令她在民主黨內贏得支持。就算是在愛荷華州落後於奧巴馬,希拉莉也只不過是一再擴大宣傳她那些具體的施政藍圖。美國的選戰打得很實在,空洞抽象的概念之爭只會是偶爾出現的裝飾點綴。所謂保守與開明,是建基於具體的施政方向,不是空泛的指責。

  但在是次立法會補選中,泛民打從一開始便把選戰定義為「民主與非民主之爭」,直至在選後,仍然堅持選舉結果證明了民主戰勝非民主。而候選人陳太的競選口號是「真心、良心」,用以攻擊對手沒有誠意誠信。不論是「民主vs非民主之爭」,抑或是鬥誰更有「真心」、「良心」,均是沒有實質內容的指涉。民主、良心是常用詞,表面上淺白易懂,落於政治選舉,卻是極為廣泛、無所不包,也無從解釋印證的虛言。政客以民主及良心作為競選的主要政綱,搶佔了道德高位而又不必交待具體印證,可操作的空間極大(註:被對方質疑的十成按揭也不予「反印證」,以「信不信由你」來混過去)。

  台式的選舉以情緒先於理性,甚至有時純煽情而不談理性,以意識型態為主打。扁總統只喊「愛台灣」、愛護「本土主體」,便可以挑動選民情緒,操控選情。至於民進黨政府的政績、具體施政,在情緒化的討論下可以通通從缺。這種訴之於選民情緒的選戰手法,被港民主派廣泛採用,試圖以道德高位壓倒對手。而誰更有道德,正正是難以判定的自說自話。
  
  而由選舉期間的報道可見,港媒絕少報道兩大候選人很實在的政見議題的具體內容,反而經常聽到大而化之的民主對不民主等的指控;談普選,也是大而化之的2012。至於誰有良心、誰真心,更是難以具體化的道德指控;倒是陳太有「很具體」的十成按揭纏身,本應是「良心」不起來的,可是傳媒總體而言卻少從法律、公務員守則、銀行貸款法等角度加以追問。

  大眾傳播媒體在政治選舉中擔當公眾知情權維護者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客觀、公正、盡量完整全面地報道候選人的方方面面,是選民清晰認識候選人的平台。媒體再有立場本身也並非參戰單位,只宜站在公眾(包括任何政見的選民)的位置來觀察選戰。可惜,個別媒體失守中立,特別是在投票日不斷播出有傾向性的畫面及文字報道,達到為某一方直接助選的效果,嚴重危害選舉的公正性。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鐵票新義

鐵票新義

  香港立法會補選剛落幕,表面勝負已有定論,深層次的各方得失則有待細審。於香港政制民主發展來說,此場選戰充分反映了香港選舉文化的特徵及毛病,如有理性的後續文章跟進分析,可讓人反思民主選舉在操作過程中的陷阱。

  在選舉前及選舉日,不斷在傳媒聽到「鐵票」一詞。有一位慣性被邀請作評論的大學教授在電視台訪問中說候選人葉太有「鐵票」,而泛民支持的陳太只有「空中票」,言下之意是指陳太因票源不穩定而勢危。說對方有「鐵票」絕非恭維,是陳太陣營對葉太陣容的攻擊武器;不斷指責葉太有「鐵票」,是指她在建制派的護航下,有鐵一般的固定票源。而所謂「鐵票」,是一批不公平、不正義、非心甘情願、受幕後黑手支配的「骯髒」票。一有風吹草動,這類「骯髒」的票源及選民便很容易被醜化。真想不到「鐵票」在香港竟然成為一個具污衊性的用詞。

  何謂「鐵票」?撇掉感情色彩,純依內容而言,大概是指早有傾向性、且立場異常堅定的選民,這些選民會不論外間選戰如何,也會「鐵定」把票投給理念相同的某個大群體所推出來的候選人;這類選民,正規一點的叫法是「候選人的基本盤」。每一位候選人都會有自己「鐵票」或基本盤,分別是「鐵票」的規模大小有別而已。葉太有「鐵票」,另一候選人何來也有「鐵票」,而陳太當然也有「鐵票」。「鐵票」與「基本盤」,是同一個概念、卻不同情感色彩的敘述。選舉中不少「學者」用鐵票來形容葉太的票源(在區選中則用來形容民建聯的支持票),卻用基本盤來形容陳太及泛民的得票,看來「學者」們在用語上既不夠學術,也稍欠中立。

  再者,按過去投票往績顯示,港島區是泛民的大票倉,長期穩佔六成選票,陳太執掌泛民帥印出戰,她的「鐵票」應比誰都要多才是。說陳太的票是在「空中」者,是政治常識不足,抑或為告急催票埋伏筆?不得而知。

  把一個簡單及中性的、形容票源的政治術語歪曲使用,並無端賦予負面定義,是低檔次的選舉操作手法。而反過來看,擁有「鐵票」本來不一定是惡事,「鐵票」的多寡反映候選人或團體的基本政治取向有多強的認受程度。泛民拿「鐵票」大造文章,把支持葉太的選民描繪成為沒有主見,任由擺佈的選民,其實是從根本上否定了民主選舉。泛民大將不是經常以「維護民主,捨我其誰?」自居嗎?怎能惡意貶低選民的政治取向。民主的真義是人民有自由選擇權利,認為陳太所得選票比葉太的票「民主」,完全是愚民及虛偽的。

  在美國的選舉夜,經常會聽到得勝者說自己是全民的代表,將來在公務上也代表沒有投自己票的選民。這已成為勝選者程式化的發言,因為這才是民主的真義。可惜,在陳太當選後,經常聽到泛民強調陳太擁有十七萬票,批評陳太即是與十七萬選民為敵。這種幼稚兼且原始落後的概念絕對不是民主,而是假借民主選舉行專制,背後是「勝者為王」的封建觀念和「晒馬」文化,讓社會陷入分化和矛盾加劇的萬劫之地。

  泛民長期虛偽地佔據道德高地,指責所有非支持者為不民主,自造「鐵票」等新詞來混淆公眾認知觀念,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桎梏。要身體力行民主,泛民首先要學習尊重他人的決定,停止利用傳媒或其他手段打壓或侮辱持不同政見的選民,市民有不選擇泛民候選人的民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