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May 14, 2008

看看中國

看看中國

  一場世紀地震,滿目瘡痍,災情慘不忍睹。不過,轉換另一個角度,四川震災讓世界看到了一個跟西方媒體描述中很不一樣的中國。

  七點九級地震、震央所在的映秀鎮八成人口罹難、一間學校過千名師生被活埋等等,慘烈災情消息一則接一則。不過,與此同時,透過媒體的即時報道,我們看到一個熱切關愛人民的政府、有組織有效率的救援隊伍、民間組織和工商界主動投入賑災。在災難中的中國,表現出來的是國家領導和官員們能幹和慈愛。在地震發生後,國家主席即時向全國公布了動員救災命令,總理溫家寶不出幾小時便已經在前往災區的路上,解放軍及武警則接到命令前赴災場,用作戰的規格救災。

  除了救災前線隊伍的英勇和拚勁受到普遍讚揚外,我們也看到政府部門在災情應變的管理,採取了現代化的設備和手段,不再是愚公移山式的救災,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在震區鄰近地區社會秩序穩定,以及國家金融和功能如常運作,加上全國各地民眾自發救災,我們看到一個成長且有溫情的社會。

  在西方媒體裡反映出來的中國,是領導人冷漠、政府腐敗無能、社會落後、人命不值錢等等。四川救災的畫面,讓世界看到中國人命是值錢的,政府是全力搶救和保護她的國民的。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成長,已經很不一樣了。雖然,筆者並非說中國已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但肯定也不是被妖魔化後的模樣。相信很多西方記者都會將中國救災與美南部風災相比,公道自在人心,也不必細說了。

看災心情

看災心情

  四川汶川的七點九級大地震的可怖災情逐漸清晰,三藩市星島日報的華埠門市部昨日一早便出現捐款人龍,發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撇開民族感情,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面對這場大災難,同情心起應是最自然的反應。所以,四川的大地震同時受到國際媒體關注,對於海外華人社區的熱心援助狀況,也作出廣泛的報道。可是,總有些人或媒體好走另類路線。

  中國民政部昨日就地震災情召開了中外媒體記者會,以中英雙語回答記者們的提問。首先提問的是一位新加坡媒體的記者,他說報館接到中國公民的投訴,指有民眾曾向當局報告有地震的徵兆,但中國官員因為要營造奧運氣氛而禁制了消息,該記者要求官員解釋。另有記者問為何倒塌的都是醫院和學校,而沒有政府辦公大樓?暗示地方政府是否只顧自己安全而漠視民眾。

  香港一家報紙在地震翌日,也用顯著標題針對所謂「中國官員忽視大地震預警」大造文章。而英國的BBC昨日一則新聞拿中國與緬甸比較,評兩國對大災難的應變。文章基本上是以讚揚中國的迅速救災來批評緬甸,但記者在字裡行間,完全流露出對中國政府的一些成見。如記者說中國政府「意外地開放」公布災情。

  在救災工作才剛開始,災情還未完全清楚之時,這些媒體急不及待地要挑中國政府的「問題」,表面是實行輿論監督,但內裡反映的卻是少了一些人性。倘記者要批評中國共產黨,可以隨時寫報道,又何必要選擇這異常天災的場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