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July 21, 2008

奧修之路

奧修之路

  奧巴馬到中東訪問成為連日來國際新聞的熱點,甚至比在任總統布殊出訪更受重視。奧巴馬可能是下任美國總統,準領導人訪問國民最關注的伊拉克及阿富汗,受到媒體和國際注視自有其道理。不過,如果換上是麥凱因出訪,媒體的興奮程度肯定不會如此高漲。兩者分別是在於國人對奧巴馬的戰爭立場仍沒有明確的認識,雖然他是以反戰作為招牌,但落實到政策層面,還是沒有把握他將會如何。由於這種未知狀態,好奇心也自然更大。

  前任三藩市市長布朗昨日開始在《紀事報》撰寫政治專欄文章,專欄的處女作便寫到奧巴馬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布朗指奧巴馬隨著對議題的認識加深而改變立場,已令到一些從起首便加支持他的人感到懊惱。

  奧巴馬確是存相當大的可塑造性,他本來就是政治經驗淺,對國內外事務因認知的改變而修正立場是必然的。初選時克林頓抨擊奧巴馬的伊戰立場前後不一,即時引來媒體和奧太指責克林頓種族歧視。現在,奧修路線出現了,媒體派出最當紅的記者跟著奧巴馬到伊拉克,捕捉他可能發表每一字一句。這豈不是證明了當日克林頓說的是事實。

政治就是如此可笑,候選人在推銷一個經過市場調查而設計的自我形象,媒體因其政治觀點亦加入塑造候選人的公眾形象。候選人依公眾的反應而修改宣傳形象,成功操弄這套手段的便成為最終的當選者。

  對奧巴馬中東政策的好奇,是民主選舉制度的悲哀。此君極可能要當上美國總統/世界領袖了,現在才邊學邊拋出所謂的政策,而我們竟能期望他能帶領國家走上更光明的前路。有民主卻沒有具水平的領袖,比沒有民主更可怖。此話可能被抨擊為反民主潮流,但只要細心想想,相信比奧巴馬更能經得起考驗。

No comments: