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November 15, 2010

選舉法反思   

 十一月選舉已經結束兩個星期,但三藩市的市參事選舉仍沒有最終的結果,其中第十區市參事的選舉更是天天換一個樣。在投票機由手動改為電腦化之後,選舉結果卻比過去都要來得晚,這不是科技的問題,而是三藩市在運行著一個很不合常理的選舉制度。

  三藩市總面積才四十七平方里不到,總人口才八十萬人,相比其他灣區縣份更都市化,且居住集中。在這樣一個小城裡,卻有一十名市參事(準確應稱之為縣參事),比別的縣都要多出一倍。相鄰的聖馬刁縣人口與三藩市相若,縣面積七百多平方哩,卻只有五名縣參事。而人口百餘萬及面積更大的聖他克拉和阿拉美達縣,同樣也只要五名縣參事。

  參事數目多之外,小城三藩市還要跟著灣區其他面積大的縣一樣搞分區選舉,此制度除了對政客有利之外,於百姓而言,未見得有何實質好處。多年前一股政治力量推動復活本已被拋棄的分區選舉,聲言可以令參事會更貼近民意。而現實操作是沒有分區選舉,民眾可以找十一位市參事幫忙,分區之後便變成只得一位。

  分區選舉無疑令到有心從政人士更容易當選;在某些選舉,更只需兩三千張票便有晉身市參事會的機會。但這類低代表性的參事,卻擁有為全市立法的權力,因而便出現了代表性與權力懸殊的怪現象。當選的門檻越低,也意味著當選人的素質將降低。再加上三藩市實施即時複選制度,讓選舉結果存在更多變數,基本上是敗者選舉勝者;這情況在今年的第十區選舉中最為明顯。在最後公布選民結果後,該區大部份民眾對即將代表他們的市參事有多少認識,相會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三藩市人口不多,但政府開支及赤字均是超級驚人的;再加上一個複雜無比的選舉制度,與一批只管政治意識形態的政客,城市的前景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