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4, 2012

陳光誠事件顯露美對華政策精準到位

  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三日在北京隆重揭幕。在中美高層會談之前,希拉莉打了一通電話給一名叫陳光誠的中國公民。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事後向記者敘述了國務卿與正在離開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陳光誠在車上的對話情況。其中陳光誠表達了對希拉莉的謝意,並用不完整的英文對她說:「我想吻你( I want to kiss you )」。發言人說在場的美國官員都深深被此打動──中美高層此次的對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鑼。談些甚麼呢?美國財長蓋特納表示希望中國讓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並進一步改革中國國企和銀行體系;國務卿希拉莉則要求中國在朝鮮和伊朗問題上配合美國。   陳光誠自山東寓所到北京美大使館逗留六日後,美國務院公布陳在此期間一直沒有要求政治庇護,並且自願離開。國務院官方網站發表了陳與美方官員談笑,以及在大使駱家輝攙扶下從容地離開使館的照片。美官員一再重申事件的處理和安排符合陳的個人意願、美國的價值觀與中國法例,是三贏的結局。而一場彷彿被巧妙地化解了的中美外交風暴,成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完美」序幕。然而,序幕原來「有下文」;不到幾小時後,陳光誠陸續接受多間西方媒體訪問,竟然說自己在大使館內不能與外界接觸,對事態發展一無所知,而他是在不了解情況下被「騙」離美國大使館,並公開呼籲奧巴馬總統讓他全家到美國。   這戲劇性的轉變比陳光誠如何進入美大使館更耐人尋味。陳光誠的朋友開始批評美國政府的做法,認為陳是被大使館出賣了。但這真的是美國屈服於中國的結果嗎?王立軍事件剛發生不久,美駐華使領館會草率接受另一投奔者是匪夷所思的。一名盲人能逃過當局監視,進入幾百里路以外的美國大使館,絕不可能單純地是使館的不速之客,沒有美方人員全程參與能成事嗎?至少,美國務院已承認希拉莉由始至終都指導著如何處理進入使館後的陳光誠。此外,在中美高層對話前發生如此高度敏感的事件,並且準時在會議揭幕前被「圓滿」解決,也不是巧合便能解釋的。   參考刑事偵緝的方法,可以追問陳光誠事件依目前的編排,誰得到最大利益。先從陳光誠說起,逃離地方政府監視進入美大使館,只可能有一個目的,就是想得到政治庇護、移居美國。如果只是為了對中美政府表達某種政治或個人訴求,他完全可以透過友人轉達。進入美大使館等同與中國政府徹底翻面這道理太顯淺了,陳沒可能沒有考慮過。如果不是有信心得到美國保護,甚或已經得到某種承諾,陳怎會冒如此大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