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June 25, 2010

莫錯用工具

莫錯用工具

  在中文電台《總編輯時間》節目中,有一位聽眾朋友說,一人一票可以保障不會有官商勾結,百姓也不必因樓價高而買不到房子。在筆者博客裡也有朋友留言說,「一人一票是實現社會人人平等的最具體方法。」。

  一人一票選舉制度很公平、官商勾結應該打擊、牟暴利式的高樓價要平抑、人人平等是好事情。獨立看以上四點都是成立的,筆者也很支持。只是,一些濫民主人士錯誤地神化「一人一票」選舉制度,標榜只要有了普選便可以完美解決所有社會問題。認為有了普選便可以沒有官商勾結、便可以穩定樓價、可以人人平等。這美麗的誤會源自把不同範疇的概念混淆了,把主觀想像代替了現實。

  「一人一票」是選舉制度形式的一種,它的作用局限於決定參與投票者的投票方式與權利,即是,不可以一人多票。「一人一票」只是整個選舉制度中的一個環節,讓每一個合符選民資格的人士都有同等的投票權,在這層面上是公平的。至於所投的一票能具體對時政能有什麼影響?則是另一個範疇的事情,要看整個選舉制度涉及的公權力範疇,即有什麼可供他投票。

  例如,每名選民都有權在議員候選人名單上投票選擇其中一位,這是「一人一票」在此間可以發揮的作用,依得票率決定誰人當選,屬於技術性或數學層面的。至於當選人就職後將如何行使公權力?誰能會左右他的決策?這已超出了「一人一票」運作所能干預的範疇。所以,假若說我的一票可以影響這位議員未來的決策,令他更平仰樓價或如何如何,單純的一種主觀的願望而已。如願望落空後,依選舉制度可以在下一次再選他人,再次期待。即是說,可以決定誰當選,但不應保證當選人的行為;而當選人的行為才是直接影響民生的範疇。

  此外,「一人一票」僅僅規管了投票人手上能有多少票,但卻完全不涉及選舉作為一種集體行為這層面。選舉投票是一種集體行為,如何有效地影響集體行為的意識,才是選舉勝敗的關鍵。於是,擁有可影響選民意識的資源與手段,才是真正掌握選舉的一方,這與「一人一票」法規是層次和本質的分別。

  選舉制度的複雜性一言難盡,在「一人一票」以外,如何能達至平仰物價或甚至更理想主義化的人人平等,中間需要大量的制度法規和實務工作。建設一個建康進步,公平快樂的社會,選舉制度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白宮棄車保帥引發阿富汗戰略反思

白宮棄車保帥引發阿富汗戰略反思

  兩年前,也就是2008的夏天,美國總統選戰打得正熱。父親和祖父都是四星將軍的共和黨的熱門候選人麥凱因,並未因為這顯赫背景而加分。因為民眾對伊戰爭已厭惡至極點,而麥卻頑固地支持增兵伊拉克。具影響力的反戰團體(Move On.Org)傾全力支持民主黨的奧巴馬,讓這位新科參議員迅即在草根階層有了立腳點。奧巴馬反對增兵伊立克,而Move On.Org則在《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把布殊新任命的美軍伊拉克統帥彼得雷烏斯將軍的名字,用諧音嘲諷為「出賣我們的將軍」,事件引起共和黨人的圍攻。這段當年選戰的插曲,現在看來諷刺味道十足。

  本周三(廿三日),這位「出賣我們的將軍」在白宮草坪上站在奧巴馬總統身旁會見記者,被提名接替因在背後嘲笑華府高官而被開除的麥克里斯托將軍出任阿富汗美軍統帥。在競選時,奧巴馬一直故意忽視彼得雷烏斯成功穩住伊拉克局勢的成績,強調反恐的真正戰場應該在阿富汗。想不到在應付當上三軍統帥後最嚴重的軍部人事危機時,彼得雷烏斯卻成了奧巴馬最佳,也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奧巴馬將「布殊戰爭」定調為「錯誤的戰爭」,上任不久便定出撒出伊拉克時間表。不過,他同時亦實踐了自己的反恐戰策略,大規模增兵阿富汗。微妙的是,「奧巴馬戰爭」採取的戰術思維,基本上與布殊在伊拉克後期推動策略是一致的(具體是以強大的兵力鎮壓敵對武裝分子,並同時透過政治和外交手段拉動當地政府的自立),連主要執行官員也沒有變。布殊時期的國防部長蓋茨、中央指揮部指揮官彼得雷烏斯均獲得留位。奧巴馬把伊拉克模式複製至阿富汗,而具體執行者是由國防部推薦的麥克里斯托將軍。麥前赴阿富汗前,奧巴馬只見了他三分鐘;廿三日開除他時,兩人反而談了近廿分鐘。

  與布殊當年的增兵策略唯一的不同,是奧巴馬為駐阿美軍定下了撒退時間表,期待快速取得戰績,避免重複布殊在伊拉克的錯誤。於是宣布今年十二月全面檢討阿局勢,明年七月開始撤軍。駐阿美軍為爭取在限期前取得成績,正在向武裝分子發動夏季大攻勢。就在此關鍵時刻,奧巴馬陣前易帥,絕對不會只考慮個別將領的態度作風問題。奧巴馬說法:換將是維護文官指揮軍隊的權威,不容個別軍人的意見造成分裂。紀律是軍隊的一切,理據是充份的,但不一定是唯一的理由。

  麥克里斯托都底還犯了什麼錯呢?別以為他是一個恃才傲物的大嘴巴,他是不折不扣的伊戰英雄。在2003-2008年間,作為部隊指揮官帶領美軍在伊拉克奮戰。被調至阿富汗後,也以創新和開放式的治軍作風贏得讚譽。麥克里斯托也不是一名老粗,對執行和完成任務有細密的心思,並且忠誠地執行白宮反恐策略。去年八月他接受PBS訪問時說,阿富汗任務雖艱鉅,但他相信這是唯一的能成功的策略。

  奧巴馬強調這次換人不換政策,亦即是說錯的將軍本人而不是政策,白宮其實是企圖防患於未然。嘲笑分管阿富汗事務的白宮官員無能,反映出一名幹練的將軍對阿富汗現狀的埋怨。白宮反恐策略的成功關鍵不單是軍事勝利,還包括有效地重建當地政府。可是,自阿總統大選以來,白宮對阿富汗頑強而腐敗的卡爾扎伊政府一籌莫展,是有目共睹的。幸而有健改和經濟等重大議題,阿富汗一直沒有停留在新聞的主要版位。而經麥克里斯托這麼一說,矛頭便直指白宮了。

  麥克里斯托在極壞的時刻講了不該說的話。國會中期選舉臨近,民主黨選情低落。健改未如期得到民眾的熱烈擁護,總統處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被抨擊為不夠果斷。NBC/華爾街最新公佈的聯合民調,奧巴馬的支持度跌至45%,不支持的佔48%,而最令執政黨不安的是有68%的民眾認為國家方向錯誤了。在這敏感時期,白宮又怎能容忍再有質疑總統能力的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