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獸
人與獸 三藩市動物園發生老虎咬死人事件,轟動全美,世界各主要通訊社都有相關報道。單是在三藩市紀事報的討論欄目,便有八百多條留言發表對此悲劇的看法,動物園的廢存和管理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首個公共動物園始建於1794年的法國,但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濃烈興趣大概是自有天地以來便如此。古羅馬貴族帝皇喜歡將獸與獸及獸與人的廝殺變成為娛樂節目,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也為明成祖帶回非洲的珍禽異獸。人與獸之間是獵與被獵的關係,不一定都是人獵獸,獸也會獵人。當然,這種人獸之間的長期鬥爭,人類是佔上風的。展示野生動物向來都是一門生意,而現代動物園卻加添了教育和保育的概念。 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人類不再依賴捕獵生存,對野生動物的興趣也逐漸被電子娛樂所取代,不少人質疑動物的存在於現代社會的意義。保護動物人士之間有兩種相反的立場,一派認為把動物關在籠是殘酷的,但也有說動物園是唯一可以讓瀕臨絕種動物繼續生存的方式。人類在地球繁殖眾多,直接侵佔了動物的生存空間,人類是有責任保護野生動物的。再者,沒有野生動物的地球也絕不能健康地運行下去。只是,動物園是否最佳保護動物的方法,則值得商榷。 動物園如同動物監獄,長期失去自由的感覺人類受不了,動物也應如是。長期監禁令動物失去獨立生存能力,智能和生活技能退化。沒有天然同伴的日子,令動物情緒變得不正常,甚至喪失生育能力。一些動物園住客如大熊貓和猩猩,要被安排觀看交配錄影帶學習本應是與生俱來的繁殖本能,不是悲劇嗎? 花巨資公帑飼養身心不健全的動物,在某程度上實在是虛情假意。在仍未被人類開發的地區保留動物生存空間,禁止破壞自然生態,才是人獸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