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錢多好辦事

     前第一夫人希拉莉二度向總統大位叩關,這回宣稱要籌務競選經費高達廿五億美元。廿五億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呢?回顧二零零零年小布殊和戈爾爭奪克林頓退下來的白宮寶座,小布殊共籌得一億九千二百萬元。至二零零八年奧巴馬與希拉莉爭奪的那一年,奧巴馬共籌得七億四千四百萬元。希拉莉今屆的籌款目標竟然是奧巴馬當年的三倍。   當年小布殊首度參選總統不久便籌得一億元,打破了過去所有總統參選人的紀錄,想不到以現在行程看來,布殊那一億元完全屬小兒科。有報道估算,如果希拉莉真的為選戰投入廿五億元,即等於所得每票要花三十七元以上。為什麼選總統要花這麼多錢,並且漲價速度如此驚人呢?   從飛漲的競選開支可以總結出幾種可能情況。其一是總統選舉越來越依賴宣傳攻勢,廣告開支費大增。其二是地勤拉票工作要做得更細緻,於是需要聘用更多人手。其三是先聲奪人,把競選開支價碼大大叫高,讓潛在挑戰者望而卻步。畢竟,能開籌得廿五億元者,恐全美也沒有幾人。希拉莉叫出廿五億元標價,顯然是在用錢打擊那些膽敢前來挑戰的「寒酸小輩」。   從而作為選民的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何謂民主?民主不是人民做主嗎?但在總統競選中,選民真的當家作主了嗎?當競選結果直接或間接受到金錢左右之時,民主的成份還剩下多少呢?

青年與老翁

     香港法庭令人搖頭不已的判決陸續有來。早前有一名支持佔中的大學三級學生在網上發佈恐嚇信息,要以六十萬元買兇傷害吳姓警長的女兒,法官以被告是「宅男」,受心理問題影響才犯案,輕判其社會服務令 180 小時,並且獲發還用作犯案的手提電腦。可是,另一名七十三歲的被告便沒有那麼「幸運」了。   該名年逾古稀的老翁被控以假證件,虛報年齡少十歲,從而取得物業管理保安員的職位。遭揭發後被告上法庭,罪名是以欺詐手段取得金錢利益。辯方求情指被告任保安期間曾三度獲警方表揚,而今又體弱多病,希望法官以人道理由輕判緩刑。但裁判官拒絕,認為需要處以有阻嚇性刑罰,否則日後連 90 歲老人也會用假證件,結果判被告入獄四個月。   前任香港特區終審庭首席法官李國能說,香港的法官是沒有主人的,他們只為法律服務。從上述兩宗真實案例可證,法官怎能沒有主人?自身的政治和價值意識形態便是他們的主人。他們一時可以大發同情心,認為「宅男」是刑事恐嚇罪的正當辯護理由;而換到另一案,七十歲老人為自力更生找工作,虛報年齡卻是十惡不赦,必須即時入獄。法官指老人以欺詐手法取得金錢,現實中這位老人卻是天天上班當保安,並且勤奮受表揚。   在一般案件中香港法庭極度嚴厲,不留一點情面;但遇到涉及反政府及帶有政治色彩的案件,則幾乎一律輕判甚至釋放被告人。從中我們看不到法治,而是法官以自己的政治意識在管治香港。連串佔中案件的歪曲判例,已為日後香港更大規模的動亂埋下計時炸彈。

法治本質

  香港法庭就佔中案件的連番判決備受質疑,讓人們重新思考法治的本質,以及法官在政治體制內的角色。去年中央政府官員曾經提到香港法官也是管治者,因而遭到特區法律界群起攻之,特區前終審法官李國能更在英文報上發表文章,指中央官員如另選一個英文用詞,便可以減少誤會。   法官屬於政治體制內的管治階層嗎?當然是。平常我們慣了稱行政、立法和司法是三權分立,讓人誤會這三權是平衡和互相牽制的,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和平環境下,司法權力遠超出於行政和立法,因為不論民間或憲政上的紛爭,擁有最終裁判權的是法庭。就如當年小布殊與戈爾之爭,選務處仍在點票,但法庭下令中止點票,宣佈小布殊當選。只有在戰亂情況下,軍人以暴力才能徹底的摧毀法院的權力。   所以,香港法官們否認自己擁有統治權力是張著眼睛說謊話。法官們天天都在行使他們手上的權力。這本是應該的,因為政治體制就是賦予法官裁判權,好維護法律的權威,維護社會和國家的安定。但同時我們也不能盲目相信法官是神,更不是上帝。擁有審判權力的法官也有個人的政見和信仰,在體制內不受約束情況下,這種絕對權力無時不在試探法官們的自控能力。社會公認的無形道德底線,是法官唯一的精神約束力量。若出現一些法官沒有必要向當地社會負責,又或他/她是外來的兼職,社會認知對他們的約束便更微弱了。   香港的司法問題就是保留了一批隨時可以回到自己老家的法官,他們自覺是局外人,可以任憑自己的政見主導判案。香港的司法真的很獨立,甚至獨立於國家民族利益之外,因為這法庭本質就不屬於中國和特區政府的。 

王者歸來乎

  周一早上多倫多星島電台主持問我關於希拉莉角逐民主黨總統提名一事,說希拉莉宣佈參選的短片在網上點擊率火熱,看來美國民眾對這位前第一夫人參選反應很熱烈。筆者看來現實情況卻相反,希拉莉的白宮夢已經發了很多年,她不參選才算是真正的新聞。至於網上點擊火紅,相信是大家都想看看她這回又搞那一齣的好奇心的居多。   美國選民貪新忘舊,喜歡新刺激,而希拉莉已經是老字號了,沒可能帶來什麼新鮮感。說她是老字號,並不是年齡方面的歧視,而是作為國家級政治人物,由其丈夫克林頓當選至今,她就沒有離開過公眾視線,能激盪選民情緒的可能性極低。而希拉莉選擇用時興的互聯網和社交網站宣佈競選,包裝手法似乎新派,卻沒法改變她的過時政治思維。   於生活及成長在互聯時代的新生代美國選民,他們正面對一個與父輩很不一樣的世界。他們幾乎都沒有經歷過戰爭,也沒有受過冷戰核危機的威脅。他們沒福氣親歷大美國的成長和壯大,反而繼承了沉重的國債,處處面臨挑戰的經濟,以及不如上一代的教育和生活水平。國家需要向前,美國選民需要知道在當前的世界格局下,美國如何才能繼續昔日的光輝?如何迎接中國全方位的挑戰?很可惜,希拉莉並不具備這種能力。最簡單的例證,在被問到中國模式時,她竟然說沒有中國模式,反映出她仍然用冷戰思維模式來操作所謂「重返亞洲」政策。   美國越要跨越式的政治改革,給予新一代美國人希望。希拉莉參選是在圓其個人的總統夢,卻不是國民共同的美國夢。

政改有多重要

  香港政改即將進入立法會表決階段,目前泛民政團仍然對外宣稱會否決政改,而港府官員也繼續四出為爭取通過政改做宣傳,但政改通過與否,真的對香港有那麼重要嗎?   所謂政改,就是二零一七年特區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現制是由一千二百人的選舉委員會,從參與人中選出特首。按人大批准的新方案,日後特首參選人在取得千餘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提名後,再交由全港合法選民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而泛民拒絕政改方案公開原因是指沒有「公民提名」候選人,並不是真實的普選。就因為這所謂真普選之爭,引發了去年底全球觸目的佔中事件。   雖然政改之爭目前還沒有罷休,從網上的討論看,但相信越來越多人看透了,有沒有普選對香港真的沒有那麼重要。現在無論是泛民或是特區政府,都在說普選是重中之重,其實他們都沒有說真心話。香港從來就沒有普選,卻從小漁村變成亞洲金融中心,更培養出好些港人不可一世的優越感。就算是出生在回歸前後的新一代,在街頭或網上,都喊著要回歸到沒有普選的殖民地港英時代。而目前香港的住屋和經濟問題,也絕非有了「公民提名」或普選便能解決的。由此分析,不論是普選還是真普選,實在與街頭賣藥佬的家傳靈丹也差不多;賣者說得天上有地下無,用家買了回去,吃不壞身子已是萬幸的了。

中國原罪

  央視名主持人畢福劍近日因言惹禍,人稱老畢或畢老爺的他在酒宴間用粗口點評毛澤東的視頻被曝光。在輿論熱議一番後,央視發表聲明稱將作出嚴肅處理,並且暫停畢老的主持工作。隔了一天,畢福劍本人也在微博上公開道歉,承認作為公眾人物,失言了。雖然如此,但網上關於此事的爭論仍是方興未艾。有的挺老畢有言論自由權,也有說聲討老畢的人是在搞二次文革。   筆者朋友中也在熱議此事,並且大興問罪之師,而被問責的不是老畢,而是央視。朋友認為中國政府沒必要過度控制言論,處分畢福劍只說明中國並不是一個自由的社會。   朋友有這種想法,是一種潛意識的原罪思維,總從負面的解讀中國社會的現狀。其實,老畢事件脫去中國背景,在美歐國家也不屬罕有的事情。不論是演藝明星還是名新聞主播,一旦在言論上觸及社會的政治或道德底線,被炒被封殺是常有的。與老畢事件在時間上最靠近的是加拿大多倫多交響樂團,原定兩場演出與俄裔的烏克蘭鋼琴家 Valentina Lisitsa 合作,但因為她發表了支持俄國在烏行動的言論,樂團決定取消了該兩場音樂會,對外宣稱的理由是 Lisitsa 的言論具嚴重冒犯性。   這裡暫不議論老畢應負多少責任,又或央視出手是否過重等問題。筆者只想點出天下間沒有百分百的言論自由,言責在任何社會環境都存在,別因為事情發生在中國,就總以為這是中國的原罪。

伊朗贏了

    因為伊朗核計劃框架協議,白宮與共和黨控制下的國會正在激烈內鬥中,看來奧巴馬政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與伊朗達成的協議,很可能在國會內觸礁。按協議,伊朗將會開放其核能項目供國際組織檢查,並且將其若干核計劃凍結十年,換回來是美國同意放寬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這是一宗令人難以理解的交易。表面上美國是贏取了推遲伊朗發展核子武器的時間,為地區和平做出貢獻。可是於美國又有什麼具體利益呢?伊朗沒有核武的最大相關國家是中東唯一的核武國家以色列,可是這協達由於未夠徹底,反而惹怒了以色列。而國會共和黨除了出於支持以色列,也大條道理指責協議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奧巴馬之所以獨排眾議要與伊朗達成和解,看來最大的理由是想為自己在外交事務上留下政績,解決了擾攘多年的所謂伊朗核問題。不過,除了一點自我安慰外,奧巴馬從協議中絕對佔不到好處。   最大的贏家是伊朗。與美國達成協議後,讓伊朗向國際證明自己不是鐵板一塊,是願與合作和妥協的正常國家。更換回來美國和西方逐步解除經濟封鎖,使到伊朗得到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和國力的空間。伊朗獲鬆綁,理論上對美國應該感恩戴德才是,可是,伊朗領導人鬆綁後即訪問中國,並且宣佈成為亞投行的始創成員國,雙方人員正在洽談擴大能源合作。   如此一來,伊朗用行動告訴外間,中國才是他們的真正朋友,而美國呢?不言而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