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January 10, 2011

從苦力到市長

  三藩市市參事會推選市行政官李孟賢接任市長,舊金山將迎來首位華裔市長的消息即時成為全國新聞,《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彭博和美聯社等全國性報章和通訊社即時更新了網站新聞,主題不約而同是「三藩市推選出首名華裔(亞裔)市長」,第一時間抓住這歷史時刻。但反觀本地一家中文電視台的報道,卻採用類近娛樂八卦新聞挑事非式的報道手法。

  以三藩市作為入口海岸,華人移民美國百餘年,並在當地建立了歷史最悠久的美國華埠。早期華人移民幾乎清都是勞工,以近奴隸的方式替美國公司興建鐵路。當鐵路建成後,飛鳥盡良弓藏,一系列的歧視法例和排華法案蜂擁而出。今天三藩市能出現一名華裔市長,於百年前的先僑來說,是作夢也不敢想到的事情。華裔政治地位的提升,除了人口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外,前人的努力奮鬥爭取是不可抹煞的,中間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約廿年前,在一個亞洲法律聯誼的一個關於非法解顧官司的記者會上遇到了李孟賢。一名土生華裔有著一個儒家色彩濃厚的名字,讓我留下印象。在往後的日子裡,李先後出任了市人權委員會主任、採購官、工務局局長、和現職的市行政官。不論在維護弱勢社群權益,或是市政運作方面,李的誠意和能力為他贏來不少讚譽。經民選參事會以10對1票推選,又得到現任市長的全力支持下,李孟賢的任命可以說得上沒有太大的爭議。

  當然,參事會仍有一票反對,而在塞滿議事廳的支持人群中也有個別前來喝倒采的。本地一家中文電視台的記者卻「獨具慧眼」地以大不少篇幅報道了反對聲音,記者說有人不滿「公眾諮詢不足」,是黑箱作業。又引述唯一投反對票的市參事戴利指控李孟賢的話。記者對支持者的提問卻是質疑式的:為什麼你相信一名華裔市長一定會幫助華人?

  上述記者的報道內容都是現場實況,但取材的抉擇卻反映出記者對新聞事件本身的理解。何謂「黑箱作業」,記者沒有在報道中說明,任何人都可以發出指控,而記者的責任應是查證後再報道。

  去年十月選舉之後才出現代理市長問題,市參事會在十一月十六日即提上議程討論,分別在十二月七日及十四日有專場的公聽會。市長紐森按常規應在一月初離任,參事會必須要在此前決定代理人選,客觀上存在緊逼的時間限制。三藩市是有陽光法的,所有市參事會都是公開會議。再者,倘選李是黑箱,那麼選軒便不是黑箱嗎?何謂「黑箱」,報道內全沒有提及。

  如果記者認為那位高喊黑箱作業的市民有被報道的價值,則應提供更多旁證來說明。可惜報道中並未見有如此內容。就憑一名不知名在場人士的喊叫,便成為報道的重點角度,這是否過度草率呢?至於戴利市參事的不滿,內裡涉及到本地政治派系的鬥爭,該電視台記者沒有介紹其中內容,光引述片面指控便煞有介事般地報道,有失偏頗。關於市內自由派之爭,三藩市的英文報章有專文報道,記者或可閱讀參考。

  處理一則具有歷史性且涉及複雜政治鬥爭的新聞,記者必須事前對事件的脈絡有充份的掌握,理解新聞的關鍵焦點,而不是看到那裡有熱鬧有是非便追著上前報道。香港一些電視台記者也有類似毛病,如報道世博,不會介紹世博的資料或內容,只會挑遊人不排隊、亂丟垃圾等等連日追蹤。也許有的記者以為這是另類或夠獨立,但卻往往流失了更應關注或用功報道主新聞。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