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September 05, 2007

徐逃後計

徐逃後計

  數近年來對全國政治最有影響力的華人,要數二度棄保潛逃的商人徐諾曼了。當然,並不是什麼正面的影響,不過,也不必擔心徐的逃亡會對在美華人參與主流政治會有任何實質的影響。因為,論票數,華人只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二,當中選民比例更低,不會對任何全國或州一級的選舉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至於政治捐獻,只要有肯捐款的華人,便必定會找到願意接受的政客。所以,對於徐的落跑,不必過度嚴肅的分析什麼政治效應,反而是看看網民如何評論,當中不乏可笑可思之句。

  在本地《紀事報》的網站上有如下評論:
* 兩百萬元與坐牢相比,對於徐這類人來說當然不必想那麼多。他可能已經在香港恥笑我們頭腦簡單的司法制度,怎會不認為他有潛逃的危險。希望他在離開本市前有時間先到趙悅明家快快洗個澡吧。
* 打電話給希拉莉,告訴他徐諾曼正在為她們夫婦準備點心。
* 捐了這麼多錢給高層政客,竟沒有想到要求特赦。就如福特大赦了尼克遜,克林頓在離任前也特赦了一批人。徐應感到羞愧,竟然沒有捐錢給布殊,離他下台只有一年多罷了。
* 要坐牢的是那讓徐保釋的法官。
* 如果徐是聰明人,應去找本拉登,六年過去了,我們還是找不到他。
* 數天以前,那群用種族歧視為理由替希拉莉辯護的左派份子去了哪裡?

  除了以上這些帶諷刺的評論外,相當一部份留言者都認為徐的政治捐款是與中國政府有關。這當然是沒有證據的聯想,但卻反映了主流社會的一種印象,在美的華裔始終是外國人。若要問徐諾曼事件給我們甚麼教訓,我想最重要的正是此。華裔應向美籍猶太人學習,他們人口比例僅百分之二,相對華裔高但絕對數值也不大,但他們卻能左右了美國政治。所以,除了捐款和不斷製造聲音外,找到著力點,讓主流政客明白華裔在支票和選票以外的價值,是很應該思考的方向。

別太神

別太神

  九歲的沈詩鈞被稱為香港神童,日前正式入讀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成為香港開埠以來最年輕的大學生。香港的傳媒爭相採訪這位神童,而神童及其父親也與媒體極為配合。沈詩鈞的傳奇不單在香港無人不曉,連外國通訊社也跟進報道,昨日英文版雅虎的首頁也刊出了沈神童的首天上大學的新聞。以小學生之年而能升讀大學,確是令人嘖嘖稱奇,但若細心感受新聞的背後,卻會領略到另一番滋味。

  沈詩鈞被錄取上大學後即成為焦點新聞人物,他在上了第一課後召開記者會,讀出由父親準備好的開學感言,並指課堂內容太淺,而當記者追問詳情時,神童卻諷刺地指講也沒用,因為記者根本就不會懂。別以為九歲小朋友面對大群記者的追訪會害羞,情況剛相反,神童在鏡頭前真的是神氣十足,在開學禮上也不忙起身向記者揮手。至於小小年紀的他與同學相處又如何呢?沈詩鈞說同學沒有理睬他,而記者訪問的浸大學生則說神童對他視而不見。

  有異乎常人的數學頭腦,確可稱是神童,但社會除了關注他的學術天分外,也更應關心這類極端尖子的正常成長。智商是沒有年齡之限的,於是年幼而智商高者被稱為神童,但「童」卻受制於年齡。個人的成長不是只有學能,人格成長和社交能力的培養,卻是與自身以外的大環境的互動。把九歲小朋友抬舉為明星,爸爸樂了、神童也很自得其樂,看報道的市民百姓將之作為飯後談資,也樂了。但這就是神童生活的全部嗎?沈神童所需要的除了奉承外,可能還需要兒童心理學家的關顧,好讓他學會及適應在數學以外的成人世界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