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奧巴馬為什麼會贏?

【選情內望】三之一
奧巴馬為什麼會贏?

  2008美國總統初選比預期來得精采多了。經歷兩任極度不受歡迎的共和黨籍總統的執政後,民主黨在下一屆取而代之表面看來順理成章;而前第一夫人、現任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莉更是熱門中之熱門。但是當初選戰幕正式拉開後,兩黨選戰均見爆冷。溫和派共和黨老將麥凱因在初期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突圍出線,而奇特之處是他竟然能夠在沒有得到共和黨核心保守派支持下,擊敗其餘參選人。民主黨方面,名不見經傳的政壇新人非裔奧巴馬,竟然不單止能夠與前第一夫人並駕驅,甚至在普通代表席數上反超前,極可能成為黨提名人。奧巴馬現象是如何湧現的呢?一位在全國沒有知名度的政客,究竟是如何在選票上擊敗政壇老手的?雖然共和黨參選人哈克比說自己主修科是神蹟,但是充滿複雜算計的政治角力何曾有神蹟可言。只要細心內望,令人目眩的奇蹟異數,背後其實都有跡可尋。此次先談奧巴馬。中國人認為想謀事成,必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循這三方面來檢視奧巴馬的選戰,他是有利的。

奧巴馬得天地人

  所謂「天時」,踏入選舉年,現任總統民意支持度僅及三成,七成國民認為國家走錯方向及厭倦伊戰。可是,與此同時,國人對民主黨掌握的國會也只給予不及三成的支持度,對換了政黨卻依然乏善可陳的國會很不滿意。求變心切,人們願意嘗試更徹底的新人事新作風。在此大環境下,如奧巴馬般的新人比耳熟能詳的政客更易引人注目。在民主黨芸芸參選人中,只有奧巴馬是新鮮人,其餘不是過去曾參選,便是有名的議員或前內閣成員。共和黨那邊廂也有新鮮人效應,除了麥凱因「死而復生」外,能夠戰至最後階段的都是在全國政治名氣不甚了了的羅姆尼和哈克比。假若是在總統連任年,而在任者又有相當民望,則新鮮人要出頭便沒有那麼容易了。

  有了對新人有利的大環境(天時),還必須有地利及人和來配合。而細析已知的選舉結果及出入口民調,便可以找到奧巴馬的至勝關鍵。
至截稿時止,合計已有卅一州完成了民主黨初選。美國總統初選是以兩種形式進行的,分別是黨團會議(Caucuses)及票站式初選(Primary)。套用中國式的流行語,黨團會議是「雙規」,參加投票者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出席會議,經討論後即場以或舉手、或分批站立、或手寫紙條方式表示支持那位候選人。而票站式初選則與一般投票無異,選民可以於票站開放時間內自由前往投票,也可以用郵寄方式預寄選郵。不論是何種方式,最後都按得票率分配代表票,各州代表票多寡依人口比例分配,誰先奪得2025代表席位便可代表民主黨參選,共和黨的穩勝號是1191。

黨團會議殺著

  在已結束投票的州份中,十一個以黨團會議方式進行,廿個是票站式。奧巴馬在十一個黨團會議僅在內華達州失利,其餘均以超過或接近六成得票率高票勝出。至於廿州票站式初選,奧巴馬僅奪得九州勝利。兩者比較,奧巴馬在黨團會議有九成一勝出比率,票站式則降至四成五。

黨團會議不單有利於奧巴馬,更是他進軍白宮的殺著。如果他最終能夠成為白宮主人,率先要感謝的應是黨團會議這種形式,以及參與其中的義工和支持者。依美國的初選制度,贏得多少個州是沒有意義的,關鍵在於取得多少個代表席(這裡只計算普通代表,並不包括不受初選約束的超級代表)。黨團會議這投票形式為奧巴馬帶來壓倒性的勝利、104席的實質進帳,抵消了在票站式初選所失的44席,總結起來還領先希拉莉60席。

  對奧巴馬來說,在十個州黨團的勝利,便可徹底抵消在另外十一個州的失利,竅門是他在黨團贏的比例高,在票站輸的幅度百分比低。雙規式的黨團會如何成為奧巴馬的囊中物,這是因為「雙規」制度更配合奧巴馬支持者的背景,而奧營在這方面的基層動員能力也較強,詳情將另文述析,在這裡先點出奧巴馬在票站式初選能少輸的原因。

「兄弟」票操生殺權

眾所周知,希拉莉在超級星期二部署重兵,意在於當天拉開距離,一舉擊敗奧巴馬;誰知星期二選舉日卻被奧巴馬追得緊貼,令孤注一擲期望在超級星期二大勝的戰略失敗。而失敗的原因,表面看來是愛德華.甘迺迪力挺奧巴馬發揮功效;但仔細分析,奧巴馬能在票站式初選也「屹立不倒」,主力還是非裔的兄弟票及白人男性的「同性」票。廿一州票站初選奧巴馬贏得九州,其中七州均依賴非裔選票勝出,而在大多數的州他都比希拉莉得到多的白人男性票。

  奧巴馬的非裔票實際得票百分點,比較最終勝出百分點為高,明顯可見非裔票得優勢的重要性。

  除此七州外,奧巴馬亦在本州伊利諾及猶他州勝出。在伊州,非裔票不能說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它只令奧巴馬得以更大的幅度領先,奪得更多的代表席位。至於以信奉摩門教為主的猶他州,於票站式初選而言,是至目前為止唯一非裔佔極少(低於1%)而奧巴馬仍能勝出的州份,該州六成五的男性選民投了他一票,性別偏好可能更關鍵。

  奧巴馬在非裔票成出線關鍵的七個州共佔有62席位的優勢,巧合地,這與目前奧巴馬在全國一般代表領先的數字相同。截至二月十日,奧巴馬共有986席一般代表,而希拉莉則有924席,兩者相差也是62席。

種族牌聲響震天

  無可否認,非裔於初選幾乎完全一面倒的支持奧巴馬,對選情產生相當重要的實質影響。相類比較,希拉莉也普遍比奧巴馬取得稍多的白人選票,但優勢幅度大部份只停留在十個百分點內。可以由此歸納,奧巴馬除取得非裔票源外,還輕鬆地突破了種族界線取得白人票,甚至得到比希拉莉更多的白人男性票,令總得票率可與希拉莉較勁。

  奧巴馬是首位極具當選機會的非裔候選人,幾乎全取非裔票表面看似應然,卻仍有操作上的奧秘──別忘記曾幾何時,希拉莉的丈夫曾被譽為「首位非裔美國總統」,以白人身分吸納黑人選票。而此次希拉莉為什麼會踢到鐵板的呢?也許,惟有深入內望選情,才能準確掌握希拉莉因何會在非裔社區遇上嚴重障礙。而在餘下的初選中,看來非裔票仍會在好幾州令希拉莉敗陣。種族言論在初選期間極為敏感,稍一不慎便會被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而2008初選的種族牌究竟是如何打響的呢?留待另文詳析,當中有其微妙的變化過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