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美國金融穩定法》有多穩定
《 重建美國金融穩定法》有多穩定 前年一場令美國民眾以至全世界都措手不及的金融海嘯,讓世人驚覺華爾街除了可以製造財富外,其殺傷力之驚人也是遠超過一般想像的。加強監管華爾街金融機構成為了絕對的政治正確。在醞釀一年多之後,金融改革法案迅速通過國會兩院,目前正等候兩院聯席會議的最後磨合。該法案正名是《 重建美國金融穩定法2010》,顧名思義,法案的目標是預防類似零八年金融海嘯重現,穩定美國金融體系,以達保障百姓的經濟利益。既然稱之為改革,重新建立秩序,當有新的理念及作為,那即將出爐及送交總統簽署的法案,到底具備什麼功能呢? 法案有幾個主要內容,首先是設立機制針對規模特大的金融機構,一旦他們出現嚴重財務危機,讓政府可以更容易提前將之接管,好作善後。第二大部份是將目前不受監管的違約調期合約(Derivatives)的交易規範化,這類金融衍生產品是導致多間華爾街大行倒閉的主因。此外,法案又將在聯邦儲備局內設立一個全新的機構,監管全美大小涉及金融及信貸的公司,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其他條文還包括監管信用評級公司和小股東權益等等。兩院的法案文本厚達3000頁。 這套金融改革法基本上是民主黨和總統奧巴馬的項目,法案的道德精神為了是保障國家財政以及人民經濟生活的穩定,對財雄勢大的華爾街說不。奧巴馬自上任後不止一次的向華爾街放狠話,國會開始辯論金融改革法,高盛便遭到證監會民事起訴。繼眾議院在去年底通過金改法後,參議院在本月初也意外神速地闖關成功,這種種行動予人的感覺是這回政府要對華爾街真的動刀子了。 不過,在法案進入最後立法程序後,《紐約時報》訪問一些銀行家,發現他們對於即將架在他們頭的「一把刀」(金改法案),反應竟然是正面,說有如放下心頭大石般。據受訪銀行家的說法,金改法並不沒改動華爾街的基本運作模式,將直接損害到銀行利潤的「違約調期合約透明化」新條文,也很有可能在兩院聯席會議上被進一步削弱。至於在聯儲局內設立保障消費者的監管部門,本來就與大行的關係不是最直接。在接受了非改不可以前提下,看來華爾街認為他們的核心利益已經受到照顧。 金改不是衝著華爾街而來的嗎?總統在參院通過相關法案後發表聲明,說已經成功擊退了華爾街說客。既然說客全軍盡墨,華爾街又怎會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呢?還有原來執意阻撓辯論的共和黨,忽然間卻全部安靜下來,當中有些環節似乎不對勁。 圍繞金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