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誰拖累了台灣

     中國國民黨主席競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在最近一次的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上,目前民調領先的吳敦義被現任主席洪秀柱點名質問。洪指出吳經常說自己秉持蔣經國的政治理念,但卻在國民黨的歷史認同上偏離了。洪說:有聲音說要把中國國民黨改為台灣國民黨,甚至不敢承認自己的中國人身分。洪秀柱本人則在發表會上鏗鏘有力地重複了蔣經國當年的名句:「我是台灣人,我也是中國人」。   吳敦義在政見會上並沒有正面的回應洪秀,也沒有如洪一樣也宣稱自己是中國人。吳敦義一直批評洪為急統派,並不代表主流民意。其實在另一檔時事節目訪談中,吳說得更清楚,他說「假如你想被統,今天便可以實施,你去上海住,就被統了,你何必拖累兩千三百萬同胞呢?」   很明顯,吳敦義所代表的就是偏安主義,也就是他所說的「一中各表」。中國國民黨是推翻滿清,建立共和國現代中國的政黨,如今卻淪落至連競選黨主席的人也不敢自稱為中國人,真的令人唏噓。吳敦義反獨又反統,美稱之為維持和平,但這符合兩岸政治現狀嗎?就算沒有被民進黨滅了,國民黨還能偏安下去嗎?   吳在「一中各表」中只取各表,與香港反對派「不要一國,只要兩制」是一模一樣的。如果吳還是不明白,不妨參考最近涉港事務中國官員最近的講話,其中重點就是北京不會接受將「兩制」變成為分裂的借口。同樣,如果吳等認為堅持「各表」便可以令「一中」名存實亡,那想法是否太天真呢?說到拖累兩千三百萬台灣同胞,表態承認自己也是中國人並不會帶給台灣什麼災難;反而是那些玩弄政治名詞的政客,如再不敢直面兩岸關係的核心,將來就算有可能執政了,也不能被人民帶來什麼福祉。

為什麼要排華

     今日是美國排華法案通過一百三十五周年的日子,不單是在美華人,甚至全球華人也應記著這天,因為這是一段對中華民族相當重要的歷史。   十九世紀末,拖著小辮子的大清子民在美國過著飽受歧視的生活。他們最初是以廉價勞工性質被帶到美國的,大部份從事基建苦力工作。文化的差異讓當時的中國勞工成為嘲笑的對象;到了華工漸多,美國本地工人便開始叫喊職位都被華工搶走了。華人會無端在街頭被打、華人村落會遭縱火、地方政府更立法禁止華洋通婚、禁華人購買房地產、甚至禁止購買保險。   但歧視和敵視華工的不限於藍領階層,其時報刊上湧現的辱華漫畫和文章,都是出於知識分子之手。而社會上的仇華情緒最終還上升至國會層面,在莊嚴的議事大堂通過了合法歧視華人的排華法案,也是美國史上唯一針對特定族裔的歧視性法案。   當時的美國社會,為什麼上至國會議員,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如此公然地歧視華人呢?簡而言之,就是因為中國貧窮落後,一個任由列強割地建殖民地的弱國,寄人籬下地在美國土地上偷生的華工,又怎會被看得起呢?   於是有人會問,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生活逐步邁向小康,那麼中國人是否在美國便不會受到歧視呢?   狀況確是好多了,一百餘年前那種暴力歧視一去不返,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便完全接納中國。過去是認為你低下不夠格,所以輕賤之;如今你肌肉強壯了,便認為你是威脅,把你當準敵人了。百餘年來,這其實一直是美國文化的陰暗一面,對待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也常流露出同一樣的思維,只是外面包裝了高大尚的什麼「自由民主平等」而已。   所以,排華法案不會再出現了,但武力圍堵中國正全力進行中。阻止排華法重現不能靠教育美國民眾,因為他們長期所受的教育讓他們自視為世界上最善良的國民,也相信自己政府所作所為都是公義的。因此,華人的尊嚴只能靠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來維護。

指點江山

     香港反對派代表人物李柱銘和黃之鋒與殖民地末代港督來到美國國會,在公聽會上批評中國打壓香港。李柱銘是華府的常客,這回攜同黃之鋒小弟出席,有老雞帶小雞,訓練接班人的意思。再加上末代殖民地舊主人,這齣戲的演員份量可謂已十足十。不過,香港回歸廿年,李柱銘來美唱衰中國亦已經超過廿年,只見中國大陸全方位發展突飛猛進,而香港社會則呆滯不前;那麼,很顯然出了問題的不是中國大陸,而是被反對派挾持的香港。   昨日在中文電台的節目上,一位聽眾說「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責任不在香港人,而是因為中國腐敗的官場,而中國共產黨則是一個受全民唾棄的政黨。」這論調其實與老李與嫩黃很相似,其中包括兩個重點,其一是香港目前狀況很不好,其二,這都是中國政府害的。   可是,別忘記就算是最激烈的香港反對派,也只能說中央政府在「干預」。香港事務。試想,受到干預的「苦不堪言」,被直接管治的「風生水起」,這到底符合哪一門的邏輯?到底是所謂的干預令到香港「民不聊生」,還是應直接管治才可「起死回生」呢?   所以,那些終日聲稱大陸搞壞香港的人,很可能是失明和失聰之輩。因為只要睜大眼看看中國社會的現狀,不難看出中國一個又一個的主要城市,正排著隊的超越香港。不單是在基礎建設上,在社會活力、人文精神和創造力上,均全面的飛躍。很想那些唱衰中國的香港反對派,可否解釋一個能令七億國民脫貧、花三十年便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政黨,為什麼就沒能力管治好香港呢?   當某些香港人自以為可以指點江山,教中國政府如何治國之時,他們可有把香港治好的能力呢?反對派掌控了立法會、教育界、社福界和輿論機器,為什麼就不能造福港人呢?無端無根的自大和狂妄無助香港進步,倒不如謙卑再謙卑,享受背靠祖國的有利位置吧。

最偉大總統

     自從羅斯福總統時候開始,美國輿論慣例會在總統就任滿一百日之時檢討其政績;出了這麼一位另類的特朗普總統後,媒體對百日功過的議論更是熱火朝天,而總統本人也語出驚人。   特朗普對於輿論聚焦他的百日功過其實是很不以為然的,他認為一名總統有多成功,絕不能光看其前一百日的表現。縱使不認同百日評說的做法,但他也依例自我評說了,說以首百日計算,自己是美國史上最有成就的總統。至於美國媒體,卻幾乎一面倒的作出相反的評價,說在過去百日特朗普沒有成功推動過一項重要法案,禁穆斯林的行政命令被推翻,說要推翻奧巴馬健改又無功而還;在國際上朝鮮連番認射導彈挑釁,一點都不給美國面子;選前對中國發出的狠話,都變成對習近平的讚美了等等,可謂劣評如潮。   所以到底特朗普自誇的功績在哪裡呢?保守派在為特朗普辯解時便提出他的一些政績,如成功任命了一位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引起了社會對移民改革的新討論,重新展開雙邊及多邊貿易協訂的談判,以及從根本上改變了解決朝鮮問題的方向等等。   至於這些是否能算得上政績,真的是見仁見智。但至少在任何稍微客觀的人看來,特朗普的百日新政真的沒有完成太多事情,硬要稱自己是史上最成功的新總統,是有些臉皮厚了點。可是筆者換另一角度思考,作為美國史上最沒有政治資歷和經驗的總統,特朗普首百日的在職訓練可謂學習成績優異,越來越像位總統,明白到什麼可為,什麼連總統也辦不了;公開發言時更是逐漸回到政治正確的軌道上。   只是當了一生的老闆,自負的個性也許沒法改了。所以他仍然會自誇為最偉大的總統;對美國主流媒體的不屑也沒有改變,甚至打破總統慣例拒絕出席華府記者周年晚宴。要特朗普在記者前自嘲看來沒戲了,但對於如何行使總統的權力,相信他已在極積的學習中。

法者為王

  當遇到社會不公義事情之時,中國民間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責問語:「還有王法嗎?」別說中國人沒有法治觀念,打從先秦時期起,中國人便敬畏法,也明白到法,即是所謂的王法,才是定奪生死的最高權力。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卻故意的忽悠人民,說民主選舉比法更重要;更刻意強調三權分立,塑造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平等的假象;相對而言,實務實的中華民族在政治上更實在,更懂法者為王的道理。   西式民主政治喜歡把選民哄上天,說他們投票展示的民主力量如何偉大,但其實政客們私下最渴望得到是法庭的權力。因為所有的政治爭拗最終都會在法庭上裁決,當年小布殊在選票還未重點結束,便被法院宣佈當選為總統,最典型的例子。所以在政制設計上,最高法院或具終審力的法院法官席位,都不會交由選民決定的,而是由政客委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權,兩黨爭得你死我活,所以奧巴馬明知沒有機會獲得通過,在離任前也全力提名人選。這皆因最高法院內兩黨勢力的分配,直接影響兩黨日後的政治利益。   在香港,英國人原要求以主權換治權,即是名義上交回香港,但仍由英國管治。此荒唐建議被鄧小平拒絕後,英國人便在回歸談判中處處埋陷阱,其中最成功和最重要的便是令中國政府接受回歸後香港百分百沿用殖民地司法制度,使到香港的上訴庭和終審法院,至今仍緊緊掌握在非中國籍法官手上。   而台灣的蔡英文最近提出司法改革,將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全部改為總統任命,人數更是由九十四人減至廿一人,且是終身制。如此一搞,蔡便可以讓民進黨完全及長期掌握台灣的司法系統,法院也如假包換的是「民進黨開的了」。   假民主之名為惡者何其多,真正的司法獨立必須建立監察法院的相關機制,否則法者為王,公義難尋呀!

大賊封聖

     香港社會在政治環境方面與台灣有著高度的相似,不知道是同出一製作部門,抑或是港反對派師從台灣之故,總之兩地的亂象有如同一模具生產的。就以一代賊王葉繼歡被港反對派媒體和政客封聖為例,與台灣民進黨要為國際著名巨貪陳水扁「平反」,以及八田與一成為台灣人民英雄等,不就是同一劇本不同演員嗎?   說葉繼歡是一代賊王是因為他的犯罪紀錄,他的成名作是與同黨持AK47步槍搶劫金鋪,震動全港;被捕後又成功越獄,並且繼續犯案多年。及至再度被捕及遭警員槍傷至下半身癱瘓後,據稱已信奉基督教的他在獄中又以鉛筆插傷獄警。這樣一名犯案纍纍的悍匪卻被反中人士透過電影、媒體多層包裝成為義賊,甚至是民主鬥士,被政治年青奉為榜樣。   而在台灣,已被國際認證為貪污犯的前總統陳水扁,卻被民進黨和獨派人士捧上天上,一再呼籲馬英九及蔡英文要特赦他。在他們口中的陳水扁是被冤枉的,是政治逼害的犧牲品。有獨派大佬更說,蔡英文如果要民調回升,便必須先特赦阿扁。當大陸以洪荒之力反腐之時,台灣卻為政治包庇世紀貪污犯,台式民主的驕傲還有多少含金量呢?   比特赦阿扁更匪夷所思的八田與一事件。這名日據時代在台灣從事水利工程的日本人,被台灣的親日官員吹捧為造福台灣百姓的人民英雄,就是連國民黨的馬英九也曾加入擦鞋行列。最近八田與一在台灣的銅像被人砍了頭,台南市長賴清德表示震怒,火速緝拿疑犯和修復銅像外,還用日文至函日本恭敬地報告調查結果。   連孫中山的銅像被毀也沒有如此對待,台灣官員在想什麼呢?幸而一些台灣良心學者和媒體人紛紛出來澄清史實,指八田是殖民地官員,他建的水庫和水利工程是為日本而建,農業增加產出,但得益大都運回日本支援戰爭,台灣廣大農民在該時期連白米也吃不到。所以對八田歌功頌德,忘記受殖民逼害,不就是自甘再被殖民嗎?   大賊可以封聖,貪官是不倒的政治領袖,對殖民暴行至今還要感恩戴德。香港和台灣這些畸型的現象,毒害了不少年青人之餘,也只能說明其社會正在大倒退當中,未有搭上中華民族復興的列車。

都是被逼的

     中國首艘貨運太空船天舟一號昨日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太空站的建設又向前跨進一步,預期在二零二零年,中國將完成自家大空站的建設。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貨運飛船十分之關注,灣區哥倫比亞電台 KCBS 就此還訪問了專門研究中國太空項目的學者,問與答之間透露出來的信息甚是有趣。   主播問:「中國不加入美國的國際太空站,而要搞自己的,有軍事上或其他目的嗎?」學者答:「是美國不容許中國參加國際太空站計劃,所以中國才自己研發的。」主播問:「那麼當中國建成太空站後,會從中研發什麼呢?是增加其軍事能力?抑或從事科學和教育研究呢?」學者答:「美國國際太空站能完成的,中國太空站都會去做。」   二零一一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人進入由美國太空總署營經的所有設施,包括國際太空站。在法例通過之前,美國政府其實已經對中國發展太空項目諸多提防,而美國輿論也一直妖魔化中國的太空項目就是為了軍事用途。   中國的回應是四個字:自強不息。既然美國不願意合作,就自己努力幹吧。這種精神不單見諸於航天事業,想當年中國試圖購買超級電腦和預警機等高端技術,同樣受到美國的禁止或干預。結果,逼得中國更努力自主研發,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電腦便是中國製造的,中國空軍也擁有了自己的空中預警機。   回到太空站問題,美國國會現在很是擔心國際太空站因老舊和缺錢而即將被淘汱,這將令中國成為唯一擁有太空站的國家,屆時太空實驗項目將成為中國的獨市生意。如要維持與中國的太空競賽,美國則需要投入更大量的經費,這恐又不是聯邦財政願意負擔的。   早知今日,又何不當初呢?美國對於中國的崛起一直採取壓制手段,以為這樣便可以阻止中國的進步。這種戰略思維的背後是對低估了中國人的創造力。與此同時,過去幾年中國大量投資在科技創新和應用發展上,預估在未來五至十年間,中國將為美國,以至全世界帶來更多驚奇,而這些某程度上都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