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February 26, 2009

不一樣的國務卿希拉莉

不一樣的國務卿希拉莉

美國國務院昨日發表了年度全球人權報告,也循例地批評了中國的人權狀況。這與早前帶著前第一夫人光環和風采的新任國務卿希拉莉,在掌聲和笑聲完成了她的首度訪行程,看似有些不搭調,但實質上這只是美國處理國際人權問題的常態作業手法。可以將之稱為雙重標準,但也可以說是兩手準備。希拉莉不容人權「干擾」美中合作的言論,令到人權組織的震怒,如今國務院的年度人權報告相信可以稍稍安撫一下負面輿論。報告是一回事,當著中國領導人面前說的又是一回事,以眼見為實的原則,希拉莉在中國的言談更能反映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態度。

  至於希拉莉的亞洲四國行,展示的亮點是希拉莉的個人外交風格,是新官上任的熱身秀。不過,雖說這是新國務卿的首行,卻不是奧巴馬新政府外交政策的第一招,為新政府外交政策定調的是副總統拜登。拜登早前出席歐洲安全會議時,便高調宣布布殊時代的強勢單邊外交已終結,按下重新啟動的按鈕,並承諾將以平等尊重的態度處理國際事務。拜登成功修補了與傳統歐洲盟邦的感情,並且軟化了日益緊張的美俄關係,連差點兵戎相見的伊朗,也收儉了敵意。

  與此同時,奧巴馬委任了兩名特使,分別是中東特使George Mitchell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特使Richard Holbrooke。中東於美國的重要性不必贅述,阿巴兩國是奧巴馬追擊拉登的目標地,也是即將大規模增兵的敏感地區。奧巴馬親派特使,似乎不想假手於人。

  在希拉莉啟程作處女外訪之前,奧巴馬已一刻不放鬆地打點著關鍵的外交事務。所以,當輿論埋頭評估希拉莉選擇亞洲四國的意義、甚至琢磨四國次序是否別有深意時,也許已忽略了更重要的歐洲和中東已有人早佔先機;而且不論是拜登或是兩位特使,外交資歷都比希拉莉豐富,適合處理棘手的外交糾葛。綜觀日印韓中四國之行,前三者與美國的雙邊關係沒有障礙,是輕鬆的睦鄰之旅。只有美中關係長期存在一些分歧,卻也邊打邊談、互有攻守,算是對希拉莉有點真正的考驗。

  美國具有全球的政經軍影響力,國務卿是除了總統之外最受國際重視的美國高級官員,作為國家代言人,周旋於國與國之間,其一言一行都有舉足輕重的權威。過去基辛格、克里斯托弗或剛落任的賴斯,都予人一種端肅嚴正的氣勢。希拉莉卻是一位另類國務卿。記者形容希拉莉的亞洲行猶如競選活動,一半行程是高層官式會晤,另一半接觸民間團體和當地傳媒,拉攏群眾。全程大部份公開場合她都表現得輕鬆自如,女強人的味道盡歛,似曾相識的第一夫人身影彷彿又回來了。此行氣氛之輕鬆,是輕得連接待她的中國副外交部長戴秉國,也敢稍為輕挑的稱讚她「真人比上電視要年青和漂亮」。

  希拉莉在亞洲行中營造了一個率直、親切的國務卿形象,她被指打破外交慣例,直率評論如北韓領導人承繼等敏感話題。美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以帶有譏諷的口吻說希望希拉莉不是信口開河。面對此等批評,希拉莉很不以為然。而在中國人權問題上,她亦給了國際人權組織一個「意外」。還未踏足中國土地,她便先表態人權問題不能干擾美中在經濟、環保和反恐等三方面的合作。換言之,「人權」將不再是焦點議題。取而代之是希拉莉促請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債券的笑臉。

  一場金融海嘯令本來便須檢討的美國外交策略加速拐彎,實際環境令美國再不能傲慢。所以,就算是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歐洲不點名地嚴厲批評了美國的經濟政策,希拉莉還是高高興興的到中國去,以其個人雙重身份的特殊魅力,不怎麼費力便消除了中國政府對奧巴馬的疑慮。

 在奧巴馬的外交工作布局裡,國務卿看來只是其中一環。希拉莉日後會擔負更重要和更實質的任務,抑或會繼續利用其個人感染力做大公關,有待觀察。至於所謂人權問題,是不會在美中關係裡消失的,只是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調子和解讀而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