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11, 2011

轉劉迺強文章:公民黨誠信破產

1  公民黨誠信破產 本來我已寫好今天要發表的文章,但是看了黎廣德上周四於《明報》發表的文章(他一稿兩投,上周五再於本報發表)大放厥詞,使我忍不住要趕寫這一篇駁斥他。 我且先引用來自facebook對這位公民黨副主席的批評: 不起喺你屋企附近,又話不惠及小市民; 起喺你後園,又話污染你屋企; 用high tech,又話本地工人沒工做; 用low tech,又話懸浮粒子; 全部做到超spec,又話大白象; 照價錢限度,又話環保大晒; 免費過橋,又話鼓勵污染; 收污染稅,又話整死小商戶; 新舊巴士照行,又話污染超標; 全部換兩用車,又話政府亂花錢; 找外國公司,又話不保護本地工業; 找本地公司,又話官商勾結; 迎合你班文盲,又話政府無能; 改革教育制度,又話政治迫害; 只管金融房地產,又話年輕人沒有機會; 政府搞科研,又話花錢搞精英主義; 無限金錢請外國科研人回流,又話政府屈機。 這位網民對公民黨政客的偽善嘴臉描畫得遠比我高明;如果不稱公民黨為反對派,我實在難以找到更適合的名詞! (全文) 2  公民黨回應及劉的再反駁

拉登效應

  美國花了將近十年時間,終於在 5 月 1 日 那一天找到了基地組織領袖拉登,並將之即時擊斃兼火速棄屍大海(官方用詞為海葬)。消息傳來舉世震驚,紐約和華府地區的民眾更衝上街頭慶祝。事情過去十天了,拉登被殺的效應也循不同方向發酵。   總統奧巴馬向全球公布拉登遭美國海豹特擊隊格殺,完成了早在克林頓時代已開始的追捕(殺)拉登行動,奧巴馬的民望即時跳升。據政治監督組織綜合美國眾多民調數據,在拉登死前一天,即 4 月 30 日 ,奧巴馬的民意支持度不過半,不滿者稍微佔多數,分別是 47.7% 對 46.7% 。加入拉登效應後,截至 5 月 9 日 的民調,總統的支持度已過半,正反比例是 51.7% 對 42.0% ,可見民眾對奧巴馬的工作表現的印象大幅改善,但離 2009 年 2 月的 65.5% 歷史高位仍有相當距離。   人心難測,民意更如流水,民意調查數據有時也真的不好解釋。與上述奧巴馬民望同一時期,民眾對國家方向的看法也受到拉登效應的影響。拉登死前,   67.5% 的美國民眾認為國家方向錯誤,僅 25.8 % 認為正確;拉登一死,連美國國家方向也被調整了似的,認為方向正確者上升至 28.5% ,仍以為錯誤者下降 5 個百分點至 62.8% 。   奧巴馬民望因拉登之死而提高可以理解,因為奧巴馬作為三軍統帥,獵殺拉登可以說是他直接指揮的成果。但國家方向則難說了,國家方向包括經濟、民生和外交等等範疇,很難以科學量計,只能是一個複雜的感覺。拉登死與不死,於美國的經濟、民生和外交有什麼直接關係嗎?大概多了民眾感到心頭舒暢些罷了。   可是,不論是國家方向或總統民望,都是心理因素為主,一時的反彈,相信很快便會回歸現實。拉登效應的長遠實質發揮,絕對不會在美國本土發生,我們要關注的應是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