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July 15, 2014

國際無準


  在香港一些所謂學者灌輸之下,「國際標準」一詞成為了好些年青學生的順口溜,包括那些考試能力頂級的狀元,一開口就是「國際標準」,彷彿這就是真理的代名詞似的。「國際標準」四字成為佔中青年的口頭禪,充分反映了口號式文化除了予人一種虛幻的充實感,還會令人變得頭腦更簡單。

  當一些政治人物在香港喊出普選特首要符合「國際標準」之時,人們按理必先要問:何謂「國際標準」?為什麼必須是這款「國際標準」?一般人有一種錯覺,以為凡事加上「國際」二字必然是頂級的。這想法有事實根據嗎?是一種心理情緒感覺?還是客觀的科學原則呢?抑或是長期被奴化的自卑心態呢?

  要解答這些問題得先從「國際」二字入手。國際英文是international,中文翻譯成國際十分之準確,是指國與國之間的某種有相連關係。國際是指國與國的同時,含義是指多國,並不是兩國bilateral,而應是多國之間共通關係。所以,當就某一範疇定下國際標準之時,其本質並不涉及「最高原則」的定義,只不過是涉事的多國所認同的一套標準,因此,它先天便有其適用範圍的局限。例如,雖然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使用公制度量衡,但美國偏堅持老祖宗的英制。

  那麼為何今天談到國際法或國際XX之時,總會有一種至高權威的味道呢?那應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逐漸形成的。戰後美國一統西方陣營,與蘇聯集團國冷戰,餘下便是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以強大的經濟基礎為核心力量,美國領導戰後世界秩序的重建,蘇聯被孤立於外,第三世界話語權是零。因此,戰後的所謂國際XX,幾乎是「西方集團國」的同義詞。美國透過各種國際XX來試圖主導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的發展,類似中國古代以天朝自居,要求四方各國來朝拜進貢一樣。西方國家因為長期處於領導地位,習慣要求全球其他國家都要跟隨或附屬於其設計的國際XX裡。

  踏入廿一世紀,二戰後美歐獨大的格局逐漸被打破,新興國家力量上升,衝擊原來的好些所謂國際準則。因為這些國際XX是按當年那些參與國的利益而制訂的,既然有了新國家加入圈中,國際XX的定義便應按新形勢改寫。但美國堅拒改變,並且將之提升為「普世價值」,好永久保持持其優越性。如果我們相信人類生而平等,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際力量,便應有權重塑國際標準,而不應有主從之分。


  佔中搞手指香港特首選舉必須符合國際XX,立論出發點是中國沒有制定選舉制度的權利,必須跟從西方編寫的準則。作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快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為什麼就沒權擁有自己的政治制度。當佔中支持者高喊要國際XX之時,是在登高呼嘯,還是甘當奴才而已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