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rch 31, 2014

學習被捕


  日前香港上演了一齣滑稽戲,佔中運動發起單位搞了一場佔中被捕演練,據說原來有一百八十人報名,當日實際到場有八十人。從新聞圖片所見,參與演練者有的手扣手臥地,有的扮演警員拉扯他們。筆者不知道這八十名參與者都來自何方,是主辦單位骨幹?還是一般市民?但單從如此荒謬的演練也能光天化日下發生,香港某些人士的精神墮落程度實在令人慘不忍睹。

  發起者宣傳佔中是爭取所謂香港民主真普選的最後手段,於是做好了心理準備與中央對抗之外,也要做好生理準備與警員發生肢體衝突。日前的這場演練既有宣傳之效,也有煽動可能參與者的「教育」作用。可能主辦方自以為這是高明的公關,可以一石多鳥,卻無知地曝露了自己的不濟。

  把佔中宣傳似革命一樣的神聖,搞什麼起動和誓師儀式的當日是何等的氣慨激昂,有的甚至聲淚俱下。但原來這勇敢爭取民主之士,要演練如何被捕,難道他們只打算被捕嗎?

  什麼是革命,三月廿九日是廣州黃花崗 起義的紀念日,其間七十二名烈士犧牲了,他們當中不少是熱血青年,有的甚至來自海外。其中最著名的有林覺民,壯烈犧牲時才廿四歲,臨出發前林留下遺書給妻兒,早就做好了捨生取義的決定。相信林沒有演練過如何應付被清兵拘捕,不成功便成仁應是他的唯一底線。


  有些人只慕革命的光環,又不願作真正革命的犧牲。筆者無心叫任何人妄顧自身安全,只要感慨這世代太多人想做廉價的英雄,貪圖政治虛榮。

Tuesday, March 25, 2014

切勿造神


  馬英九提出在沒有前提下願意與學生溝通,學生方面也似乎有些動心,服貿案困局總算有一點兒緩解的跡象。姑勿論事件最終如何落幕,此事再度警惕社會,學生不是神聖的,切勿因一己一黨之私而造神。

  佔領立院的學生領袖說馬英九應該回歸「民意」,彷彿佔領立院的學生便是獨一無二的民意,因為民意似乎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代表民意的學生自然也神聖了。這種歪理在港台橫行,港大校長徐立之和特首梁振英都先後中招。其實真的沒有那麼神。

  民意仍人民的意見,七百萬人的香港與兩千餘萬人口的台灣,就單一議題民意無可能只有一種。既然是民意,自然是五花八門,天下間沒可能有單一的民意,只有多數與少數之別。於是,不同政見人士才可能各自聲稱自己代表民意,實質只能代表與之意見的相同的那部份民意。正因為民意多元,才有必要透過制度處理分歧及最終制訂政策。於台灣而言,民選立法院是處理民意分歧的法定機構,立法委員是由人民授權的,只有他們才能根據議事規則就服貿進行表決。


  違法佔領立院的學生根本沒有任何憲法權力議決任何議案,不論言辭多激昂,學生藉搞亂議會和社會秩序方式,強行取代立委的議事權,甚至自以為可以命令行政機構,其本質非但不民主,更是極權專制的表現。在大陸文革時期這叫做造反奪權,一段意義下可稱之為政變。學生不是在爭取民主,而是在摧毀台灣現行的政治體制和憲法。馬英九應向學生責問的大是大非,苟且縱容,只會讓下一代人更漠視法治和憲制,為未來社會動盪堆下定時炸彈。

Monday, March 24, 2014

馬英九之錯


  馬英九前天親自上陣就學生反服貿發表講話,結果學生示威反而升級,除立院外還一度攻佔了政府機關重地立法院。曾在全台人氣超高的馬帥哥到底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這位政治老手沒法平息青年軍的進犯呢?馬英九的確錯了,而且是犯了根本性錯誤。  

  台北時間廿三日早上的記者會,是馬英九解決這場政治危機的黃金時間,可惜馬沒有好好的把握。馬提出肯定學生的熱情,卻否定學生的行為;堅持服貿,維護法治。可以說在原則性問題上馬還是可以的,筆者說馬犯了根本性錯誤,是指他的應對事態方法和思維。

  馬英九在開場白指出了維持法紀才是民主基石,但著力不足,其後的時間幾乎全部花在解釋服貿的好處,試圖以理服人。就算馬英九所說的道理全對了,要讓學生停止違法佔領  立院也是毫無可能的。一家電視台的記者訪問了好幾名示威現場的學生,無一人能講出服貿的內容;有大學老師說他接觸的學生七成不懂服貿。示威學生本來就不甚懂得什麼是服貿的情況下,他們有的是蠻勁,和必勝決心,就是千萬別叫他們慢下來思考。如果學生是理性的,便根本不會發生佔領立院和行政院之事。所以馬英九應痛斥其非,學生沒有天生的神聖光環,是非黑白總有個分明的。馬應明明白白點明學生的無知和謬誤,可惜馬只輕輕一句帶過,幼稚地想做好好先生。

  其次,這次危機出現首先是立法院嚴重失職,特別是作為立法院院長的王金平更是難辭其咎。服貿協議是依規定送到立法院備審的,(按馬說依法本應是備查便可以),所以協議是否應通過,權力和程序都在於立法院,每一位立委都有選民交付的責任必須去理該協議,然後依程序表決,通過與否也應接受才是民主。現有立委以違反議事規則手段阻止辯論,院長便應維持議會紀律。可是,滋事立委和院長似乎都視議會為無物,任由民主議政之地淪為市集。更甚者,當學生衝入立院後,院長竟然愛理不理,似乎認定麻煩是馬的,不是我王某的。拿法治民主的尊嚴來幸災樂禍,情節比劇集《紙牌屋》還好看。


  馬英九在講話中應集中火力向反對黨和院長開炮,爭取公罪認清亂局出現的根由,嚴辭追究始作俑者,並嚴肅表白維持法治的決心。當政敵一心只想把你搞垮之時,你卻以為說明政策便能服眾,如此思維連東郭先生都不如。政治鬥爭如果都是講道理的便不是政治了。馬若因此役而倒台也是活該的,只能說技不如人。

Friday, March 21, 2014

軍人心聲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電視記者在克里米亞一軍營內採訪,頗能客觀地反映了克里米亞目前的情況。記者在軍營內自由行走,畫面中零散的幾名軍人或坐或站在閒聊,有的還背著槍械。記者說軍營內一半軍人已離去,有的在收拾中也準備離開,有的仍舉棋未定。報道中拍到幾名婦女在吵架,一方指責對方的丈夫選擇離開。片段中一名接受訪問的士兵可謂一語道破西方政客和媒體虛偽。這名士兵說他和妻子仍在猶豫,一個月前一切都還是很美好的,想不到現在弄得如斯地步。

  這段報道從幾點反映了真實的克里米亞,儘管白宮和西方媒體渲染俄羅斯武力侵佔了克里米亞,但作為一般領士爭奪戰最不能避開戰火的軍營,竟然是如倒閉的工廠般,除了幾分蕭條外,工人們(士兵)百無聊賴,憂愁往後日子如何過。連烏克蘭當地駐軍都可以自由選擇去留,所謂俄國強行奪取克里米亞的說法便成疑問了。


  此外,軍人對於國家局勢的安危應是相當敏感的,那名說一個月前一切還很好的士兵,反映了時局的急變也是他們完全沒有察覺到的,所謂烏克蘭危機其實就是一場人為策動的政權爭奪戰。有組織和得美歐支持的少數群體,不顧法紀地發動推翻政府的街頭運動,是以少數挾持大多數。暴民政治能為少數特定政客取得權力,但卻賠上了整個社會的穩定。台灣有大學生佔領立法院,香港有人包圍特首車隊擲物,類似的暴民政治是對民主理性的醜陋攻擊。在權位者實在不應為一己之私而置社會前途於不顧。

Thursday, March 20, 2014

民主背後


  衝著服貿協議而佔領台灣立法會的大學生,給全世界上了一課,清楚說明了非理性暴民政治如何扼殺了民主,也徹底曝露了政客為謀一己一黨之私,可以如何沒有底線地操弄權謀。

  實行民主至關重要的素質是理性,堅持理性才能建立法則,有了法則才能議事,能議事才能尋求共識,有了共識才治。民主政治所追求的應是求同存異,是少數服從多數,以理性爭取同盟。政見盡可不同,但要遵守規則,不能為求達到目的而隨意改變規則。不是說民主之美在政黨輪替嗎?為何不等輪替便搞顛覆呢?

  近年來不斷看到世界各地出現以爭取民主為名的暴民政治橫行。他們不尊重也不遵守法制,只顧不擇手段打倒非我族類,完全容不下異見。這些揮舞著民主大旗的政客或街頭示威者,專橫拔扈,無視法紀,無視憲制程序,總之是順我者昌,逆我者必須亡。如是,獨裁與「民主」怪胎般的結合,正在全球肆虐。


  如果我們還相信教育,還是相信人是要經歷成長階段的,就請不要再為政治私利而荼毒後生。你我都曾經年輕過,都曾經是學生;回想當年,你會認為自己當年的智慧和判斷能力比現在還優勝嗎?父母都拿出全部薪水讓年少子女當家,任由他們決定開支花銷,這就會是最美好最神聖的家園嗎?成年人要擔負成年人的責任,別企圖放火後又打劫。如果家國大事全都應完全聽任還未踏足職場的青少年決斷,請當權政客都即時辭職好了。想起當年吾爾開希要求與中南海共治中國,看著如今立法院內喝著啤酒的學生命令馬英九公開道歉,民主口號的背後到底還剩下些什麼?


Monday, March 17, 2014

怪異制裁


  烏克蘭克里米亞周日舉行獨立公投,八成三選民參與投票,九成六支持脫離烏克蘭轉投俄羅斯。對此,美國與歐盟作出了極其怪異和可笑的所謂制裁行動,就是點名制裁十一名烏克蘭和俄國官員,指他們唆使或推動了獨立公投。奧巴馬總統還親自出鏡宣讀了制裁聲明,見證了政客的臉皮真的比什麼都要厚。

  美國向別國施以制裁無日無之,在公投前白宮便警告普京將要付出嚴重代價,可萬萬沒想到白宮智囊如此不濟事,竟然想出了向個別人員發出不痛不癢的所謂制裁。暫且不說凍結個人財產和禁發簽證有沒有用,單從白宮只選擇打擊個人便完全暴露其底氣嚴重不足。

  如果白宮如其所言確實認為克里米亞公投是違法的,那麼便不應制裁十一人,而應是制裁所有投了贊成票的一百多萬選民。因為那張「非法票」是他們投的,法是他們違的。在公投前,白宮不應警告普京,該警告克里米亞人。況且,美國過去也不是沒有試過懲罰別國選民,當年加沙選民選出哈馬斯執政,美國便即時停止了人道物資援助,還放任讓以色列軍在加沙施暴。為何這次奧巴馬不讓克里米亞人也嘗嘗苦頭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對克里米亞完全沒有影響力,人家吃飯穿衣不靠你,也看準美歐或烏克蘭都不敢軍事干預,美國拿克里米亞選民沒法子。


  克里米亞公投不符合美國利益,奧巴馬卻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他們去投票,事後也只能拿出一份只有十一人的名單來制裁,全因白宮思維僵化,完全錯判地區局勢以至美俄關係。美國如果繼續容讓沒有國際政治識見和經驗的人當總統,往後更不堪設想。

Friday, March 14, 2014

決戰前夕


  克里米亞明天便舉行公投,美俄大戰亦如箭在弦上。當然,此新世代大戰並不是傳統的熱戰,更不是美蘇冷戰的重演。美俄此戰首要比拚是謀略,其次是錢財,最後才會是武力,並且這機會極微。

  克里米亞脫烏公投是烏克蘭危機的轉捩點,將令烏克蘭亂局添上更多變數,而亂源則是白宮的魯莽和貪婪。對於可能挑戰其世界超級大國地位的勢力,美國自二戰以來奉行「搜尋與毀滅」模式,只要一旦找到可疑威脅,便會想方設法的除之而後快。而除敵手段於美國而言,不過是其超強的軍事打擊力量。二戰以後美軍參與或發動的戰爭,無不是此主導思維的結果,勇武有餘而謀略不周。

  奧巴馬沿用此落後的戰略思維,對崛起中的俄羅斯及中國,仍是依法炮製。但因為俄中並不是伊拉克阿富汗,再加上複雜的經濟與國際政治關係,美國不能簡單地「搜尋」便予以「毀滅」,於是便採取圍堵方式,務求將俄中困在自家門內,在不對等的形勢下接受美國的領導。自聯蘇解體後,北約沒有因為冷戰結束而停下來,反而是積極的東擴,一步一步向俄羅斯進逼,還要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烏克蘭如落入北約手中,俄國西路便被封死了。


  奧巴馬思想以為借支持烏反對派政變,便可以一夜斷普京的左臂。這種低成本突襲看似取得勝利,但俄羅斯不戰而屈烏克蘭兵於克里米亞,同樣高招。接續下來美國只能遙控那班不穩定的烏克蘭反對派政權,俄則是盡得地利與人和。公投後進入短兵相接階段,美方明顯吃虧。更嚴重的後果是經烏克蘭一役,將曝露了美國戰略與國力的缺憾,打擊了白宮在各國反對派中的威信。而中國須從中警惕,美國圍中國之心是不會死的,今日俄國也許是明天的中國,美國在東亞甚至中國國內發難的可能性絕不能過度低估。

Thursday, March 13, 2014

平權以外


  就加州SCA5憲法修正案,華人社區出現了不同的立場。一些華裔組織表態支持平權法,指出華裔社區過去受惠於平權法,不能過橋抽板。另一種意見認為修正案會人為地降低了亞裔學生進入公立大學的機會,直接損害了華裔學生的利益。目前法案仍在爭議階段,雙方都有數據與資料來支持自己的立場。

  事件還不止兩種不同理念的競爭那麼簡單,州議會的政治與黨派利益,對修正案的最終版本難免會受其影響。就算修正案通過了議會,仍要全民公投,選民有最終的表態權利,更不要說任何一方還可以採取法律手段,再在法庭上分過高下。由此可見,這場入學權利的爭議將會是漫長和複雜的,如果因而導致華裔社區內部的分化,將不利於社區的團結。


  華人家長向來重視子女教育,自然對SCA5格外的關注。不過,種族配額並不是唯一威脅華裔學生前途的因素。近年公立大學大幅擴招,對象卻是外州和外國學生。因為大學缺錢,付全費的非本州學生成為大學的財路。因為連年削減教育經費,造成教學質量下降,本地生與外來生的競爭加劇,這都是不健康的畸形發展。支持大學收生實施平權法者,其背後理念是標榜「公平性」;然而,大學沒有得到足夠撥款,對所有加州學生都不公平。確保加州高等教育經費充足,保證優質教育學額供應,才是根本之道。

Tuesday, March 11, 2014

力所能及


  載著兩百多名旅客和機員的馬航MH370號班機在此下筆之時仍然下落不明,對於當事人家屬來說,這是一個多麼難以接受的狀況,一架波音777飛機怎麼就能如此消失得無影無蹤呢。多個國家派力海空力量在搜尋MH370,四天過去了,讓人不禁要問,人力還能做些什麼呢?

  不過,只要一天沒有航機的確實消息,人們都不應該放棄。為了共同拯救遇事客機,多個國家沒有受到政見的影響,均積極的參與救援。由於機上乘客過半數是中國籍,中國政府派了歷來最強大的海上搜救隊伍前赴可能出事的海域,亦得到越南政府的批准進入其海域。這種多國合作體現了國際合作精神,在南海諸國日漸猜疑的今天,更是值得珍惜。

  可是,正當大家都在焦慮地關切馬航各種消息之時,網上的假新聞層出不窮,也有人借題發揮,批評中國政府搜救不力云云。不論是出於惡作劇或是趁機撈政治好處,都是極無恥的所為。對於不在前線負責搜救的人們來說,一分關懷與一分祝福,對失聯旅客的家屬都是默默的支持,也許沒有太多的實質作用,但惻隱之心乃人性寶貴的一面;哪些見縫插針,滿腦子借機搞事之人,所暴露的只是人性美善的相反。


  無論科技如何先進,人力所能及者仍是有限,期望MH370全體人員都能吉人天相之時,還望多做人力所能及者,少一點歪念,多一分同情。

Thursday, March 06, 2014

誰搞垮了民主


  烏克蘭境內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脫烏入俄的議案,並將提交全民公投表決。美國總統奧巴馬指公投違反國際法,與普京傾了一個小時電話,恐嚇要採取進一步制裁手段。歐盟也發表類似的聲明,烏克蘭臨時政府更是態度強硬,聲言不惜一戰以保護領土完整。

  雖然克里米亞是自治共和國,但乃屬於烏克蘭的一部分,如果克里米亞要獨立,則必先經克里米亞公投,明確有了共識後,仍須得與烏克蘭其他地區人民取得共識。這是理想的民主模式,但從來新國家的誕生絕少不經過戰爭的。更多國家是絕不容易地方分裂,如美國,對於南部的武裝分離主義民兵便採取武力清剿。因此,克里米亞應否獨立的話語權應在全體烏克蘭人手上,美國以至歐盟的介入,沒有正當理據。

  不但如此,美歐聲稱克里米亞公投違法,更是自打嘴巴般,毫無保留地裸露了自身的虛偽。美國不是一直支持不友好國家的反對派,然後義正詞嚴的要求這些國家准許人民自決嗎?為何偏不支持克里米亞人自選國家命運呢?又假若美國認為克里米亞前途要待基輔議會和新政府決定,那麼這個得到美歐全力支持的所謂新政府又是怎麼樣成立的呢?不就是一場暴力示威後的產物嗎?新政權的出現有經過全體烏克蘭人的投票嗎?為什麼美歐會如此草率地接受這新政權的全民認授性呢?


  美國要介入烏克蘭事務,藉控制烏克蘭來打擊俄國,純粹站在美國國家利益立場上是無可厚非的,本不必遮遮掩掩;醜陋之處是幼稚的自欺欺人,慣性地以虛空的「民主自由」口號來包裝這些勾當。如果透過暴力示威掌權是民主,那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的議案又怎麼不民主了呢?當「民主」成為大國的武器之後,它的意義與一枚道彈已沒有什麼分別了。

Tuesday, March 04, 2014

混沌民主



  看到美國國務卿克里在烏克蘭獨立廣場獻花的視頻,筆者心中一個長久以來的疑問似乎得到進一步的解答。何謂民主?克里和總統奧巴馬都高聲疾呼要俄羅斯尊重烏克蘭人民的自由選擇,西方媒體和政客一面倒譴責俄國軍事干預烏克蘭;前者宣傳自由民主,後者動刀動槍,正邪似乎立判。美國再度榮膺世界民主衛士,而俄國則是死性不改的侵略者。

  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儘管在國內政治上有嚴重分歧,但在烏克蘭危機的報道上則是與白宮完全統一口徑。假使美國在烏克蘭事件中真的是民主衛士,許多疑團便難以自圓其說。

  首先,烏克蘭雖然立國僅廿餘年,但奉行的是西式民主議會政治,議會和總統都是民選的,國家也有憲法。在烏克蘭議會以至全社會就是否加入歐盟出現分歧之時,理應按現成的烏克蘭憲法,由議會和總統共商,倘民眾不認同政客的最終決策,可以在選舉中不再選舉他們不認同的政客。這不就是美國現行的政治模式,也是無數嚮往美式民主的人士所標榜的和平理性民主嗎?

  可是,烏克蘭的反對派不等待選舉,直接走上街頭以暴力抗爭方式推翻了經合法選舉出來的現政府,然後匆匆成立一個不經選舉的新政權取而代之。這種借群眾街頭革命更換政權的方式,在中國古代稱之為民變,在現代被美譽為顏色革命。在東歐、中東、泰國都有同樣戲碼上演,香港一些政客也在仿傚。不論政客百般的美化,這種街頭革命本質就是政變。如果這是民主的體現,文化大革命也可以說是中國最民主的時期了。

  世界民主衛士不捍衛民主政體,反而支持非經合法程序的政變,那還能稱作為民主鬥士嗎?再仔細一看,美國也不是凡街頭革命都支持的,最鮮明的例子便是埃及,在阿拉拍之春曾一度聲明大噪的穆斯林兄弟會,由他們組織的示威運動推翻了美國長期盟友穆巴拉克的獨裁統治;但如今,兄弟會被取締為非法組織,首任民選總統被推翻,與美國友好的軍方領袖將要競選總統了。美國作為世界民主鬥士,竟然默不作聲,死在埃及街頭的示威者遠超過獨立廣場上的近百人,為什麼克里又不前去獻花呢?


  大國民主,你在唬弄誰呢?

譴責暴力應無國界與意識形態之別


  中國昆明三月一日發生導致廿九死一百餘傷的恐怖襲擊事件,受害人均是在火車站內的無辜市民和執勤的保安民警。為數八名的兇 徒穿著統一黑色服裝,在火車站用刀見人就砍,而且都向受害人的致命要害出刀,一刀過後便找下一名攻擊目標,似是企圖製造最大量的傷亡。對於如此令人髮指的暴行,西方媒體的報道方式卻再度令到不少中國人感到失望和受傷害。

  由於西方媒體過去多次在報道中國國內嚴重恐怖襲擊時都採取了偏向恐怖分子的立場,在昆明三零一事件發生後,中國網民特別關注英文媒體的報道,發現許多報道也一如以往。如中國政府將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多間主流英文媒體則在「恐怖」一詞加上引號,以示對此說法的質疑;報道中不是加入對中國新疆政策的批評,便是將昆明事件與其他社會傷人事件相提並論,淡化事件的恐襲成分。《華盛頓郵報》在周日一篇對昆明事件提出五個問號的報道,更加直接質疑恐襲的說法,引來網民在華郵留言反駁。其後該報對原文作出修改,刪去直接質疑的部份,代以疆獨海外組織對中國政府的批評。

  中國網民對西方媒體這種中外有別的報道手法已經有相當認識,甚至連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在官方微博上發表對昆明事件的聲明,也受到不少網民留言批評為貓哭老鼠,只因大使館隻字不提這是恐怖主義攻擊。主流英文媒體沒法客觀報道中國是受到一種自以為義的價值觀判斷所影響,將中國妖魔化被視作最安全的「政治正確」。

  就如撰寫上述《華盛頓郵報》報道的華裔記者,他便在文中指中國政府的司法系統的信譽向來不佳,言下之意是中國政府指事件是恐怖分子所為不一定可信。由於心裡有著中國必須是「壞蛋」的底線,導致無數西方記者扭曲事實來符合他們筆下的中國政府形象。於是,西方報道基本角度是:昆明火車站的恐怖分子是有苦衷的民族主義者,中國政府要為兇手的行為最終負責。直至昨日,美國有線電視網絡仍然特別強調昆明行兇者是「恐怖分子」的說法只是中國官方單方面的宣稱。《時代周報》則發表關於中國新聞檢查的報道,來反駁對西方媒體雙重標準的批評。

  這種由單一價值觀主導新聞報道的現象,其害不限於出現帶偏見的報道那麼簡單。大眾傳播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公眾的價值觀,對暴力行為的雙重標準,久而久之將扭曲了人們的是非判斷,直接鼓勵了暴力,媒體也淪為政治工具。

  受到特定價值觀的左右,西方媒體對於國際間的地方衝突往往也有所偏好,選邊站成為常態,並且是與美歐政府的立場異常一致。例如敘利亞內戰,反政府軍的殘暴行為被低調報道;同是街頭示威者,民選總統穆爾西的支持者卻被形容為滋事分子;以至最近的烏克蘭示威群眾中有極端納粹分子,西方媒體找不到片言隻字。

  同為針對無辜暴力的行為,但誰應受到譴責?誰是出於無奈而值得同情?西方似乎緊緊掌握著話語權,卻難以自圓其說。假如真實地擁護自由民主,為什麼埃及軍方可以逼使民選總統下台?為什麼烏克蘭的街頭示威者可以不待選舉便將民選總統逼走,並且不經選舉便出現新政府?為什麼拿長刀砍殺砍傷百餘人的不一定是恐怖分子?波士頓背包炸彈客則不但是恐怖分子,還要讓其死無葬身之地呢?為什麼西方輿論只聽到親西方的烏克蘭人聲音,卻沒有親俄一方的呢?


  國際政治必以本位利益為出發點,美國根據自身的利益對地方衝突選邊是必然的,也沒有理由要求或相信美國政府會中立。但媒體卻不一樣,媒體的價值和基本功能在於它能客觀地報道經過認證的事實。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可以愛譴責誰便譴責誰,但媒體若將之奉為聖旨,盲目跟隨,便完全失去自身存在的價值了。預設立場是客觀的死敵,媒體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是提供可靠的資訊,而不是經過記者編輯們依其個人信仰過濾的偏見。

Monday, March 03, 2014

美俄歐烏中


  接續本欄上周說的,美國趁著索契冬奧為烏克蘭的反政府示威火上添油,達到了推翻親俄總統的目的,但最終可能應驗了「貪勝不知輸」的古人智慧。奧巴馬以為借烏克蘭激進可以踢走俄羅斯,然後用歐盟替美國看門,這如意算盤打得太大意了。

  第一回合,一紙和平協議誘使俄羅斯接受讓烏克蘭提前大選,殊不知烏激進派立即翻臉不認帳,逼使親俄總統下野,並全面接管了政府。美國接著以救主身份出現在烏克蘭,美國勝。

  第二回合,普京一面跟美歐各國元首通電話,一面默不作聲調兵遣將,兵不血刃地立時控制了克里米亞半島。俄軍強勢出動,美歐只能放出經濟制裁之類的狠話,就是不敢說要動武。俄國勝。

  第三回合,美國國務卿克里以欽差身分出使烏克蘭,烏新政府肯定會開出長長的清單向美國要人(軍隊)要錢,而看來白宮認為克里親身訪烏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除了這些「道義」上的聲援外,美國政府還可以在國際金融或經濟上給俄製造一些困難,若要動真刀槍,恐不是易事。奧巴馬昨日跟內閣會議後,仍沒有鬆口說有軍事行動的可能。普京則開出條件,只要回復先前的和平協議,俄軍便有可能回營。中國勝。


  因為美國已陷入泥沼般的兩難間,連攻打利比亞美歐都要計算銀包裡能花多少錢,與俄開戰是難以想像的。奧巴馬的重返亞洲計劃因此必然會受影響,日本看主子忙於東歐,相信也會收歛些。至於歐盟,自始便不太熱衷介入,這回是被美國逼上梁山,必然會找機會全身而退的。第四回合如何分解?大眾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