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鳴得意(三)
《六十年家國》虹橋報道的另一大版塊是寫工程對百姓的影響,記者只提到兩點:強行拆遷與漠視環保。記者配以多段沒有直接說明出處(拍攝的時地背景)的怪手拆屋情況,以及警民衝突的畫面,用以「圖解」政府是如何鐵腕逼遷。此外,除了金錢賠償爭議外,記者也嘗試從人情角度講拆遷對居民的影響,於是訪問了其中一家住戶的戶主父女二人。父神情落漠地說昔日屋前樹上的鞦韆沒了,女說過去可以到鄰居家玩耍,現在卻沒了朋友,生活很枯燥。
除了影響徵地區內居民外,記者也探討工程對其他居民的影響。於是訪問了工地附近的居民,他們投訴廿四小時施工擾人清夢,也帶來損害健康的灰塵。而居民多次向政府投訴也沒有結果。上述種種被羅列的「個案」,主旨是要說明:這項「形象工程」是犧牲了無數人民的利益而得來的。他們家園被毀,健康受損。
雖然上述個案內容都是人物訪問,是真有其人,有證有據;然而,立論辯證過程卻頗為粗糙。以拆遷部份的報道為例,記者用超大比例的篇幅讓幾名「苦主」投訴,但對於府的拆遷政策和執行程序,只是草草帶過。政府如何賠償、拆遷的行政安排怎樣個糟法,記者並未在節目內用跟「苦主」相近的篇幅展示。在任何涉及兩方利益衝突的報道裡,大忌是單方向陳述一面之詞,專輯的記者便犯了這毛病。被訪者正在與政府打官司的,對政府肯定不滿;認真的記者不應光想到替他們申冤,或是預設錯的必然是政府。記者在這裡不單沒有做到最基本的平衡報道,而且是借鋪陳材料的比例來製造某種傾向性,直接擔任了裁判員角色。
仍然是比例問題,記者在探討一項發展面積如澳門大小的工程對人們影響,但卻把焦點僅僅放在工地對面馬路的幾名屋苑居民,和一戶不滿賠償金額的居民身上,所謂衝突的「兩方」,在新聞曝光的份量上不成比例。當然,可能現實裡還有更多的投訴人,但至少在專輯內沒有交代(對沒有那麼有代表性的個案可以蜻蜓點水式出現。可是,專輯內欠奉)。至於這是記者沒有努力找,抑或以為材料已足夠,就不得而知。
因此,專輯內試圖以少數幾個人的例子來否定一個創紀錄的基建工程,論證過程難以服人──對理性客觀的觀眾而言。因為每一項政府政策都必然會有贊成和反對方,審視政府的社會政策或基建項目,應以社會公眾利益作為最大公約數。要問是否利多於弊?是否大多數人得益?對於難免受到影響的民眾,政府有沒有什麼補償措施?……這些問題,專輯的記者本該有責任交代及探討的。
也許,記者本人的「底牌」是要質疑這個項目,想「揭」「挖」負面可能性。行,那記者在大工程面前也要有宏觀視野, 「大格局」地深入探討工程於經濟效益上的正反評估。現在不成比例地報道若干居民細眉細眼的抱怨,未能合理和具說服力地說明工程於社會的真實利益存在甚麼矛盾──假如這是記者的既定答案。 (待續)
1 comment:
Thanks you for your perspective from a native HK person. I am not quite sure if your thought is the mainstream in HK media. It seems to me that, it is politically 'correct' for the HK media/press to be critical to China(or the government). I would be surprised if they stopped doing that under the curr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We see quite a lot one-sided articles/footages from their media under the name of free press. Sometimes, I would think that they don't need to be always critical to China in order to show they have a free press and your 'superiority' over China. Readers like me are pretty simple, give us the balanced materials and we will do our own analysis. However, it's sometime hard to find some decent and balanced contents even from those self-clamined 'neutral' press(such as MP), let alone from those anti-Beijing oriented media.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