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總統
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委員會剛開完全國大會,按慣例在會上票選下一屆總統選舉誰是最理想的候選人,德州聯邦眾議員保羅意外地勝出,風頭出盡的前阿拉斯加州長佩林才得第三名。一直被共和黨視為醜小鴨的保羅已年屆七十四,沒想到卻受到與會代表的青睞。不少評論員都在找尋一個另類的「合理解釋」,也有人乾脆忽視它,而共識似乎是保羅的政治前途不會因此「殊榮」而有任何改變。
前年的共和黨總統初選,三藩市星島日報便推薦了保羅。保羅最終沒有獲得共和黨提名,更沒有被邀請參加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他索性自辦一場演說會,擠進會場的不乏年輕人。保羅反戰、反對動用納稅人資金救華爾街、要求監管聯儲局、反對奧巴馬版本的健改案;與此同時,他主張依憲法治國、小政府、不搞霸權外交、還原黃金儲備制、實行量入為出預算等。
保羅雖然是共和黨籍,但他更喜歡自稱是自由主義者。他所推動的自由運動至近幾年逐漸引起全國關注,在競逐總統提名期間,他在網絡上獲得的政治捐款便曾一度超越其他共和黨候選人。去年他提出對聯儲局進行查核的法案,也罕有地得到眾議院大多數議員的支持。
雖然保羅越來越受歡迎,更在保守派大會上贏了「總統選舉」,但他始終沒法進入黨派政治的主流。這不代表保羅的政見偏激或只屬小眾口味,而是黨派利益集團牢牢的控制住美國的選舉機制,根本沒有保羅可以生存的空間。所謂民主選舉制度,現實中只不過是黨派大佬們的遊戲。也清楚的證明在集團式的壟斷之下,美國政治能產生自省自救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如保羅一類正視現實,敢言敢另類的政治家,最終可只能成為主流政客的陪襯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