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裔如何融和(三)
亞裔經常被美化為美國模範少數族裔,在與美國主流族群共處的過程中,他們其實是經歷了無盡的辛酸,飽受歧視和暴力攻擊。居住在美國的日裔在二次大戰時期全被關進集中營,這是眾所周知的,美國政府亦已經就此作出道歉和賠償。但比日裔遭遇更坎坷的是華人,早期華人以半買半僱的方式來到美國當外勞,地位雖然比當年的黑奴好,但卻同樣不被接納為社會的一份子,是暫居的廉價勞工。所以,主流社會接受用低標準對待華人,在華工過剩之後,國會與地方政府更通過各式各樣的排華法案,限制華人入境、入籍、買地、華白通婚等等。在民間接觸中,華人受到公開的侮辱和毆打更是慣常發生的。
直至因為中國在二次世界戰成為盟友,在遠東地區負責牽制著日軍,美國政府才開始逐步改善對在美華人的態度,至最後由國會推翻了實施多年的排華法案。至於模範的美稱又是哪裡來的呢?正面的解釋是亞裔勤勞苦幹,喜歡自力更新少依賴政府,加上對家庭和教育的重視,第二代土生的亞裔多數都能在學業和事業有傑出成績。而另一面是因為亞裔低調,對政治冷淡,對社會有貢獻又不積極要求權益,對主流白人族群沒有威脅,當然是模範的「順民」。再者,亞裔所佔人口比例太細了,遠遠未達到令主流族群需要警覺的地步。相反,由於亞裔的家庭經濟能力不錯,主流零售業專攻本土亞裔市場已成為趨勢。
可是,人數比亞裔還要少,中東裔卻受到主流密切關注。因為中東一些回教徒組織以暴力手段挑戰美國的權威,令到居住在美國的中東裔也被投之以另類眼光,這不是九一一之後才出現的。中東裔經常成為荷里活電影中的恐怖分子代言人,甚至有一齣反恐電影故事情節是把紐約全市的中東裔都關監在一起,類似日裔集中營。在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爆炸後,一名貌似中東人的工程師便被當作疑犯拘捕了。九一一後,在美中東裔擔心成為針對目標,紛紛高調公開表態愛國(當然是指美國),情況與韓戰時期,華人要成立反共組織,好向政府表白愛國立場一樣。
綜合而言,在政治、經濟和人口數量上均佔據絕對領導地位的主流白人族,對待國內少數民族長期是採取歧視和壓逼手段,原居民──印弟安人更慘遭種族滅絕。在法理上給予少數族裔平等權益的保障,只是廿世紀六十年代黑人民權運動之後的事情,在此之前,只有零星的民權官司訴訟。所以,反對種族歧視變成為「政治正確」的歷史其實不是很長。
那麼,為何美國不會出現如中國西藏或新疆的分裂暴亂呢?最基本的原因是原居民早已喪失戰鬥力,非裔又沒有可支撐搞分裂的文化背景,而其餘少數族裔是移民佔多,他們是為了求生而選擇留在美國的,怎可能會有分裂想法。再加上美國的選舉制度,少數民族人口的增長,導致白人漸失去選票上的壓倒性優勢,令美國朝著一個真正多元種族的國家前進。再過一至兩代人,美國只會是一個國籍,難以如其他國家一樣附上一個種族標籤,即是說,美國人不再「自然」地等於是白種人。
不過,在白人「失勢」的過程中,已促使更多的白人種族主義組織出現,他們以維護白人權益和主導地位為鬥爭目標,種族矛盾的暗湧仍在。美國的族裔關係已進入另一個新時期,最新例子是正在國會進行的聯邦大法官確認聽證,西語裔提名人索托馬約爾的爭議焦點,是指她在過去的判例逆向歧視白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