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July 02, 2009

民主之「便」

民主之「便」

  今年的香港七一大遊行人數不及主辦團體事前的估計,沒有新鮮的主題,人頭又夠踴躍,本來沒有太多的內容可供報道或評論的,幸而有由社民連幾位骨幹所發動的留守政府總部集會,充滿動感和對峙氣氛的場景,總算讓老記(者)們有料可報。而報上的一張小小的新聞圖片,論震撼程度遠超過萬人遊行行列。請參閱文末附圖。圖中所見是到政府總部參加留守集會,要求與曾蔭權對話的部份示威者。集會期間人有三急,男示威者們便在政府總部前的花糟集體小便。

  百餘名的示威者聲稱是為抗議港府施政失誤而來,要求特首到場對話。「關心政府施政」是仗義憂民,「與特首對話」是為民請命。示威者打著這口號與警員對峙,尚可以勉強稱之為出師有名。不過,任何高尚和響亮的口號,最後都得回歸到人本,即是示威者們為追求實現其主張而採取的行動。五四運動掀起的愛國潮,讓不少青年人投身改革社會種種事業、辦刊物、當老師、從政或當實業家等等,用不同的途徑振興中華。日侵華戰爭爆發後,更多是從軍保家衛國。高尚的口號必須配上同樣的品格,否則口號只是虛偽的叫囂。

  一群口口聲聲要為香港爭取民主的人士,卻全不顧公德和基本修養,竟然集體公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在政府公物上便溺,這到底代表著一種怎麼樣的人品和人格呢?在香港爭取所謂的「民主」基本上是不必付出代價的,善操作者還可以弄得一官半職,唯一的犧牲可能就是不太「方便」而已。

1 comment:

Fiona said...

梁先生您好,
看這張照片簡直慘不忍睹,噁心!但更令我憂心戚慼的是投這班政客一票的市民心態。
當黃毓民當選時,一個香港電台清談主持人興奮地說:"毓民加入,立法局今次好玩啦,我們等好戲睇吧。" 我聽了心寒,他們在散播何等社會意式!結果,連番鬧劇,將嚴肅的立法局變作遊樂場。
諸事必反另一例子:當政府預算購買大量抗流感疫苗,居然有議員批評政府拿錢去賭,試想假如政府今次放慢手腳,到時不夠疫苗供應,他們又有更大借口放箭了。
當年遊行大叫"倒董',今年也有人叫"倒曾",但請理性地想想,假如"倒曾"成功了,我們真的願意給這班隨街小解的"窩囊政客"接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